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问计(一)(1 / 1)

悍戚 庚新 8420 字 4个月前

最新网址:

昨天文中有点错误,已更正。

曹操身故,意料之中。

可就是这么一件意料之中的事情,让刘闯顿感怅然。

哪怕早就有这个思想准备,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却没有任何欢喜的感觉,反而有一种失落和惆怅。曹操死了,比原有的历史,足足提前了十六年…说实话,刘闯挺敬佩曹操。在和曹操数次对决中,两人甚至产生惺惺相惜的感受。若非时局所迫,恐怕他二人都不愿刀兵相向。就如刘闯在观津城外和曹操说过的那般:走到这一步,大家都没有了退路。

第二天,刘闯便带着曹宪和曹彰,直奔尉氏。

许都大捷的喜讯传来,也未能引起刘闯的任何关注,他现在只想陪着曹宪一起,再去祭拜曹操一回。

自荥阳出发之后,一路急行。

途经官渡,刘闯还命车马停了一晚,带着曹彰来到官渡战场。

昔年袁曹对决的痕迹,已几近不在…此前,曹操欲在官渡和刘闯再来一场决战,所以也把当年曹军和袁军的营垒拆除,重新进行改造。所以,此时残留在官渡战场上的,大多是一些废弃物。曹彰和典满跟在刘闯的身后,游走于官渡战场,眼睛却不由自主的红了…

“丈人雄才大略,却非寻常人。

当年若非他率先发起勤王义勇,讨伐董卓,汉室恐早已不在。丈人生前,为汉室所虑,官渡一战,以少胜多,才有了今日中原之繁荣。每每思及丈人的英姿,我总觉差距甚远。丈人所为者,汉室江山。今日我当在此立誓,定会保大汉江山百年、千年稳固,定不负丈人所托。”

曹彰连连点头,眼睛通红,却大声道:“兄长,我一定会助你一臂之力。”

刘闯之所以说这些话。自然有他的考校。曹操诸子之中,曹彰相对单纯一些。刘闯若要控制好曹氏部曲,曹彰就必须大用。相较而言,曹丕原本是曹氏最合适的代言人,但他心思太多,刘闯即便是会用曹丕,也不敢委以重任。说好听一点,这也是保全曹氏的最好方法。哪怕刘闯对曹操再敬重,若曹丕威胁到了他的地位,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对曹氏进行打压。

一个相对好忽悠的热血曹彰,一个心思细密,且才干不凡的冷静曹丕…

二者择其一,刘闯首选曹彰。

至于曹植,刘闯并不放在心上。本来,刘闯还有些担心曹操五子曹冲,也就是那个后世相传能称象的曹小象。别看曹冲年纪小,但是才智过人,刘闯不会掉以轻心。幸好,在许都之变中,曹冲、曹熊死于乱军,也让刘闯松了口气。接下来,他只要把曹丕盯紧,便足以防范。

在官渡战场缅怀一番之后,刘闯带着曹彰和典满回营。

一夜无事,天亮之后刘闯等人再次启程,在傍晚时分,抵达尉氏城外。

上次刘闯过来的时候,曹洪曾率部前来围攻。而当时,整个曹军上下,对刘闯怀有极为强烈的敌意。这一次刘闯再次踏足尉氏,情况却好转许多。曹氏门下的重臣大都出城来迎接刘闯,在荀彧的带领下,夏侯惇、夏侯渊、曹真、曹洪、曹仁在尉氏城外,列队恭候刘闯到来。

可以说,除了曹丕和曹朋不在尉氏,曹氏余下来的臣子,大都前来迎接刘闯。

看这样子,曹操在临终前肯定是有一番叮咛。若不然的话,曹氏众人也不可能这样兴师动众。

“荀彧,拜见皇叔。”

荀彧带着文武要员,向刘闯施礼。

刘闯连忙下马,将荀彧等人拦阻,“荀尚书切莫多礼,今日闯来尉氏,非是以大汉皇叔的身份而来,实则是以半子身份来祭拜丈人…好在许都已经拿下,金祎等一干凶手都已经授首,算是为丈人报了一半的仇。我这次来,还带了玉娃和子文前来,另外刘兴也来了!他年纪虽然小,但我还是希望,让他祭拜一下外公,想来丈人在九泉之下,也会非常高兴。”

