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经过几日的深入讨论,终于,大明全国教育改革的方案出炉了。
自九月初一开始,教育部和工部即受命往各地派遣官员,监督各省建造学校,由以被收拾最狠的南直隶各府最为积极,一时间大江南北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建筑高潮。
朱祁镇甚至下令,各省各级官员这几年年终的考核以校舍建造数量、孩童入学率为重要考核标准,但凡有官员执行不力或干脆敷衍了事的,直接罢官,永不叙用,并革除一切功名,家族三代以内不得参加科举。
在如此高压下,各地百姓惊奇的发现,以往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居然都不在府衙办公了,一个个化身为和蔼可亲的大叔,他们走街串巷,礼貌的敲开一家家百姓的门,进门就和颜悦色的介绍起新式学校的好处,并且允诺如果家中孩子今年入学,就可以奖励大米一斗,而且入学后半年成绩优异的孩子,第二年家中丁税全免,不仅如此,他们还拿出盖着官府大印的宣传单当场解释起来,入官学好啊,入了学你家孩子不仅不用交钱,学校每日还免费管两顿饭,每年还发统一的服装。
起初很多百姓觉得官府是忽悠人,都在观望。结果在有胆子较大的百姓真的让孩子入了学,领到了免费的大米后,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各地居然掀起了入学的高潮,不仅男孩子可以入学,女娃还有专门的女校,但是女孩子只能上到中学,且毕业后不能参加大学考试。
这其实不是朱祁镇故意为之,毕竟现在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后世那么开放,始终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若是女人都能登堂入室考科举了,那不乱套了嘛,当时朱祁镇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时,不约而同的遭到了内阁和六部的反对,甚至有大臣联名泣血上书,说自古即是男尊女卑,若是女人也可考取科举,那不就成了牝鸡司晨,简直是道德沦丧,而且他们还表示若是皇帝不收回成命,他们就撞死在午门。
朱祁镇看完这些引经据典、情真意切的奏疏后,也表示无可奈何,这就是现代人和古人的代沟,没办法啊,朱祁镇也只好修改了入学条件,女孩子可以读小学中学,但毕业后无法考取大学。
当朱祁镇看到各地的报喜的奏疏以后,乐的嘴都快扯到耳后了,可当他又看到各地奏请拨款的奏请后,脸色又变的吝啬起来,前期拨款一千万两,按照目前各省上报的数字,需要重新建造约八千多所小学,三千所中学,至于大学,因为学科的分类,建造成本更大,数量虽然只有二百多所,可一建造一所大学的费用堪比十所小学的费用,这还不包括每年发给教师的薪俸、学生的食宿费用、以及书本纸张的刊印费用……
算来算去,前期的一千万两直接就见了底。
“哎,钱还是不够用啊。”朱祁镇扔了奏疏,直接来了个葛优躺,一脸生无可恋的哀叹道。
这白花花的银子投出去,心疼的朱祁镇连蜜浆都觉得是苦的,可想想数年之后就能培养出拥护皇权的新式人才,还能以最小的成本控制住全国数十万读书人,朱祁镇渐渐又兴奋起来,这钱必须花,而且花的太值了。
大明一共有一千四百多个县,在朱祁镇强力推行的全民教育模式下,村、乡(镇)、县、府、省五级行政单位均有小学,他甚至可以想象的出,日后大明上下必然是好学之风蔚然成风,数十年后大明百姓人人皆有好学之心,人人皆有忠君爱国之心。
“王爱卿,”朱祁镇坐直身子,对着王崇古说道,“全民教育法令你们教育部拟的怎么样了?”
“回陛下,按照您的要求,法令草案即将完成,再有三日就可进呈陛下御览。”王崇古说道。
“好,你们教育部办事效率不错,朕很满意。”朱祁镇夸赞道。
得了皇帝的夸奖,王崇古面色有些涨红,激动的站起身又道:“陛下,臣敢保证,此法令一出,各省百姓必定是人人传颂陛下的恩德。”
“恩,这也不是朕一个人的功劳,你们教育部居功至伟。”朱祁镇笑呵呵的说道。
“臣不敢居功,若无陛下英明神武,臣就是长了十个脑袋,也想不出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主意。”王崇古马屁说来就来,拍的皇帝一阵舒服。
“哈哈哈……”乾清宫中传出皇帝爽朗的笑声。
随即朱祁镇又想到了各地奏请拨款的奏疏,脸色郑重道:“各省贫富差距颇大,你们教育部在调拨银钱时,一定要考虑到当地的贫富水平,比如西北的陕甘等地,土地贫瘠,百姓本就没什么收入,此时若大量征调民夫修建学校,必然影响秋收,”
说着,他顿了顿又道:“要适量的向比较穷的省倾斜,征调民夫必须给足钱粮,若是有耽误了秋收造成损失,要给予减免赋税或补足钱粮。”
“请陛下放心,昨日臣就给各省学政下了政令,让他们务必爱惜民力,必须保证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民夫一日三餐必须顿顿有肉蛋,而且教育部还准备和反贪总局成立联合巡查组,派往各地暗访,若发现有贪墨教育拨款或残民害民之事,必严惩不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