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妥了(1 / 1)

“善贷说吧,他已经为大明把东南西北四海水师都安排好了。”

张居正笑着接话道。

“愿闻其详。”

冯保看着魏广德,认真说道。

四海,出自《尔雅·释地》的汉语词汇,原文: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

泛指全国各地,也指天下、全国;现代也可指世界各地。

另外,中医认为的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为人体气血精髓等精微物质汇聚之所。

这四个方位的海并不是指具体的海洋,而是象征性的地理划分,代表中国的四境。

东海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黄海,南海相当于今南海,西海和北海则因时而异,说法不一。

于是,魏广德就把自己确定的四海又和冯保说了下。

“虽然缅甸战事尚未结束,但是明军各部势如破竹捷报频传,就目前兵部上奏的情况看,缅甸战事大明必胜。

这样,从南海水师分出一部常驻缅甸,永乐时期所谓的西洋也就成为我大明的西海了。

至于北海,自然就是奴儿干都司以北的海域,永乐年间成祖皇帝派太监亦失哈率兵巡视北镜,也因此才有了奴儿干都司。”

魏广德口中的亦失哈,在明朝对东北巡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在永乐七年被任命为钦差大臣,代表大明中央朝廷巡视东北。

亦失哈对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非常熟悉,他巡视库页岛时,招抚岛上的部落和民众,使得大明的军旗飘扬在库页岛上空。

此外,明朝在库页岛上设立了多个卫所,包括囊哈儿卫、波罗河卫和兀烈河卫,这些卫所隶属于奴儿干都司,以加强对库页岛的管理。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大明派兵进出奴儿干都司,其实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麻烦,因为大明对奴儿干都司的交通,都是通过水路进行。

虽然东北地区面积广大,但由于河网密集,所以船是当时在东北地区出行最方便的交通工具。

早在元朝,中央政府就在东北的松花江流域建有造船厂。

明朝开始统治东北后,在松花江阿什哈达摩崖石刻附近建造了一个大型船厂,专门为明朝在东北的相关人员建造舰船。

为了亦失哈这趟远门,朱棣专门命人在东北松花江摩崖石刻附近的船厂建造了25艘巨舰,作为亦失哈此行的交通工具。

从这个造船厂出发,可以直接进入黑龙江主航道,进而到达东北的其他地区,因此这里被亦失哈等人选作此次东北之行的起点。

亦失哈及随行的1000名官兵在船厂登船后,沿着松花江先去亦失哈的故乡海西,再进入黑龙江干流,然后一直航行到黑龙江下游的奴儿干城。

奴儿干城,简称奴儿干、弩儿哥等,中国古地名,位于黑龙江下游东岸入海口附近。

明代时期,黑龙江下游东岸入海口的位置,实际上位于萨哈林湾附近,和库页岛隔海相望。

元朝时期为了远征库页岛,元军就以此作为大军出发的起点。

这也是魏广德把北海圈定在奴儿干都司附近的原因,大海相通,他当然知道从这里出海可以抵达北冰洋,但实际上大明地极北之地的探索非常有限。

亦失哈也只抵达了这里,就不再继续北上。

不止是因为极北残酷的自然环境,更大可能或许也是因为大明的船只已经无路可走。

若是继续北行,势必只能走海路,进入萨哈林湾,进而进入额霍次克海。

魏广德是能够理解的,无法坐船北上,到这里就终止旅途,其实才是聪明人该做的。

至于奴儿干都司以北的地区,这个时代真的不是普通人能够探索的区域。

后世人可以看着地球仪,眼馋北方那广袤的土地,但实际上那片土地面积虽大,但即便是在后世开发也是也不多。

无他,自然环境太过恶劣。

魏广德不是没有想过,趁着现在和蒙古人签订合约,关系变好,又在辽东用兵,威慑了女真诸部的机会,对极北之地进行所谓的“探索”,一直找到北冰洋为止。

如果再在那里立块碑,那能证明什么?

其实吗也没用。

后世国人如果依旧实力弱小,那么这块碑就只能是耻辱。

实际上这个时期的西伯利亚,人迹罕至不是没有原因的。

俄罗斯人东进,也不是往北边跑,而是贴着南边的诸国东进,换句话说就是适合人类生存的边缘地带往东拓展土地。

至于最后怎么找到阿拉斯加,也只能说他们或许就是为了寻找这片大陆的最东端而意外发现了阿拉斯加。

然后才知道,这里居然已经属于北美洲的地盘。

要知道,西班牙人可是早一步抵达美洲,他们也只选择了富饶了美洲中部建立殖民地,根本无心去探索缓解恶劣的区域。

从利益的角度,得不偿失。

魏广德现在要这么看,他不认为把西伯利亚纳入大明统治有什么利益,因为根本就统治不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