荀彧的眼睛一眯,立刻领会到了刘闯的意图。

刘闯表面上是来祭拜曹操,实则也是为彻底收服曹氏班底而来。以半子身份,等同于拉近了和曹氏众人的距离。而刘兴的到来,也等于是给了曹氏众人一个希望…这孩子日后将会成为曹氏的保护伞,虽然刘兴现在还什么都不懂,但他的出现,也会令大家的敌意消减几分。

荀彧不禁在心中感慨,怪不得刘闯能够有今日的成就。

以前,所有人都小觑了这个家伙,以为刘闯是一介莽夫…包括荀彧,也是这么认为。可事实上,这小子绝对是一个枭雄,一个丝毫不逊色于曹操的枭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刘闯和曹操非常相似。也许正是这样一个原因,才促使得曹操最终下定决心,命曹氏投效刘闯。

“文若,你我此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小看了刘闯其人。

当初文和曾建议我在许都斩杀此人,我没有听进去;你当时也是想要保住此人,认为他成不得气候。可到头来,咱们两个都栽在这小子的手里。虽然我不是很服气,但也不得不承认,他能够有今日成就,也是他的本事…只凭他在北疆翻云覆雨的手段,便足以做我对手。”

荀彧脑海中,突然回响起曹操临终前的一幕。

曹操那天其实已经预料到自己死期已至,故而在交代完了其他人之后,又专门把荀彧留下来。

“若我不死,子桓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现在,我命不久矣,我死之后,子桓绝不可为曹氏之主…他心思太重,而孟彦也是个多疑之人。一旦孟彦对子桓起了疑心,则我曹氏,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那小子绝对是一个心狠手辣之徒,他看重我留下的这个班底,但同时,也会对我留下的班底加以提防。

子桓的能力越强,曹氏就越危险。

我思来想去,决定让子文接掌曹氏门楣…那孩子的心思相对单纯,对孟彦也多有好感,和玉娃的关系也非常亲密。他执掌曹氏门楣,或许不会有曹氏之兴盛,但却可保曹氏富贵。”

如果刘闯他日成就大事,曹家便是皇亲国戚。

曹操口中的兴盛,指的是成就大事!曹丕是做大事的人,若没有刘闯,他便可以顺理成章接掌曹氏门楣;可问题是,有刘闯在,就容不得一个能做大事的曹丕,那对曹家而言,是祸不是福。一旦曹丕触动了刘闯的利益,相信刘闯不会心慈手软。相反,一个单纯的曹彰,更能够为刘闯所接纳。如果是由曹彰接掌曹氏门楣,对曹家来说,反而会是一桩福气…

或许,这对于曹丕会有些不太公平。

可这世上哪有那许多公平的事情?

荀彧对曹操这一番话,也非常赞同。

刘闯才二十六七,甚至不到而立之年,他有大把的时间经营他的基业,又怎可能容忍一头会威胁到他地位的老虎存在?

“文若,帮我!”

曹操紧紧握着荀彧的手,轻声道:“留下来,留在孟彦身边。

你留下来,定有大用,更能助子文一臂之力。我知道,子文有时候过于单纯,需要有人帮衬。

文和这个人,善于自保,不会插手其中的事情。我思来想去,也只有你能够保曹氏一脉,更能够助子文接掌曹氏一支。若没有你的帮助,哪怕有孟彦力挺,子文也难免会遭遇各种麻烦。他年纪必经小,又不是长子…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恐怕他很难让大家真正的信服。”

荀彧本打算,等刘闯正式接手曹氏班底后,便告老还乡。

可是曹操这一番恳切的请求,让他无法推辞。

遥想当年,曹操初据东郡。荀彧那时候不过而立之年,自河北而来,投到了曹操的麾下…一晃,十余载过去,他二人可谓是君臣相得益彰。虽然两人有矛盾,甚至还相互产生了芥蒂。可荀彧也必须承认,若无曹操,便没有荀文若…这份情意,他怎能推却?

良久,荀彧轻轻叹了口气,“司空放心,荀彧但存一息,定会助子文稳定局势。”

有他这一句话,曹操才算是真正放心。

如今,荀彧想起了曹操的那番叮咛,也不得不承认曹操做出的决定,的确是很正确。子桓能力和德行都不差,可惜已经有了一个刘闯,便不会有他出头之日。看着刘闯搀扶曹宪下车,带着曹彰拜见众人的场景,荀彧也猜到了刘闯的想法,看样子他也是要扶立起曹彰。

如此,也只能委屈子桓了!

