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保路运动(1 / 1)

为了迎接辛亥革命的到来,江渝对军队训练可谓下了血本,步兵打靶训练、炮兵实弹训练经常展开。

并且在队列、体能等基础训练科目之外,主要进行战术训练,全军上下的土木作业能力很强,对布防的战术应用十分熟练。

而在进攻方面,则采取散兵战术,相应的装备了爆破筒,用来炸开铁丝网。火炮是重要的进攻装备,有迫击炮跟随作战,有75速射炮、榴弹炮进行火力支援。

这是整个中国,装备最豪华的军队。

就算是放在世界上,也没有几支军队的装备能有如此豪华。更没有哪支部队的士兵,有这支军队这般吃苦耐劳。

江渝基本上将德军体制复制了过来,在德**方的支持下,聘用了大量经验丰富的德**官,组成了教官团、参谋团。

而且江渝还在军队当中加入了更先进的军事理念、制度,士兵们在艰苦的训练下,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正在飞速提升。

在现代战争,训练、装备、思想灌输这是最基本的,而这些方面江渝都做得很好,除了这些之外,拼的就是军官素质,以及综合国力。

战场上士兵只要掌握战斗技能就可以了,靠的是大量基层军官的指挥,这方面目前较为缺乏,但德**官的加入很大程度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综合国力方面,目前的中国谁有江渝钱多?对江渝来说,只要有钱,就能从德国购买大量作战物资,而且他已经开始走自主化路线。

这支军队的组建,起初并未引起德**方的关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德**方已经高度重视这支军队的存在。

江北巡防营出现了很多新的军事理念,以及新的作战方式。

例如狙击步枪,江渝把远华集团生产的光学瞄准镜装到步枪上,形成了狙击这一新的作战概念,德国人如获至宝,召集了很多猎人组建了狙击单位。另外江渝的空军作战理念因为太过先进,德国人目前还在观望。

不过德国远华集团已经生产出了性能可靠的侦察机,空中侦查已经引入了德国的作战体系。

德国意识到,江渝在中国已经建立了一支战斗力比北洋军更为强大的军队,未来中国很可能将是江渝的主宰。

如果江渝能主宰中国,对于德国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因为江渝娶了尤科斯的女儿,而尤科斯只有他女儿这么一个继承人,江渝已经是容克财团核心成员。

德国太小了,中国随便占几个省都比德国大得多,双方的互补性非常强,而且双方距离很远,不存在生存空间的冲突。

因此德**方开始暗中大力支持江渝,向江渝派遣了一支上千人的德**事顾问团,实际上是一群德国基层军官,到中国的目的就是弥补江北巡防营的基层军官缺乏的问题。

这些德**官是以退役的非官方身份到达淮阴的,而且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人们只会以为这是一群江渝聘请的德国技工,并未引起其他国家的关注。

为了训练这支部队,江渝砸了不少钱进去,不过江渝在商业上的收入却是不断的增加,远华集团的投入已经收到了不少成效,各个工业项目已经陆续走向高盈利。

而在中国市场,江渝发展的轻工业项目也产生了极为可观的盈利,并且规模还在不断的扩大。

江渝还在上海投资了一家百货公司,并很快就获得了成功,喜欢凑热闹的上海人对于百货公司的出现很新奇,纷纷进去购物。

百货公司在这年头代表的就是时尚,而且还是实惠。

江渝开设的百货公司叫‘华东百货’,里面有多达上万种国内外商品,还设了一个地下室,专门销售最廉价的商品。

而且华东百货还发展邮购,将商品以实惠的价格卖到各个交通方便的城市,为此江渝还在各主要城市开设了邮电局。日后随着交通的发展,还可以把邮购发展到农村去。

消费者通过邮购的产品,不满意可以退货,从把交易过程中消费者的战战兢兢变成了销售者的战战兢兢,同时也打消了人们邮购的顾虑。

一般情况下,除非遇到精神有问题的,没什么人会去退货,另外退货的运费是要买家负担的。在这个物质比较匮乏的时代,人们能买到实惠的商品并不容易。而邮购的商品,多是比较便宜实惠的。

华东百货开业当天,就吸引了近两万名上海百姓的光顾。

华东百货是一个很成熟的百货公司,江渝直接借鉴了后世的模式,当然还有很多杀手锏没有用出来。

整个百货商场是一个六层的大楼,这栋大楼是江家从三年前就开始盖的了,盖了三年终于盖好了。上面卖的是高档品,让客户可以从容选购,下面卖的则是普通生活用品,最低下的地下室卖的是最便宜的,也是最优惠廉价商品。

