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积蓄力量(一)(1 / 1)

霹雳十四年(1271年)底,何老二与副排长在交趾升龙城汇合了。特种排在迁安战斗中的伤员,在济州岛伤愈后,已先期回到了巴蜀。与何老二在扬州圆满完成任务相比,副排长一行在淮东路的任务并不理想。淮东制置使李庭芝对霹雳军颇有陈见,他看完总参谋长曾勇的亲笔信之后,只是轻蔑一笑,声称朝廷兵多将广,自己麾下兵强马壮,能力抗蒙军,无需霹雳军出手相助。他手下的将领姜才虽有心与霹雳军交好,但见主帅如此态度,只得委婉拒绝了好意。姜才让副排长转告霹雳军高层,将来如有机会定会合力抗蒙。接下来,副排长一行又拜访了数十位淮东路的宋军将领和民间义军头领,这些得到的答复也多与李庭芝一致。这些将领仍奉临安为正朔,也知道朝中高官们对霹雳军的态度,并不愿意与霹雳军有丝毫瓜葛。

副排长一行在淮东路最大收获是说服了张贵、张顺两兄弟。此两人原本是抗蒙民间义士,后投入奉李庭芝麾下,此时正受命募集民兵,准备援救被蒙军重重包围的襄阳城。自霹雳十年(1267)年蒙军重兵进犯襄阳和樊城,双方已在此鏖战了近五年,守城的宋军眼下已弹尽粮绝,芨芨可危。如此危局之下,贾似道却将襄阳冒死送出来的救援信束之高阁,谎称襄阳安全无虞,仍然整日饮酒作乐。范文虎、夏贵等人出于争权夺利,要么推诿扯皮要么虚以委蛇,使得救援行动每每功败垂成。反观忽必烈听从了刘整等人的意见,不断调集女真军、水达达军(以捕渔为生的生女真人)、回回军到襄阳前线,甚至还从伊尔汗国征调了炮匠阿老瓦丁、亦思马因前来汉地督造回回炮,准备一举拿下襄阳。

副排长将欧阳轩的亲笔信交给张贵张顺两兄弟,在信中欧阳轩提及襄阳的陷落不可避免,两人此去如同飞蛾扑火,并不能挽回危局,反而会将自己赔了进去,不如留着有用之身抗蒙。张贵张顺并不是怕死之人,也是报着必死之心前去救援,但欧阳轩的话仍然让他们心中一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欧阳轩在信中告诉两兄弟,如有需要可以派人到海边,接收霹雳军支援的粮草、甲胄及包括手雷、地雷在内的火器。这些火器的使用,将由派到义军中的霹雳军信使教授。如果战事不利,义军也可以由霹雳军船只接应,退往济州或小流求休整。经过一番商议之后,两人决定由张顺带着义军继续救援襄阳,张贵则留在当地继续募集抗蒙义士。

霹雳十五年(1272年)春,何老二与队友回到了巴蜀,并在重庆府受到了欧阳轩的接见。此时霹雳军的总部已从善阐府迁到了重庆府。之前将总部设在善阐府,是为了更好协调南下战略。眼下霹雳军在大理、云南、交趾等地的治理已坚如磐石,百姓早已归心,即便在民风剽悍的建昌府和蒲甘王国割让的八莫等地,霹雳政权的根基也十分稳固。在琼州、星岛和锡兰等战略支点的支撑下,霹雳军已牢牢掌握了南洋的制海权,各藩属国更是日益归心。自霹雳九年(1266年)升龙会盟之后,经过近六年的苦心经营,南向战略已大获成功,与此同时,在海外巨量资金的输入之下,巴蜀大地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社会经济日益繁荣。

眼见积蓄了足够的实力,霹雳军又调整了战略重心,将北伐中原作为最重要的议事日程。巴蜀作为抗蒙的核心基地,又被放在了最优先的位置。在霹雳十五年春节期间,欧阳轩签署了将总部迁回巴蜀的命令。出乎许多人意料的是,霹雳军并没有将总部迁回川西的崇庆府,而是迁回了川东的重庆府。为此欧阳轩专门向霹雳军议会写了一封长信作了说明。在信中欧阳轩解释道,虽然包括崇庆府在内的川西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又是霹雳军起家之地,不管是人口还是工业、科研实力都远超多山的重庆府,但重庆府却有着至关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航运优势。从重庆出发,不管是顺长江而下到达流求、济州、琼州乃至交趾、星岛,还是溯水而上,通过利州前往汉中的抗蒙前线,都比崇庆府更快捷省时,更方便联系霹雳军的各个辖区。

签署将总部迁到重庆的命令之后,欧阳轩随即赶回了蜀地。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前往重庆府,而是先乘船到了崇庆府。春天的川西平原生机勃勃,田间生长的小麦如同绿油油地毯,间杂着金黄色的油菜和红、粉、白的蚕豆和豌豆花。船只到达府城之外的码头之后,欧阳轩带着夏大根在河心岛上作了短暂停留。此岛乃是他和夏大根夏小根两兄弟及廖泥鳅初识之地,也是他和杨嫣成家立业地方,颇有些怀旧之情。此刻岛上的桃花、梨花、李花开得正艳,让他一时间竟然失了神,感慨万千。只是日程紧迫,短暂的感叹之后,又欧阳轩在崇庆府换乘了马匹,随即前往西北部的鸡冠山中。他此行前去,是去琉璃坝看望霹雳军起家时的老人,并为鲁德之等故人扫墓。欧阳轩是个重情之人,也是念旧之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