夏侯惇、夏侯渊等人面对刘闯的时候,颇有些尴尬。

他二人曾为刘闯阶下囚,本来曹操死后,他们已准备回家,可是在曹仁等人的劝说下,最终还是留了下来。只是,在面对刘闯的时候,夏侯惇也好、夏侯渊也罢,底气似乎都不是很足。

相比之下,倒是曹仁曹纯和曹洪,依旧是不卑不亢。

他们三个也得了曹操的叮嘱,所以在看到曹彰的时候,眼中不可避免,也就多了一些异样。

至于其他人,则不似曹氏众人那般心思复杂。

贾诩、董昭、棗祗、郑浑等人一一上前拜见了刘闯,而后便退到一旁。

随后刘闯在城外换上了孝装,陪同着曹宪一同来到灵堂。

卞夫人率众夫人上前向刘闯道谢,听闻刘闯要留下来陪伴曹宪一同守灵,卞夫人那双本黯淡无光的眸子里,又闪过了一抹光彩。她从曹宪怀中接过刘兴,脸上更流露出一抹慈祥笑容。

有了这个小人儿,曹家也好,卞家也罢,总算是有了保障!

至于其他夫人,却心思各异。

有的是露出羡慕之色,也有的却无动于衷。

在许都之变发生前,卞夫人最大的对手便是曹冲的母亲环夫人。而随之曹冲被害,环夫人心如死灰。此时,她面如枯槁,如同老僧入定,对身外之事更不闻不问,如同呆傻了一般。

曹冲出生前,卞夫人和环夫人因为都是琅琊人,关系极好。

但是自曹冲出生以后,曹操对曹冲无比宠爱,也让两位夫人之间的争斗,变得格外激烈…卞夫人安排刘闯等人坐下守灵,目光在环夫人身上扫过的一刹那,心里也是不禁一声轻叹。

她突然轻声道:“孟彦,有一件事情想要拜托。”

“母亲请讲。”

卞夫人道:“环家妹子家中有一兄弟,名叫环昭,颇有才华。

司空在时的时候,环家妹子因为避嫌的缘故,所以一直压制环昭。有好几次,琅琊郡举孝廉和茂才,环昭都名列其中。可环家妹子却始终不肯同意,以至于环昭到现在,只能为一小县县尉。我斗胆恳请孟彦,帮衬他一下。若平白辱没了才华,岂不是一件可惜的事情?”

原来是安排人啊!

这种人情世故,在后世也很常见。

不过刘闯由此却看出,卞夫人果然是不同一般。

按道理说,卞夫人和环夫人此前争斗的颇为激烈。而今她得了势,换个人肯定会对环夫人进行打压。可是卞夫人却让刘闯帮衬一二,日后环夫人便想要找她不是,这底气也会不足。

也就是说,卞夫人由此可以将曹氏家宅掌控手中。

而其他夫人也会因为这件事,对卞夫人更加尊重,听从她的安排…

刘闯想了想,“母亲回头问清楚那环昭在何处就职,若他真有才华,便安排他入大将军府便是。”

“如此,便代环家妹子,谢过孟彦。”

刘闯微微一笑,便肃穆跪坐曹操灵前。

曹操这一死,的确是引起了不小的动荡。刘闯只在灵堂上待了一天,就见不断有人前来祭拜。

其中更有一人,和刘闯恩怨颇深。

河东卫觊,在灵堂上祭拜了曹操之后,便告辞离去。

临别时,他看了刘闯一眼,眼中流露出浓浓的恨意…想想,似乎也很正常。河东卫氏原本是天下有数的世族豪强,自大将军卫青以来,历代皇帝对河东卫氏都极为优渥。哪怕是到东汉末年,卫氏已大不如从前。可凭借其深厚的底蕴,依旧能够在河东一地横行,无人能比。

可正是因为刘闯的出现,使得河东卫氏彻底没落。

卫家被刘闯赶出河东,便如同无根飘萍,再也无法恢复当年盛况。

即便曹操对卫氏加以扶持,甚至使陈留卫氏与河东卫氏合并,也仅仅是止住了卫家的颓势。

想要重新恢复到当年河东卫氏的盛况,已几近于零。

卫觊身为卫氏家主,对刘闯心怀恨意,倒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刘闯并不在意,卫氏已经没落了,更失去了根基。他如果想要对付卫氏家族,根本不需费吹灰之力。

