第409章 大唐商务部(1 / 1)

“现在的局面越来越有意思了。”李倓呵呵道,“史思明说他被安禄山蒙蔽了,现在悔过想将功赎罪,田承嗣也说他被安禄山蒙蔽,也想将功补过。”

朕不答应他们,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给田承嗣下一封敕令,就说朕仁德爱民,天下苦战争久矣,对于他的迷途知返,朕心甚慰,望他能早日剿灭叛军,他仍不失为大唐忠良!”

“是,臣这就去安排。”李泌道。

“魏王呢?”李倓问道。

武意道:“魏王休息了。”

“去叫他过来陪朕喝一杯。”

李俶刚进入梦乡,就被唤醒,他急匆匆更衣完后,到了含元殿。

“三郎。”

“大郎,坐。”

李倓为李俶倒酒。

“三郎还不休息?”

“睡不着。”

“圣人日理万机,国事为重,但身体也要保重。”

能听得出李俶是真心关切自己,这个兄长本身性格比较温和,比较儒雅。

而且他没有做皇帝,没有被权力异化,整个人都还保持着一股清爽和真挚。

“白天的借贷一事,你怎么看?”

李俶心头一动,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就不简简单单是借贷问题,还是吏治问题和民生问题。

自己这个亲王,现在把京畿的田都已经上缴了,又陪着圣人东巡,已经尽量回避很多事情。

没想到圣人却还问自己这种事情。

“加强管制。”李俶说道。

“靠地方官员强加管制吗?”

“是的。”

“但这一次就是地方官员和公卿贵胄联合,如何加强管制呢,再派官员来监察?”

李倓的话让李俶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在大唐,凡是有过高层政务经验的都知道,靠进一步设立监察,也很难做到地方上的贪污腐败。

因为借贷这件事,里面所牵涉到的利益是非常巨大的。

它相当于借鸡生蛋。

或者说空手套白狼,不需要有任何生产,就可以刮几层油下来。

“有作用,但作用有限。”李俶叹了口气,“例如此次借贷案,朝廷提供粮食,粮食是经过官员,下发到百姓手中的,既然是经过官员之手,官员就一定能利用手中的权力去贪污,可能下一次方式更加隐晦。”

所以仅仅只是想要增加一条监察线来解决这个问题,是没办法的。

例如朱元璋,成立了督察院、锦衣卫、六科给事中,都是为了查官员贪污,但结果贪得更狠。

这就说明一味地扩充官僚来制衡,不但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更严重。

毕竟朝廷对官僚的管理效应也是有一个管理边界的。

而且在朝为官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少得罪人,如无必要,不要给自己惹麻烦。

不得不承认一部分人确实有正气,愿意做事,例如颜真卿,现在是御史大夫,监察全国。

马上的土地税政要开始了,颜真卿就已经开始忙前忙后地安排监察御史全国巡视。

可不是每一个人都是颜真卿。

颜真卿只有一个。

说到底,靠个人德行来去规范这件事,是不现实的。

“大郎之意是,粮食经过官员之手,就很难保证不贪?”

“是的。”

“那不经过官员之手呢?”

“不经过官员之手,粮食从何处而来呢?”李俶说道,“这批粮食本身就是官员从江东调过来的,按照洛阳的情况分配定额。”

“我的意思是,洛阳缺粮,也不要官员从江东调粮食了,官府只要出台策略,吸引江东的商人将粮食调度到洛阳,卖给百姓。”

李俶略有些惊讶,他说道:“且不说江东的商人很难到洛阳,就说即便到了,洛阳百姓在青黄不接之时还是没钱买,商人岂会做没钱赚的生意?”

李倓道:“所以这里面我们要解决两件事:一是让商人可以畅通无阻地到洛阳,二是让百姓有钱买粮食。”

李俶忍不住点了点头。

“第一件事很简单解决,废除以前对商人的限制。”

李俶微微一怔,道:“三郎所的废除对商人的限制是指公验?”

“没错。”

大唐所谓的公验,就是通行证,没有通行证,到了关卡是要被抓起来的。

“这万万不可。”李俶紧张得站起来,“若是废除公验,商人藏匿违禁之物,天下都会乱起来。”

“大郎你先坐下。”

“圣人,这万万不可!”

“先坐下,我慢慢与你说。”

李俶这才坐下来。

“我并未说要废除公验,我只是想说,商人过关,不需要严格出示商人公验了,否则会限制商人运输货品。”

这一点只要身处大唐都知道。

公验相当于一种官方凭证,不仅仅商人过关需要,普通百姓离开家乡去别处也要。

例如商人现在从扬州运输一批货到洛阳,就先得在扬州的官衙去开具公验,公验上要注明是运输什么什么货品到什么什么地方。

如果没有这些,是不能随便运输货品出去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