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旧港没了(1 / 1)

月港来往的夷人船只带来了他们的国旗,让明人也知道了,船行海上,就是依靠旗帜辨别的,所以福建官府才制作了这种旗帜作为明船的标识。

毕竟过去的东亚这片海域,行驶的船只都是各自国家制造的,都有鲜明的本国特征。

比如往来大明的中东国家船只,使用的就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他们使用的就是阿拉伯单桅帆船。

而倭国的造船技术比较落后,所造海船船底扁平,布帆挂在樯的正中,樯还要经常转动,只适合于顺风中航行的海船安宅船。

倭国海船技术如此糟糕,主要还是其闭关锁国的原因,甚至德川幕府还发布了“大船建造禁”,禁止倭国建造500石以上的船只。

朝鲜的情况也类似,技术并不先进,大多都是近海活动的船只。

不过因为东亚几国距离较近,沿着海岸线航行,安全性也比较高。

而大明的海船技术其实相比于欧洲也算落后,只能说在东亚地区最好,最好的海船自然就是大号福船,但不管是做为商船还是战船,显然都不如欧洲此时发展起来的多种船型。

因为亚洲海域活动的船只屈指可数,所以根据船型就能大致判断出所属国家。

这些海船出海,大多也是挂自家的旗帜,根本无需打出国号,自然不需要国旗。

应该说,福建方面给出海进行贸易的商船配上日月旗,主要就是为了便于辨认,毕竟悬挂日月旗的船只一般都是有船引,明军水师遭遇也能有个初步判断。

三条大福船快速靠近港口,虽然航向略微有些偏差,但是在目视大陆后,根据一些参照物,很快就调整航向,向着港口驶来。

岸边码头上,无数穿着短衣短裤的劳工看到有船过来,纷纷聚集在码头附近,希望找到一份工作,靠劳动赚取银子养家糊口。

不多时,船只接近码头,水手将绳索抛到码头上,岸上的快速将绳索固定在泊位的船蹲上。

“碰”

大福船早已降下风帆,最后的距离是靠着惯性向码头靠过来,一阵碰撞声响起,船只稳稳的靠在码头上。

船上又是数条绳索抛下,岸上的帮忙把船只牢牢固定住,几块跳板很快搭起,大船的主事当先下船,身后还跟着几个随从。

“快回去给老爷报信,请他们过来清点货物。”

回头吩咐身边一人,待那人快速跑向月港以后,他远远看了旁边另两条福船一眼。

那边大福船也已经搭上跳板,船上有人下来,很快就向他这边过来。

就在这时候,船上三个穿着和其他水手明显不同的汉子从跳板上匆匆下来,没有说话,领头那人只是和那个管事对视一眼,就带着另两个人直接离开。

远处的劳工们这会儿向这边走了几步,但是并没有敢冲过来,而只能远远的站着等候,等这边管事的招呼他们过去帮忙卸船才行。

三个壮汉快速穿过周围的劳工,也是奔着镇子走去,不多时就消失在人群里。

他们的离开,并没有吸引周围人的注意,毕竟对于出卖劳动力赚钱的人来说,船上下来管事的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今天能不能赚到钱,可都要看他们的脸色。

只是不到半个时辰,就有两匹快马飞奔着离开了月港,向着福州而去,也不管天色很快就要黑了。

“快开门,老爷回来了。”

京城,南熏坊,魏府侧门,一乘大轿停在门口,随从已经开始敲门。

不多时,大门打开,轿夫抬着轿子进去。

不多时,已经喝得醉醺醺的魏广德被两个随从搀扶出轿子,往后院走,管家张吉已经快步过来迎接。

“老爷,你还好吧,我让人烧水。”

张吉看到魏广德喝醉了,急忙说道。

“嗯,多烧点,老爷要洗洗再休息。”

魏广德随口说了句。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后院,在院门口两个随从退下,换成后院的丫鬟。

现在魏府里的丫鬟,最早一批跟着徐江兰来到这里的,大多年龄大了,魏广德没看上,就许配出去了。

现在府里的,都是徐江兰在京城里新买的,训练了半年才安排到后院里伺候。

“让夏荷伺候老爷沐浴。”

进了后院,魏广德吩咐一声,就往浴室走去。

夏荷也是徐江兰当初的陪嫁丫鬟,和她的贴身丫鬟一起做了魏广德的通房,前不久才单独给了个院子,算是做了小妾,也算是魏府的半个主人。

没走几步,魏广德就感觉身后有脚步声响起,回头看了眼,是张吉跟在后面。

魏广德立时站住,问道:“有事儿?”

以往这个时候,在后院院门口,张吉就会离开,到前面去。

毕竟都这么晚了,到后面来可不是规矩。

当然,跟在魏广德身后就另当别论。

“老爷,浙江俞都督来了封信,看老爷这样子,我.....”

张吉吞吞吐吐的说道。

魏广德明白了,虽然喝酒有点上头,但大脑还保持着清醒,他知道张吉担心把信给了自己,一会儿自己随手就不知道丢哪儿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