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太原,桃李书院
十二月初三,太原城,大雪初停。
太原城城坚墙高,占地广袤,如今已经是洪武六年末尾,还有不久便是年关,城中一片欣欣向荣。
许久不见的暖阳照在大地上,莹白的积雪反射着阳光,仿佛天地都明亮了几分。
大街上,南北商贩络绎不绝,来来往往之下吆喝着各种口号。
而在太原城主干道一侧的一座算是华美的建筑里,一群舞象之年的少年头戴纶巾,身着棉袄在院中舞文弄墨。
而在院子的大门匾额上,则是龙飞凤舞的书写着‘桃李书院’四个大字。
院中少年成群结伴,而与我往,共讨国政与诗词。
这些少年议论最多的是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蔚州赵和谋反一事。
第二件事便是大明朝廷在云南扩编马政一事。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在这两年的国政上一直是欣欣向荣的状态。
首当其冲的,便是西藏羌塘地区的回归,在洪武六年二月时,乌斯藏帕木竹巴灌顶国师章阳沙加监藏遣使出使大明,以当地圣物佛像、经书、舍利来贡。
而后,大明朝廷在乌斯藏和朵甘卫设立指挥使司、宣慰司、元帅府、招讨司和万户府。
这是实打实的功绩。
西藏吐蕃地区一直是中原王朝难以彻底征服的地区,有了前元庭武力镇压的基础下,大明彻底将这片区域给纳入了大明版图之下。
这份功绩,不可谓不大。
但对于朱元璋这位传奇帝王来说,这份功绩只是他璀璨人生之中的一份成绩!
但就是这样的成绩,却根本不在这些书生的论政范围。
他们论的,只有他们认为朝廷没做对的。
“依在下看,西南那等穷乡僻壤之地,取之无味!朝廷每年花费百万贯于此地,实属是自讨苦吃。”
“不错,蛮夷之地不服王教,让他们学习我等圣学,无疑是自贬!”
另一边,也有学子持反对意见。
“如今云南腹地还被元梁王所控,此地本就是我汉人后裔所属之地,若不收复,岂不是割让江山?”
有学子嗤笑:“云南前身乃是大理,大理比北宋建国还早二十年,何来是汉家故地?”
“荒唐!唐开元二十六年南诏国建立,天复二年唐人郑买嗣灭南诏建大长和国,难道此地不属我汉家天下?”
西南之地的政权,很复杂。
郑买嗣建立大长和国,没几十年就被大天兴国取代,后来又被大义宁国取代,最终大义宁国被灭,大理段氏建国于西南,国号大理。
“聒噪,尔等论政,不是看谁的嗓门大的。”一个面色有些富态的学子慢悠悠的走出来,打断双方的对话。
众人见状,也都拜礼,嘴里称呼这富态学子一声二师兄。
富态学子点了点头,凝眉道:“论政之精益在以论而证,提出质疑,回答问题。而不是比谁的话更刁钻,谁的用词更犀利。”
说完,富态师兄摆了摆手:“小点声,今日班师讲课,不要吵到班师。”
班师,便是班用吉的亲哥班用茂。
班用吉外放之后,便让其家族火速在太原建立了一座学院,并且让其哥哥班用茂来此教学文生。
所带来的学子,不少是浙东士子,其余的也有在太原本地招来的士子。
学院不收钱财,和班家一向的操作一模一样。
将学子当做家族势力培养。
“我等知晓了。”几个刚刚还倨傲的师弟点了点头。
等到这师兄离开,那几个刚刚论政的师弟这才分成了两个阵营。
一派,是浙东学子。
一派,是太原学子。
还是这么泾渭分明。
“师兄脸色尚佳啊。”浙东学子这边,学子们神态轻松,全然没有刚刚论事的紧迫感。
“开了年,师兄该入朝为官了。”
“还是班师厉害,朝廷果然舍弃科举,改用荐举。也难怪,这北方文生五大三粗,空有表象,看似大忠实则大奸!如何比得上南方学子这般运筹帷幄?”
“便是给他们科举又有何用?”
班用吉作为地方按察使,有荐举学子的席位。
而这些话,确实实实在在的让北方学子伤了心。
另一边的学子们怒目而视。
可又不敢动手。
能入书院对于他们来说其实颇为不易,书院只有七十余人,但北人只有区区二十几个,在书院中虽说没有区别对待,但在学生团体抱团之中,北人是远不及南人的。
另一边,有士子叹道:“林师兄今年无望矣!”
“可凭什么?”一旁有人不满道。
“年底考测,分明是林师兄拔得魁首,就算是荐举,为何不荐举林师兄?非要荐举那胖子?”
“聒噪!”
一个有些温和而不乏威严的声音响起。
众人侧目,便看到他们口中的林师兄负手而来。
“林师兄!”北方学子纷纷围上。
“那温胖子刚刚从班师房中出来,难道今年入朝者,当真是他?”有人不满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