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是哦。
他妈光想着对方有工作是吃商品粮的了,这么好的条件怎么会轮到老实巴交只会种地干活儿的大姐?
宁月当然知道李富贵为什么要找一个乡下媳妇儿了,因为那个男人天生没种,根本就生不了孩子,他原来已经结过一回婚,女方因为知道他不能生和他离了。
而且他并不是媒人说的今年22岁,而是27,媒人帮他隐瞒了岁数。
“我去和我妈说,不能让大姐上当,万一他有啥大病呢,岂不是坑了大姐一辈子?”
宁月见大侄子明白她的意思了,便没再说话,在院子里洗了手脸就进了正屋。
刚好李媒婆往外走,见到宁月后顿时眼前一亮:“我说老嫂子,这就是你家那老闺女吧,长得可真俊,等你家孙女的婚事说定,我非给她说上一门好亲事。”
当地人说老闺女并不是说这个闺女岁数大了,而是最小的闺女。
宁月:……我是不是还要谢谢您啊?
就她帮着隐瞒男方真实情况这一点,宁月就百般看不上这个李媒婆。
眼看着送李媒婆出门时,大嫂塞进她手里的小布包,她是真想一把将那东西抢回来啊,哪怕就是一粒米,这老东西都不配吃她家的!
送走李媒婆,一家人齐齐聚在厨房吃饭,不自禁的就说起了大丫的婚事,田宝芬的声音里都带一丝兴奋,“哎呀,大丫的婚事若是能谈成,咱家也能有个吃商品粮的姑爷了。
我听她的意思,李家光是聘礼就能给个八十块,还有一辆自行车三十六条腿,这在十里八乡都算是头一份了吧?”
王春花跟着附和:“咱家大丫整天不声不响的,谁能想到她能找到这么好的婆家呢,我家三个丫头要是有大丫一半儿的福气就好了。”
她心是确实是羡慕的很,不过自家三个孩子到底是还小,她还不急。
李爱莲看了看两个妯娌没说话,人还没相看呢,成不成都两说,现在就这么高兴是不是太早了点儿?
而且她总觉得这李媒婆的话有些不靠谱,那男方条件要真这么好,怎么会跑到农村来说媳妇儿?
她和李媒婆是一个生产队的,以前偶尔听过她给人保媒背地里收钱帮人隐瞒情况,坑了两个大姑娘,自家大侄女不会也被她坑了吧?
不是她贬损自家人,大丫除了能干些真没什么能拿出手的优点了。
就是长相稍好一点,可若是跟小姑子比也要被比下去。
小姑子的样貌全是取了公婆的优点长的,整个村里,不,应该说是她见过的人里就没有比小姑子长得还美的。
若李媒婆说的是小姑子,这婚事还靠点谱~
她心里嘀咕,嘴上可是没敢说出来,大嫂正高兴呢,她可不能扫了人家的兴。
看来,只能明儿李家人来了,再看看情况了,万一男方的情况真有不对劲儿,她就和婆婆提个醒儿,怎么说也是自家孩子,不能眼瞅着被人骗了去。
杜国华也奉承了大哥几句,“这事要真能成,大丫可就是城里人了,以后说不定还能帮衬家里几个兄弟。”
大丫一直埋头吃饭,宁月看不清她的表情,干脆收回了视线。
倒是大江脸色不怎么好,用过午饭后就拉着他爹回了房。
宁月提醒过大江后就没打算再和老大一家说什么,大江若是能说动他爸妈去城里打听李富贵的消息那就最好,若是不能,她也有办法搅黄了这门亲事。
不管怎么说,第二天,李媒婆还是将李富贵一家带了过来。
大丫穿着奶奶新给做的衣服,脚上穿着自己做的新布鞋,头发也梳的立立整整,见客人进来,低着头给几人倒了水,便站在了一边。
宁月没往前凑,家里来人她就背着篓子出去了,倒也看了李富贵一眼,头发梳的流光水滑,穿着板板正正的中山装,脚上一双黑皮鞋,长得人模狗样的,要不然原主也不会一眼看上。
她瞅了一眼就上了山,空间里的物种还是太少,她每天就不停的往空间里扔东西,这两天已经想办法把平时常见的粮种也种了一些,都不多,每样也就种一行的量,反正空间只看品种不看量,而且黑土地的面积真的小的可怜,她就是想多种也没地方。
在山上折腾了半天,下山的时候,她背着满满的篓子下了山,有个锦鲤运就是不一样,每天上山她就是什么也不干都不会空手下山,今天又拣了一只松鸡,哦,这只松鸡是自己转圈把自己转晕的,宁月估计它是怕疼。
家里最近可是攒了不少的熏野味,每顿饭也都能见到一些荤星,几个侄子侄女肉眼可见的气色都好了一些。
回来的路上,遇上好几个妇人主动和她打招呼:“宁月又上山了啊,听说有媒婆上门给你家大丫保媒,男方是粮站工人?”
宁月:“嫂子消息可够灵通的,我知道的还没嫂子知道的多呢。”
那嫂子看着宁月的目光有些一言难以,你说你比你侄女还大了一岁,你侄女马上就要结婚了,到你这儿连个保媒的都没有,怎么就不知道着急呢?
想到什么,她打量了一眼宁月的背篓,随后不经意的来了一句,“哎,宁月啊,你听说没有,就你那个堂妹桃花,她的嫂子说啊,桃花老厉害了,上趟山就能拣到野鸡野兔,还能找到咱们压根看不到的老山参,说她就是福娃转世,保媒的都要快把她家的门槛踏破了……”
拉拉杂杂的说了一堆杜桃花的事,中心思想就是:桃花这个福娃可比你这个福宝的福气大多了,你不行啊~
宁月就挺无语的,这几天她忙的都把杜桃花给忘脑后了,没想到她还挺能折腾,就是不知道她那点积分还够她这么折腾几回的。
她现在经常往家拿东西,她妈反倒一句也不说她是福宝的话了,还有三丫四丫她们,明明亲眼看着那鸡上赶着往她身前撞,却是一次也没在外头说过,这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