第一天的营业额就达到了五万银元,可谓日进金斗。

同时江渝在上海开设华东大酒店,请来了粤菜、鲁菜、川菜、苏菜这四大名菜的主厨,并且装修豪华,服务周到,到华东大酒店吃的主要是面子,因为这里有最豪华的装修,最好的菜式,最周到的服务。

而上海又是富人最集中的地区,各种洋人,各种国家的买办商人,各种投机商人,还有很多民族商人。

华东大酒店开业当天,同样有很多上海富人光顾,因为头七天六折优惠,上海的富豪们纷纷前去体验华东大酒店的服务,华东大酒店也是很模式很成熟的酒店,里面还有足浴、推拿、桑拿、游泳池、舞厅、剧院。

另外江渝还推出了西式快餐,有炸鸡,有汉堡,有牛排,有披萨,还有各种甜点,一开业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国人对这种追求口味的食品很是欢迎,特别对于餐饮业来说,刚开业是生意最好的阶段,因为人们都去尝个新鲜。

快餐店很快就在全球各国发展起了很多代理商,西式快餐成了中国人的首创。

江渝还不忘掌控舆论界,舆论是一个财团必须掌控的利器,它能左右市场,它能颠倒黑白,它能让民众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向去思考、行动。

还有,掌控舆论平台能做商业广告,而且它能让你的竞争对手没地方做广告。

江渝花了六十万两,从洋人手上买来了《申报》,花了八十万两买来了《大公报》,花了六十五万两买来了《新闻报》,三大销量最高的报纸,全部被江渝收入囊中,很快这些报纸上出现了江渝旗下产业的各种广告。

江渝成立了一个记者学校,培训专业的记者,并向全国各城市,以及全世界主要城市派驻,一改之前中国报纸记者较为缺少的局面,力求从各地拿到第一手消息,达到最快、最新,并选出最劲爆的新闻。

同时还买来了更先进的印刷设备,纸张也是自己的造纸厂所提供,将成本降到最低,从而将售价降低到一个铜板的超低价。

在发行上,不仅是在上海发行,还在杭州、广州、福州、南昌、合肥、苏州、南京、淮阴、天津、北京、汉口、成都、太原、开封、西安等地发行,每个地方的报社都配备无线电进行联络。

报纸暂时先铺设到一线城市,日后再铺设到二线城市,力求构建一个能左右整个中国舆论的庞大网络。

同时江渝还有开设电报局的想法,目前国内的电报用的都是有线电报,而且发电报的价格很贵。

如果采用无线电的设备,那么绝对可以产生盈利。

不过暂时江渝在政治上有些顾虑,电报局的开设将出动以盛宣怀为首的官商利益,必然遭到反扑。

暂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辛亥革命一爆发,那就是天高海阔,任意施展。

随着辛亥革命的临近,江渝也已经做好了大部分准备,军事上已无大碍,虽然兵力不是太多,但绝对够用了。

政治方面江渝也做了准备,在党内开设了一个培训班,开始培养行政人员。

在江渝看来,官员也是需要专业培训的。辛亥革命爆发后,江渝必须有足够的行政人员来帮他管理地盘。

随着江渝在淮阴的不断发展,中国境内的金融危机却是依旧在不断的蔓延,局势一天天的糜烂开来。

钱庄的破产造成了连锁反应,一家接一家的倒闭。

钱庄倒闭的结果就是,不仅满清政府损失惨重,大小商人也损失惨重。为了弥补损失,满清政府加大了商业税的征收力度。

取之于商,胜过取之于农。

想法是不错的,但目前商人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也不好过,被满清政府这么一收税,一个个都心怀怨念。

1911年6月1日,为了偿还在上海橡胶股票风暴中向列强的借款。邮传部尚书盛宣怀和督办大臣端方联名向川督王人文发出“歌电”,告以度支部决定的川汉铁路股款处理办法:对公司已用之款和公司现存之款,由政府一律换发给国家铁路股票,概不退还现款。如川人定要筹还现款,则必借洋债,并将以川省财政收入作抵。此电明示,不许川省股东保本退款,而只允换发铁路股票,即政府不但收路,而且夺款。

川汉铁路公司在橡胶股票投资热潮当中可是大玩家,但其巨额亏损并未把全部钱给亏了,川汉铁路公司还有800万两银子,满清要吞掉剩余的铁路款,这无疑吃相太难看了。

电文一公开,顿时整个四川全省都震动了,那笔钱不仅有商人的,还有农民的,为了有自己的铁路,川人之前在募集资金时就算是普通老百姓都很积极,整个四川有相当一部分的普通老百姓都拥有川汉铁路公司的股票。

保路运动由此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