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不在朝堂,影子却一直都在?”
司礼监掌印高时明看着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离去的背影,不停重复这句话。
“影子是什么意思?”高时明百思不得其解。
过了一会。
高时明捡起掉在地上的纸张,盯着上面的名字呆呆发愣。
不知过了多久,他对着自己的右脸狠狠地扇了一巴掌,“真他妈废物,把简单的事搞复杂也就算了,竟然还需要李若琏那种粗人提醒!”
扇完后,他朝外面的太监吼道:“来人!”
“在!”两个太监迅速跑了进来。
高时明把纸甩到地上并说道:“去,给你们一天时间把这些人的师承全都查清楚,查不清楚自己找地挖坑躺进去,省的咱家亲自动手!”
“遵命!”两个太监捡起纸,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
次日晌午前,高时明得到了想要的信息。
他长舒一口气,为接下来的朝会开始做准备。
正月十七,早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文武百官对着高高在上的崇祯行叩拜之礼。
“免礼平身!”
王承恩站在崇祯身旁,用尖锐的嗓音说道。
礼毕站定后,鸿胪寺卿谢三宾站了出来。
按照早朝的规矩,鸿胪寺卿率先出班汇报是否有入京谢恩,或者离京请恩的官员。
“启奏陛下,”谢三宾出列拱手:“我朝二十二年进士已在六部九卿,顺天府衙以及下面的州衙,县衙观政将近一年。年前吏部会同内阁,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对这些新科进士进行了考核,并根据他们的表现任命了新官职。”
“二百九七名进士中,留京任职的有七十六人,离京外放的有二百二十一人。”
“外放的官员请求上朝谢恩,请陛下定夺!”
这些人前一天都在鸿胪寺报备过离京的计划。
崇祯可以选择召见,也可以选择不见。
“宣他们觐见!”崇祯吩咐道。
换做之前。
崇祯会嫌麻烦选择不见,直接让他们去地方任职。
现在他的想法变了。
想要对付士绅、商人,仅靠百姓肯定不行,
还需拉拢官员共同对抗,尤其是这些初出茅庐的新科进士。
他们犹如一张白纸,会认真执行朝廷的政令。
不像那些官场老油条,说一套做一套。
不多时。
离京的新科进士排队走进皇极殿,在太监的指挥下朝崇祯施礼。
“平身!”崇祯说话间也站了起来,他对着这帮新人嘱咐道:“诸位到了地方后一定要尽心尽力为百姓做事,为朝廷分忧。大明朝需要你们,你们也需要向朝廷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臣等遵旨!”新科进士齐声再叩首。
“好了,无关紧要的话朕就不说了!诸位回去后收拾一下准备启程吧,朕祝你们一帆风顺!”崇祯说话的同时朝其中一个人多看了几眼。
这位中年人终于考中了进士,希望他不要辜负自己的期待。
“谢陛下,臣等告退!”新科进士们再次施礼。
在他们转身的同时,崇祯突然想起了另一件事。
他看向角落里的李若琏。
李若琏朝崇祯轻轻点头,表示已经准备妥当。
崇祯朝李若琏眨了下眼睛,示意他可以按照计划行事。
得到指示后,李若琏悄悄退了出去。
在场的文武大臣对此毫不知情,在鸿胪寺卿谢三宾的组织下讨论下一话题:“陛下,蒙古鄂尔多斯部和西土默特部将在三月初进京朝贡!此番朝贡规格很高,各部首领会亲自率领使团进京朝贡!另外,他们还将子嗣后代一并带到京师为质!”
“请陛下钦定他们进京朝贡的路线!”
大明番邦进京朝贡有固定路线。
一是方便沿途官府进行招待,二是沿途有军队监视防止他们扰民,或者趁机捣乱。
崇祯对此没什么兴趣,吩咐道:“此事交由礼部、户部和兵部负责。”
礼部负责礼制,户部负责出钱,兵部负责出人监督。
“臣等遵旨!”三个尚书凑在一起低声商议起来。
在他们商议的同时,李若琏已经抢先一步来到午门旁。
午门整体呈凹字形,听起来只有一个门。
实际从外面看有三个门,从里面看则是五个门。
俗称明三暗五。
午门中间的门只有皇帝能走,又称御路。
文武百官只能走御路两旁的门。
另外两个暗门分别是东腋门和西腋门,平日不开,只有举行大朝会时才会打开。
李若琏带着几十个锦衣卫守在御路两边的门旁,等候新科进士的到来。
很快,这帮新人来到近前。
李若琏高喊:“诸位大人留步,在下锦衣卫李若琏,早已等候多时!”
唰——
这帮新人立刻停下脚步,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他们早就听闻锦衣卫杀人不眨眼,躲还来不及呢,没想到被主动找上了门,而且是被锦衣卫指挥使找上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