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友文和朱友贞自罗府踏出之后,旋即马不停蹄地下达军令,责令麾下军队于城中大肆搜刮各类物资,以筹备晚间出城所需。
刹那间,整座魏州城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仿若末日降临一般。
百姓们惊恐万状,哭声、喊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夜幕降临,朱友文与朱友贞二人再度现身罗府,他们的面容皆是无比沉重。
罗绍威见状,不禁心生疑惑,“二位殿下,究竟发生何事?莫非是唐军已然兵临城下?”
朱友文缓缓摇头,“唐军距离此地已不足三十里之遥,最快一个时辰便可抵达,而博州与相州前来增援的兵马亦被唐军死死缠住,无法脱身,形势紧迫,刻不容缓,吾等必须即刻出城!”
罗绍威眉头紧蹙,心中暗惊,这比预计的时间提前将近一个时辰,如此一来,唐军的合围之计恐将功亏一篑。
朱友贞心急如焚,连声催促道:“邺王,我等所率之军现已集结完毕,你速速下令让魏博军做好准备,我们立即出城,稍有延误便会错失良机,难以逃脱了!”
罗绍威略作思索,心头一动,毅然说道:“二位殿下放心先行,魏博军愿最后出城为你们拖延敌人,确保大军安全撤离!”
朱友文与朱友贞对视一眼,缓缓点头,“那就有劳邺王了,我们即刻点兵出发,辎重钱粮也要丢弃一部分,以免影响行军速度。”
“二位殿下立刻动身吧,我马上去调集军队。”
朱友文与朱友贞也不客套,转身离去。
还未过去半个时辰,只见数不清的火把骤然亮起,仿佛夜空中璀璨的星辰坠落人间,瞬间将整个魏州城映照得如同白昼一般明亮夺目。
东、北、西三座城门轰然敞开,一支支军队如汹涌的潮水般迅速涌出城外,而后朝着北方汇聚而去。
罗绍威站在高处,目光凝重地望着下方喧闹嘈杂且人头攒动的街道,他深吸一口气,转头对着身旁的心腹低声叮嘱道:“你带领两营士卒留守在城中,要竭尽全力维护好城内的秩序,等候唐军进城接管。”
那名心腹面露忧虑之色,急切地问道:“殿下,如今局势已然如此,您何不干脆就留在城里?何必要跟随他们一同北上涉险?”
罗绍威轻轻摇了摇头,“倘若我此刻不随他们出城,定然会引起朱友文等人的猜疑,此前已经接连出现两次计划失误,如果再让他们成功逃脱,恐怕李侃会对我的诚意产生疑虑。”
心腹眉头紧蹙,忧心忡忡地说道:“您身旁仅有不足四千的兵力,一旦事情败露,后果不堪设想,实在太过凶险了!”
罗绍威拍了拍心腹的肩膀,“不必担心,我此番跟随他们前行,并非要与之正面交锋,而是旨在掌握其一举一动,以便为随后赶来的唐军追击行动提供准确的情报支持罢了。”
亲信点点头,“殿下千万保重,罗家几百口人的安危全系您一人之身了!”
罗绍威笑了笑,“放心,我还不想这么早死掉!”
朱友文和朱友贞此刻正被军队严密地保护着,一路朝北行进。
为了表示对彼此的信任,两人选择一同前行,朱友文身姿矫健地骑在马上,而朱友贞则安稳地坐在马车之中。
"王兄,咱们这都走了足足半个时辰了,可唐军的骑兵却一直不见踪影,他们应该不会追上来了吧?"
朱友文满脸紧张之色,手中紧紧握着缰绳,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四周,仿佛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切不可掉以轻心!敌军的骑兵向来行踪诡秘,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从某个角落突然冲杀出来。"
听到这话,朱友贞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好在夜晚不利于骑兵冲锋作战,而且咱们这边有四五万人之众,足以应付突发状况。"
朱友文并没有回应他,只是不时地回头张望,似乎在期待着某个人的到来。
就在这时,一匹骏马如疾风般飞驰而至,马背上的士兵匆忙翻身下马,"殿下,邺王已经出城了,目前紧跟在我们后方不远处。"
听闻此讯,朱友文不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唐军那边可有什么最新情况?"
"根据前方斥候传回的消息,唐军离魏州城尚有十余里之遥。"
"敌人的行军速度倒还真是不慢呐。"
朱友文紧紧地皱起了眉头,转头看向身旁的一名亲信,“事不宜迟!你马上传达我的命令给前锋部队,让他们务必加快行军速度,不得有丝毫懈怠!”
马车里的朱友贞轻声宽慰道:“王兄莫要担忧,唐军此刻离我们尚有二十多里地,后方还有邺王压阵,应当不会出什么岔子,您又何必这般紧张兮兮的呢?”
朱友文心里对这个年纪尚不足十岁的弟弟充满了鄙夷和不屑。
“倘若不加速前进,迅速拉大与敌军之间的距离,一旦被唐军那些剽悍凶猛的骑兵纠缠住,咱们就极有可能会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之中,到时候想要逃脱可就难上加难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