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天下大震(下)(1 / 1)

"皇爷英明,"

幽静的乾清宫暖阁内,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声音犹如鬼魅,枯瘦的脸颊上更是涌现着不加掩饰的阴冷之色。

同为东林官员,朝中的次辅刘一璟老大人却是能够"秉公执法",即便"好斗"如前礼部侍郎孙慎行,督查院左都御史张问达,至多也就是在官员人选上彼此攻讦,但却绝不敢趁机发"国难财"。

反观这李三才,昔日巡抚凤阳并提督漕运的时候,靠着手中权力,可是攒下了万贯家财,如今居然还敢授意通州豪商囤积粮食,似有坐地起价的趋势。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位致仕多年的"东林急先锋"如何能够未卜先知,提前预料到山东会狼烟四起,漕运断绝?

此事,怕是不简单呐。

"曹伴伴何在?"

不知过了多久,天子清冷的声音再度于暖阁中响起,但话题早已从立场扑朔迷离的"东林急先锋"跳跃至近些时日在宫中地位水涨船高的"曹少监"。

"奴婢这就叫人去寻他.."短暂的错愕过后,司礼监掌印太监朝着天子低语了一句,便挥手唤来立于角落处的随侍宦官,令其去寻天子口中的"曹伴伴"。

自从御马监提督太监魏忠贤将全部精力用于整饬东厂,并奉天子之命往山东办差之后,这御马监的差事便由他兼管起来。

但他本就是司礼监掌印,掌握着"批红"的重任,平日里还要在朱由校身旁伺候,自是没有多余的精力处理御马监的琐事。

故此衡量再三之后,他便向天子引荐了曾拜倒在自己门下,颇受自己信任的少监曹化淳。

现如今,御马监的差事便由曹化淳暂且管着,并且打理的井井有条,倒是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奴婢曹化淳,叩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过盏茶的功夫,随着一阵凌乱的脚步声,已然身着红袍的司礼监少监曹化淳便急匆匆的迈入乾清宫暖阁,朝着案牍后的年轻天子叩首行礼,颤抖的声音中满是激动。

虽然代掌御马监的差事已有一段时日,但这还是他第一次面见天子,当面聆听圣谕。

"起来吧。"

耳畔旁传来的呼喝声不仅打断了朱由校的沉思,也将其目光自眼前的舆图上转移至跪倒在暖阁中央的宦官身上。

放眼望去,只见曹化淳身着红袍,瞧上去不过四十余岁,面色不似寻常宦官那般白皙,身材也颇为高大,瞧上去倒是颇为引人注意。

"谢陛下,"

几声清脆的叩首声之后,略有些拘谨的曹化淳方才蹑手蹑脚的起身,不敢仔细观瞧案牍后的年轻天子。

"信王府那边可有异动?"

嘶。

倒吸凉气的声音响起,老太监王安顿时面露惊惶之色,随即有些手足无措的看向朱由校。

天子此话何意,莫不是在猜忌前不久才刚刚出宫的信王殿下?

虽说天家无亲情,但信王殿下终究是陛下的幼弟,身份尊贵无比,切不可兄弟相疑呐。

"回陛下,"没有在意脸色大变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脸色变幻片刻,便是规规矩矩的回禀道:"詹事府左庶子钱谦益近些时日与信王殿下书信来往不断,似是在暗中为其奔走。"

"南方那边,也有人来拜会信王殿下.."

太祖朱元璋曾严令禁止,不准宗室藩王与朝臣们私下往来,以免萌生野心,对中枢产生威胁。

信王朱由检正值年少,且刚刚出宫读书,身份虽是尊贵,但手中却没有半点权利而言,却依旧引得不少读书人乃至于南方士绅为之追捧。

这些人,想要干什么?!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不敢再深想下去,只是满脸惊恐的看着沉默不语的天子,喉咙不断上下耸动。

他心中已是笃定主意,如若天子真的猜忌信王,他就是拼着触怒天子,也要"据理力争"。

毕竟,面前的天子和信王殿下,乃是先帝在这世上仅存的骨血,实在不能同室操戈呐。

"由检.."

舔了舔有些干涩的嘴唇,朱由校长叹一声,脑海中回忆起那个面容与其有三分相似,但性格却颇为执拗的"幼弟"。

他虽是有心利用幼弟"钓鱼",但内心深处也不愿见到这位境遇颇为蹉跎的"崇祯皇帝"真的触碰到某些禁忌。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希望自己的幼弟尚没有丧失理智,知晓进退吧。

"从今往后,宫中的戍卫再多些,尤其是皇后那边.."

小心驶得万年船,自是虽是有把握扼杀一切魑魅魍魉,但谨慎些终是没有错的。

更何况自己的结发妻子,眼下已是有孕在身,断然经不起惊吓。

"奴婢遵旨。"

闻声,曹化淳便是不假思索的躬身应是,他所负责的御马监本就和锦衣卫,共同承担着戍卫皇宫的重任。

"陛下,要不要奴婢派人.."

犹豫半晌,老太监王安终是满脸不安的开口,如今京中的局势也是有些扑朔迷离,不仅朝臣态度暧昧不定,就连宗室都好似涉事其中?

"顺其自然即可.."轻轻摇头,否决了司礼监掌印的提议,朱由校转而询问道:"军中如何?"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朱由校之所以有底气坐视山东局势萎靡,无视那些在背地里上蹿下跳的魑魅魍魉,最大的依仗便是如今驻扎在西山脚下的京营将士们。

只要军中稳定,他便可镇压一切跳梁小丑。

"回陛下的话,黄将军亲自坐镇京营,随时听候陛下的调遣。"事关重大,老太监王安赶忙收起了心中的万千杂念,忙不迭的回应道。

相比较态度暧昧不定的朝臣以及不甘心"坐以待毙"的富绅豪商,负责拱卫皇城的京师大营算是诸多势力中最为稳定的。

尤其是那由天子亲自提拔的四卫营武臣黄得功如今早已靠着平定西南土司的军功于京营站稳脚跟。

只需天子一声令下,纵使没有兵部的文书调令,那素有"黄闯子"之称的黄得功也会毫不犹豫的领兵出征。

"将黄得功唤来见朕!"

像是做出了某个重大决定一般,年轻天子突然提高声音,以不容拒绝的口吻吩咐道。

这盘棋已是有人先行落子,他也需要做出应对了。

...

...

天启二年三月,山东乱民暴动,劫掠漕运重镇夏集,天下大震。

<<酌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