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炎和宋小冉立即前往龙虎厅。
走到一半,夏炎突然想起一事,拉着宋小冉来到那幅未名字帖前,说了声“等等我”就开始再度审视字体的奥妙。
经过刚刚与赵全会的比试,夏炎对于书法的理解又深了一层,此时再次审视,所见所感自然更高一层。
“众人皆醉我独醒”七个字,藏锋处微露锋芒,露锋处亦显含蓄,垂露收笔处戛然而止,似快刀斫削,似巨斧开凿。
现在看来,果然有几分乖张暴戾的气势。
夏炎愣住了,难道这幅字真的如程启心所说,是十恶不赦的东西?但其中明明有一种被遗弃却又坚强生存的笔意。
上古大能留下的遗迹?
又或者被布下禁制?
且不管如何,夏炎已经开始盘算,如何将这幅无名字贴搞到手。
旁边,宋小冉看着夏炎十分专注的样子,也好奇去看那幅字帖,但却看不出什么,最后只好放弃。
“不过,夏大哥专注的样子还是蛮帅的!”
宋小冉掏出手机来,对着夏炎照相,然后将相片发给唐菲菲,道:“瞧,专注的夏大哥多帅!”
叮!
马上对面唐菲菲就回复了一个额头流汗的表情,问道:“展会那边怎么样?”
宋小冉:“还行,原来夏大哥的书法也很厉害,现在要去龙虎厅跟人比试呢!”
唐菲菲:“跟人比试?”
宋小冉:“……夏大哥似乎得罪了人,那人非要比试,不过好像蛮有意思的,表姐不用担心。”
唐菲菲又是几个流汗的表情:“这家伙儿,到哪都不消停。”
……
龙虎厅距离临摹厅并不远,厅内主色调是红色和黑色,四壁展出历史名家的作品,有的是大气磅礴的巨幅楷书,有的是行云流水的行书,更多的则是龙飞凤舞的草书。
在这些作品的点缀之下,厅内果然刀枪剑戟,有几分战场的意思。
厅内人员要比临摹厅多出一倍不止,好多书法家正在挥毫泼墨。
而最惹人注意的就是在龙虎厅的最里面,赫然摆放着一个三米见方的铁笼子。笼子里面两只老虎。一只老虎体型足有牛犊大小,那是一只成年虎。另外一只则略小,看起来是一只虎仔。
这就是传说中的“捻管惊虎”用的母老虎吗?夏炎和宋小冉都心奇,径直跑到虎笼前观看。
此时恰好有一位年老书法家将自己的作品摆放在成年虎面前。只是老虎依然趴在原地,眯着眼睛,毫不理睬。那书法家将作品在老虎面前展示了老半天,老虎就是不理睬。最后书法家脸色失望,收起作品便回去继续创作去了。
如此接连四五个书法家将作品摆放在虎笼前,但结果都是一样。
“成年虎不行,为什么不试一试旁边的虎仔呢?”夏炎对宋小冉嘀咕。
“这你们又不知道了吧!”
一个粗声大气的生意突然在身旁响起,果然又是肥胖的曲成龙,“这个成年虎是一只母老虎,旁边的就是它的虎仔,这可是有讲究的。”
夏炎和宋小冉都不怎么喜欢这个铁牛,不过好奇心太重,也只好听他解释。
原来老虎界中,最凶狠的就应该是母老虎了,尤其是这种有一个十五个月大小的虎仔的母老虎。或许她们的体格没有雄性老虎壮,但她们有一种保护虎仔的本能。
为了保护孩子,母老虎发起威来,两只成年公虎都不能近身,这其实也是所有母亲的本能。这也是为什么把某些性格暴戾的女同胞称作“母老虎”的原因。
所以说一旁笼子中的虎仔,并不是用来“捻管惊虎”的,而是为了刺激它的虎妈妈的。
夏炎看了一眼关在笼子里的小老虎。小家伙个头和小马差不多大,虎头虎脑的样子非常萌。只是铁笼使小虎崽完全没失去了生机,夏炎看在眼里心中产生一种特殊的感触。
夏炎和宋小冉正在看老虎,忽听得人声浮动,一群人朝夏炎方向走来,为首的正是程启心。
“好小子,真的敢应战。既然已经到了这个龙虎厅,就不说书法中的对与错了。光是看你这份胆识,老老子就佩服!”
此时的程启心没有之前的怒气,看来这老爷子很喜欢挑战,看到夏炎来此应战,先是赞赏了一番。
“程老,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佩服您的人品和您对书法艺术的严谨。我出来乍到,不懂龙虎厅的规矩,还请您老先打个样!”
按理说切磋比试这些事,无论是书法还是武艺,都需要小辈先出手,这个是不成文的规矩。但现在夏炎是在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实实在在地说出来。
程启心果然是豪爽之人,他大喊一声“好!”
如此一来,周围所有人都知道程启心要和这个少年比试书法,这可是难得的事情。他们当然不知道夏炎是和来头,但对于程启心的名头,可是如雷贯耳啊。于是乎,龙虎厅内几乎所有人都围了过来。
宋小冉轻轻凑在夏炎耳边说:“你还真是到哪里都成为焦点啊!”
夏炎苦笑道:“我还没发挥,他们怎么会看我。看我身边的大美女倒是真的!”
宋小冉再次观瞧,果然围过来的人,多数目光都是锁定在自己身上。她嘻嘻一笑,不介意,倒是有几分得意。
这边笔墨纸砚早就摆好,赵全会开始为程启心研磨。那墨方上面镶着金色的团龙图案,研磨几下就开始散发出淡淡的墨香。不用想也知道,那一定是价值不菲的墨方。
再看程启心,将袖子卷起来,将大号笔往砚台中一沾,整个笔毫被墨水完全阴湿,然后枕腕悬笔,墨水开始往回滴。
学过书法的人都知道,润笔时不宜将整个笔毫都沾湿。所谓“笔之着墨三分,不得深浸至毫弱无力也”。就是说笔毫若是全部被墨汁沾湿,写起字来就会软弱无力。程启心竟然这样润笔,岂不是犯了低级错误?其他书法家就开始奇怪。
这次是“捻管惊虎”,更需要书法中的力道。
程老如此润笔,岂不是不妥?
但是程启心何等名气,其他书法家虽然有异议,却也不干说出口,只能继续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