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前去赴任(1 / 1)

前厅的书房里,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身姿挺拔,着一套藏青皂吏服装,腰侧斜挎一把宝剑。

双手背在身后,双目炯炯有神,目不斜视的面朝门外站着。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行伍出身之人。

此人是跟随王导多年的亲信王瑾,他看见郭瑗从外面进来,连忙躬身双手抱拳施礼。

“见过郭大人。我家大人知道郭大人明天就得启程赴任。特意派属下过来送信。还等郭大人马上回信。我直接带回去。”

一边说着一边伸手从怀中摸出一个一指长的竹筒双手捧给郭瑗。

待郭瑗接过信后,王瑾就退后两步走到门口,仍然站在原来的位置上。就跟刚才根本就没动过一样。

“王瑾到这边坐下喝杯茶吧。”

郭瑗冲王瑾说道。王瑾冲郭瑗拱拱手。很有眼色的说:

“回郭大人,我就在这里吹吹风吧。”

郭瑗也不坚持让他过来,知道丞相府上的人规矩多。随后冲门口的仆人吩咐说:

“赵载看座。”

“是。”

赵载迅速的走进书房,脚步虽然很快却一点声音也没有。

他把旁边闲置的椅子搬到王瑾的身边。对王瑾小声说:“王大哥坐一会吧,我家大人还得写回信。您得稍等一下。”

王瑾点点头,抱拳施礼说:“有劳赵老弟了。”

赵载有上桌上倒一杯茶,用托盘端着放在王瑾身边。这才躬身退出门外候着。

郭瑗坐下后打开竹筒的腊封,抽出信件。一看内容心里一沉脸上不动声色。他迅速的浏览了两遍。

信是用白纱布一般的绢布写的。信不长寥寥数语却句句惊心。信上说了什么,读者不得而知。看着郭瑗那逐渐发白的脸色就知道定有重要的事要发生。

郭瑗读完信略一思索,就拿起桌子上的毛笔。旁边有小厮要上前研磨。主人摆摆手示意他下去。

小厮麻溜行个礼就下去了。郭瑗一边思索一边铺展开细绢布。

那个朝代写字的纸还没有广泛应用。

虽然造纸术是西汉时期发明的。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发明时期于汉朝西汉时期,改进时期于汉朝东汉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古代人民用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

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这就是当时用来写信件的纸。只是很贵重,只有高官厚禄的人家才能用起。

穷苦人还是得用竹板书写。

郭瑗就是用毛笔沾着墨水在这种纤维薄片上写字,写完了还得晾干了才能折叠,否则不得洇成一片。不仅浪费了薄绢,更是耽误传信的准确度。

郭瑗写完回信就把那块手帕一般大的薄绢晾在桌台上。过了有一刻钟的时间才晾干上面的字迹。这期间郭瑗一步也没离开桌台。一直看着薄绢上面的字都干透了。

郭瑗拿起来写完的信件,仔细检查一下,确认信件无误,把干透了的薄绢圈成卷,放在竹筒里用蜡封好。这才递给王瑾。

王瑾接过竹筒,冲郭瑗抱拳施礼说:

“打扰郭大人了。告辞。”

说完后退两步。转身出门瞬间就不见了踪影。

这天的傍晚,四房姨娘都带着孩子来到主院里用晚膳。算是给郭瑗送行。

几房姨娘都要女儿。只有郭璞是嫡出的长房长孙。郭瑗的三个弟弟也带着媳妇和妾室过来。一大家子人围着老夫人和郭瑗在一起吃了一个团圆饭。

小孩子不懂事,吃完了饭在桌边来回跑跳笑闹的玩耍。仆人看着孩子。

长辈们都知道郭家长子要出外上任去。不知道福祸吉凶。都尽量说好话让郭瑗开心。

看见郭瑗的心情不好。大伙都没有过多的劝酒。尽快吃完饭了就告辞。

只剩下老夫人和这边郭瑗的妻妾儿女了。老夫人才拉着长子的手恋恋不舍的嘱咐着。

“儿呀,这次去外放还不知道多久能回来。你要注意身体呀。不用惦记家里。”

说着抹了一把泪。看看儿子的几个女人,又说,:

“这次去你带她们哪一个去呀?”

“阿娘,这次路途遥远,路上不安全。谁也不带。我自己先过去看看吧。如果安顿下来,我就回来接你们过去。”

郭瑗安慰着老夫人。他自己心里也没有底,不知道前面等着的是福是祸。

阿璞知道阿爹要出远门。更是舍不得。依偎在阿爹怀里不肯出来。

太阳已经落到山的后面,天很快就黑了下来。这时就听赵载来报:

“老爷,郭公到了。”

郭瑗听见了说:

“快请进来。”

阿璞寻声看过去就看见院子里凭空出现一个穿着一身洁白的方士服,飘飘欲仙的鹤发童颜的老者。

也没看见老者迈步。额前碎发轻轻一飘。老者已经站在了父子俩面前。

郭瑗拉着阿璞站起来,冲老者抱拳行礼。说道:

“郭公别来无恙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