他在灵堂上陪着曹宪守灵一日,天黑之后,曹宪便把他赶出灵堂。

“夫君连日辛苦,好好休息一下。

妾身在此陪伴父亲便足够,夫君大可不必陪我一同守夜。”

刘闯想要拒绝,可是曹宪态度却非常坚决。无奈之下,刘闯也只好离开灵堂,他回到后宅,把孝服换下之后,便叫上了卢毓和董俷二人,从角门离开,沿着小巷而行,直奔城西而去。

城西,有一座府邸,面积不是很大。

刘闯带着董俷和卢毓来到府门外,上前叩响门扉。

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听见里面传来脚步声。紧跟着,大门开了一条缝,从里面走出一人来。

“皇叔终于来了,家父在屋中,已等候皇叔多时。”

刘闯闻听一怔,“先生怎知我会过来?”

那男子微微一笑,“这个就非在下清楚,我只是奉父亲的命令,在此恭候皇叔。”

“还请先生带路。”

刘闯欠身一揖,便随着那人走进府门。

两人顺着小径,穿过前庭来到中堂。没等刘闯进屋,就见从里面走出一人,身高八尺,体态单薄瘦弱,相貌清癯,姿容颇为不凡。他在中堂门口,向刘闯拱手一揖,“皇叔驾临寒舍,贾诩有失远迎,还请皇叔恕罪。”

这男子,赫然正是贾诩贾文和。

刘闯在来尉氏的路上,就盘算着应该先招揽何人。

曹操虽然故去,可是他却留下了一个足以让任何人都会为之眼红的班底。谋臣武将,皆为当世俊杰。但刘闯也知道,他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归心于他,所以在招揽的时候,也要有些偏重。

荀彧,刘闯认为不需要过于着急拉拢。

虽然荀彧此前便流露出想要离开的意思,可是在法正和司马懿的一番分析下,刘闯认为他不可能离开。

“曹操故去,曹氏家宅不安。

我相信,以曹操之谋略,定会有所安排…他很清楚,荀彧如果留下来,会给曹氏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如果荀彧一走,曹氏必然会发生动荡。到那时候,曹家四分五裂,绝非曹操所愿。

所以我认为,曹操即便故去,也会设法挽留荀彧。

他不可能离开,主公大可不必担心。不过,主公也不要表现的太过热忱,否则以荀彧的心性,弄个不好反而适得其反。便让他自行决定,到时候不必主公挽留,也会有人出面挽留。”

司马懿对法正这番话,非常赞同。

他也开口道:“其实,我觉得曹氏之中,主公要安抚的话,应该先安抚贾诩。”

“为什么?”

刘闯当时也感到疑惑。

因为从贾诩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并无离去之意。

司马懿道:“贾诩为曹操效力的时日,相比荀彧等人少许多,对曹操的忠诚,也比不得其他人。且此人颇有些谨慎,善于自保。他之前虽流露出投效之意,却不敢保证他是否会改变主意。主公可以先安抚此人,若能够将贾诩拉拢过来,相信也会让不少人因此感到安心。”

刘闯想想,觉得司马懿说得也有道理。

于是在抵达尉氏的当天,他在与贾诩见面的时候,便有意无意的释放出善意。

不说司马懿和法正的提醒,只说刘闯对贾诩的了解,也不会放贾诩离开…这可是毒士!虽说后世称呼贾诩是毒士,是坏大汉根基的凶手,可他的才干说实话,的确是非同小可。

至于当初贾诩鼓动李傕郭汜围攻长安,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当时的情况是,如果李傕郭汜逃走,西凉军会立刻四分五裂,到时候贾诩这些人都休想活命。

在刘闯看来,贾诩若能归心,对他而言,绝对是巨大的收获。

只是,刘闯没想到,贾诩居然猜到了他会登门拜访。所以愣了一下之后,他连忙上前搀扶贾诩。

“文和先生,我仰慕你的大名久矣。

上次在辽东的时候,未能与你相见,我一直感到遗憾。此前在管城,你可是让我吃了一个大亏。”

贾诩连连苦笑,“皇叔过奖。

当初我在辽东的时候虽得了些便宜,可最后皇叔不还是扳了回来?皇叔的手段,我也极为敬佩,至于管城一战,我也是讨了出其不意的便宜。若皇叔早有准备,恐怕我也占不得便宜。”

