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奔丧(1 / 1)

崇祯为什么要给李定国造势?

李定国已经到了而立之年。

正是建功立业的好年纪。

要知道明初时期的大将李文忠,在三十岁时已经成为了一军主帅。

李定国与之相比,成长的还是慢了些。

所以他要给李定国造势,让他快速成长,出名。

只要名声足够大,就能获得百姓和朝臣的支持。

不远的将来,他也会成为大军统帅!

放下手中的邸报,崇祯又开始犯愁。

愁什么?

缺钱!

这里的钱有两层含义。

一个是国库亏空,另一个是货币短缺。

是的,大明缺货币。

在确定银本位后,江南地主士绅们便开始囤积银子。

他们把攒的银子放进地窖,打算留给后代子孙。

明朝本来就缺银子,拥有大量银子的士绅地主不但不花钱,还藏钱。

再加上各种天灾带来的粮食减产。

导致大明既处于通货膨胀,也处于通货紧缩的状态。

这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事!

大明只缺银子吗?

非也。

崇祯让人统计过民间百姓使用铜钱的情况。

不但有明朝的,还有元朝甚至宋朝的铜钱。

可见货币稀缺的程度!

所以崇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是搞钱的同时,让民间的钱流通起来。

具体怎么做呢?

崇祯并非经济大师,脑子里没那么多想法。

他只会用强硬的政治手段来完成这个任务。

在国库亏空的问题上,他还是沿用去年的办法。

货币改制能带来一部分收入,巡盐卖官的收入也不少,再加上赎罪银。

只要平辽大军伤亡不是很大,这些钱足以应对。

至于如何让民间的钱流通起来这个问题。

崇祯心中已经有了雏形,但是现在还无法实施。

因为这件事造成的影响非常大,要等辽东战事结束才行。

......

崇祯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三,正在辽南指挥水师作战的多尔衮接到了福临召他回京的圣旨。

多尔衮接完旨意后,伸手从怀里拿出一块金子递到传旨的八旗兵手里。

“王爷,这...”八旗兵有些不知所措。

“这是本王的一点心意,收下就是。”多尔衮用和蔼可亲的语气说道。

“多谢王爷赏赐。”

“皇上为何突然召我回京?是有什么大事发生吗?”多尔衮认真询问。

李定国奔袭沈阳不但打乱了建奴的部署,还截断了辽南和沈阳之间的驿道。

多尔衮在沈阳城的眼线虽然多如牛毛,但消息根本送不出来。

他只知道发生了战斗,并不清楚结果如何,更不知道李定国曾经兵临沈阳城下。

传旨的八旗兵收了多尔衮的好处,况且这件事并不是机密。

所以他把知道的一切都详细说了出来。

多尔衮听完之后,眉毛顿时拧成了一个疙瘩。

“区区一个流贼降将竟然还有这等本事...属实让本王有些刮目相看啊!”

“王爷,还有一件事。”八旗兵低着头说道。

“什么事?”

“豫亲王病重...”

“什么?”多尔衮浑身一震,“怎...怎么么可能?他身子骨一直都很硬朗,怎么会病重?”

“确实如此,奴才不敢说谎。”八旗兵回答。

“什么病?”

“听...听说是天花。”

多尔衮如遭重击,整个人向后一仰,若不是后面的亲兵及时扶住,他已经跌倒在地。

“这怎么可能啊!”多尔衮还是不敢相信,他盯着那个八旗兵的眼睛问:“什么时候的事?”

那个八旗兵被瞪得浑身冰凉,声音颤抖地说道:“就...就是最近几天的事。”

“备马,立刻回京!”多尔衮迅速说道。

为了赶时间,多尔衮就连吃饭都不下马。

五月二十六的中午,多尔衮来到海州城外。

辽南与海州相距五百多里,平日里需要五天的路程,多尔衮只用了三天。

“王爷,进城休息吗?”旁边的亲兵问。

“不进城。”多尔衮回答。

“可是得换马,这些马已经快跑不动了。”

“那就快换,换完了好赶路。”

“王爷稍等,奴才这就去换。”亲兵们骑着马迅速冲向城中。

他们前脚刚进城,远处浓尘滚滚。

紧接着一队身穿素衣的骑兵冲了过来。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多尔衮隐约能听到哭声。

等对方来到近前时,多尔衮才认出为首之人是正白旗的博尔辉。

博尔辉看到多尔衮后立刻嚎啕大哭起来。

呜...

“怎么了?哭什么?”多尔衮急切地问。

“豫...豫亲王重病不治,已于昨日薨。”博尔辉哭着说道。

轰——

多尔衮犹如中了一道晴天霹雳,差点从马背上摔下去。

他和多铎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比那些同父异母的兄弟关系要好很多。

最重要的一点!

他本来指望着多铎能帮他重新回归朝堂,可是多铎却突然死了。

这彻底打乱了他的所有计划。

多尔衮本想静下心来思考对策。

但他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出来。

就在他不知所措时,远处又出现数人。

这几个人是多尔衮的包衣。

为首之人来到多尔衮面前翻身下马跪地说道:“王爷,奴才这里有一封范先生的信。”

“范先生的信?快拿过来。”

包衣从怀里拿出信,递到多尔衮手中。

拆开信封,多尔衮看清了上面的字:即刻换素服,号哭奔丧,进京时务必昏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