两人寒暄两句,贾诩便开口道:“皇叔之来意,我已明了。

正好,我这边也有些朋友心中有些困惑,皇叔既然来了,也正好为我等解惑,免得这些家伙在这里胡思乱想。”

说着话,贾诩便请刘闯进屋。

刘闯心中不由得骇然,看样子贾诩已经为他准备了一份大礼。

中堂里,除了贾诩之外,还有几人。

刘闯倒是认得其中一个,便是当日在虎牢关前与夏侯惇曹朋联手斗刘闯,历史上更被曹操称作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徐公明。在徐晃身边,则站立着一个三旬男子,看上去器宇不凡。

除他二人之外,还有三个青年。

“公明,别来无恙。”

刘闯向徐晃拱了拱手,徐晃连忙还礼。

“公明与皇叔是老相识,我便不再啰嗦介绍。

皇叔,我且为你介绍此人,说来皇叔可能也听说过他,梁习梁子虞,前北海国相,与太史子义将军是老相识。”

刘闯闻听,顿时露出惊喜之色。

“原来是子虞先生,子义之前还来信与我举荐过子虞先生,言子虞先生让他在东莱,可是吃了不少亏呢。”

梁习原本是北海国相,担负阻挡太史慈西进的任务。

虽然时间不长,可是和太史慈的交手却不少,双方各有胜负。只是,随着曹操中毒,开始收缩兵力。青州刺史满宠也意识到了情况不妙,急忙招来梁习,并拜托他前来尉氏打探消息。

曹刘已经罢战,满宠自然也就不用再对汉军加以防范。

他派梁习前来尉氏,一方面是想要弄清楚状况,另一方面也想知道下一步的安排。

哪料想,曹操竟然…

梁习连忙躬身行礼,口中更连称惭愧。

贾诩又指着那三个青年中,年纪看上去相对大一些的介绍道:“这个人…呵呵,皇叔和他的父亲也应该是老相识了。他名叫吕翻,他的父亲便是前泰山郡太守吕虔,想来皇叔也不会陌生。”

刘闯一笑,“原来是子恪太守的公子,我当然熟悉。”

“这是曼成的弟弟李忠,就是那南阳太守李典李曼成,想来皇叔也听说过他的名字。”

李典的弟弟?

刘闯顿时重视起来,与对方拱手施礼。

说起来,他和李典没有交过手,但是对李典其人,却不陌生。这可是一个论能力丝毫不逊色五子良将的人物,在曹魏的阵营之中,也留下了极为显赫的战绩,算得上是一位名将。不过,刘闯曾听人说起过,李典有个哥哥叫李整,但是却从来没听说过他还有个李忠的兄弟。

不过,既然他出现在这里,想必从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李典的态度。

“这是文则之子,于圭。”

贾诩向刘闯介绍最后一个青年,“便是东郡太守于禁长子。”

于禁,于文则…又是一个五子良将。

看样子,曹操的死的确是影响很大。特别是这些外姓将领,更因为曹操之死,感到了忐忑。

他们和曹氏众将不一样,曹家人因为有曹宪这层关系在,刘闯便不会轻易对他们动手。但是其他人…曹刘自建安六年便开始相互征伐,期间更死了不少人。这些外姓将领心中忐忑,也是情理之中。曹操死了,他们可以投效刘闯。只是他们不知道,会在刘闯麾下占居什么样的位置。

这几个人,恐怕也代表着大多数外姓曹将的想法。

刘闯感到今天前来拜访贾诩,还真的是来对了…若不来这一遭,他又如何有机会与这些人接触?

“诸君,请勿有太多顾虑。

当日我来尉氏的时候,便与丈人承诺,绝不会追究过往。

之前,咱们是各为其主,你们为我丈人效力,而我则为汉室效力…说到底,我与丈人是政见不同,所以才不得已刀兵相见。但是诸君依旧是汉室忠臣,只管放下心来,尽心做事。

至于大家的安排,我想也暂时不会有变动。

今我丈人过世,中原难免会有动荡…越是这个时候,就越是需要稳定。所以我拜托诸君转告身后之人,就说我可以向大家保证,不管你们以前是谁的人,从今以后皆为汉臣,都是我大汉的忠臣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