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薛军是非常厉害的,他们的军事素质极高,绝非易与的对手,虽然不能一骑破千,但以一当十是不在话下的,一百骑兵就足以对付以前的一千宋军。
现在的蒙古,尚处于打天下,实力上升阶段,怯薛军作为蒙古御林军,无论是骑术、骑射和兵器使用能力,都是一等一的水平!
可以说他们每一个都是将勇兵悍,这让川军了解到鞑靼人的武器装备和技战术优势,也体验到鞑靼人战斗意志的顽固。
此次战斗,孟之祥让鞑军大队人马陷于攻打汉中府的攻坚战中,以此严重地削弱了鞑靼人的实力,让川军占有人数优势,可即便这样,鞑靼人所表现的技战术水平,也让川军上上下下深为惊叹不已。
此战之后,川军官兵们犹有余悸,认定鞑靼人果然名不虚传,极具战斗力,可以说,这是我们川军在孟七郎统领下,直到现在才碰到这样强的敌人!
他们招熟力沉,力道十足,打击有如雷霆万钧!
看他们一刀砍下,气势似能劈山!
你只要稍一不懈,动作慢一点儿,就是身死当场的下场。
他们的箭射得很准,说射你左眼就不会射你右眼,与宋军训练有素的步弓对射,丝毫不落下风(步弓相对有利)。
哪怕遭遇了了川军优势兵力的围攻,但他们充分地展开了他们的战斗力,各自为战,虽负伤依旧死战,轻伤不退是常事,打得浑身血迹斑斑犹在血战,甚至于是扶肠而战!
战后只见战场上怯薛军尸骸遍野,却捉不着活的。
更让人叹服的是,怯薛军在战斗到后期,已经处于绝对的劣势之下,依然慌而不乱。
换做普通蒙军,面对如此围攻早就崩溃了。
而怯薛军则能交互掩护,对宋军进行顽抗和反击。
他们放箭又准又狠,射术奇准,宋军稍不注意就会被爆头!
一箭射中,前额进,后脑出,把头盔在射穿!
在拼刺方面,一对一,青居军还好,普通川军三个人都未必能战胜一个怯薛军。
同时,怯薛军极其顽固,就算是同归于尽也不投降。
此战之中,交战的怯薛军全部战死,一个俘虏也没抓到,这让孟之祥想抓几百个怯薛军游街,献的愿望落了空。
确实难以对付,光是杀死一个怯薛军,就要耗费极大的代价。
川军如果不是多人围攻,还有长官带头,早被怯薛军给击溃了!
此战中,大将史志超连中三箭,哪怕他的护甲十分坚固,也被击穿,流了不少血,仗打下来后,他的脸都白了!
苍白如纸,史志超苦笑道:“一万贯钱的护甲,也顶不住怯薛军的劲箭啊,看来我要象秦琼了!”
秦琼,即秦叔宝,隋唐英雄,因为隋末时长年打仗,负伤过多,在李唐得国后,秦琼虽得封国公,但之后名声不显,主要在家养病了。
在战后总结,孟之祥认为:“鞑靼人怯薛军训练之精,和战斗力之强,可说举世罕有其匹。用兵行阵,上至将官,下至士卒,俱按战术战斗原则作战,一丝不乱,令敌人不易有可趁之机。他们在战术上没有发生重大错误,主要是战略上出了问题(把太多的兵力消耗在坚城上),其官兵皆能勇猛作战,士兵也绝不逊色于军官,令人望而生畏。”
但是怯薛军还是败了,因为孟之祥掀起了进攻狂潮,向着怯薛军勇猛出击,他冲锋在前,军官们都很清楚他的为人,也都死战不退,连带着士兵不敢退,因此扼制了怯薛军的进攻态势,反杀怯薛军
当时,怯薛军用极为狂暴的力量向川军猛扑,使得川军阵线动摇了,几乎快要崩溃了。
非青居军的部队由于技不如人,很难顶住怯薛军的攻势,但是,孟之祥与诸大将充当冲锋矛头,杀死鞑靼人。
他们冲锋在前,以英勇的的模范行动和热烈的呼喊以及刚毅精神鼓舞了整支川军!
特别是孟之祥,围攻他的人最多,他站在激烈交战战线的最前列,他亮银枪的每一刺就要杀死一个敌人,杀得浑身血!
敌人疯狗一般地围上来,后来他都说了,如果不是身边的牙兵奋不顾身地保护他的侧翼,否则他就算是杨再兴复生,也会被杀死当场
川军以无比的英勇挡住了怯薛军的猛攻,这是一次极其残酷的血战,尤其是青居军出来的部队官兵,青居军是孟之祥一手打造成的,战斗力之强,实为大宋军队之冠。
有了他们硬生生地扛下了怯薛军的攻势,其余各路宋军得以从容调整阵型,抖擞精神,投入战斗。
从辰时(上午7-9点)血战到未时(下午1-3点),手脚不停,奶茶喝光,吞掉了所有的补肾药,结果越打亢奋,越战越勇!
猛烈冲锋,猛打猛冲,孟之祥初时还打得有点吃力,结果越打越轻松,他甚至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看着官兵们那英勇作战的场面,不由得高兴地道:“简直好象我们在打游戏副本一般啊!”
别人不知所云,孟之祥穿来前读大学,看到舍友打游戏下副本时,那些玩家冲锋陷阵的劲头无与伦比,因为他们的角色是不会死的,死了复生重来。
比如某个死灵法师穿轻甲的,防御力不强,然而这个法师根本不管三七二十一,径直冲进怪物丛中放大招,一通大招放出来,让BOSS和小怪们有感觉的话,都会产生那种“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干了什么?”的感觉。
换作是真人PK,谁敢这么做?
然而这次战斗,川军中就是这干的,哪怕是一个小兵,也无所畏惧地冲上前去,迎战身材比他们魁梧得多的鞑靼人,宋军这是上头了!
他们无惧生死,势不可当,穷追猛打,蜂拥而上,在孟之祥的眼中,简直有如玩家把BOSS给淹没了。
武器的碰击声和交战者的喊声、喘息声响彻四野,此时的天色阴晦,细雨下着,宋军打得热火朝天,鞑靼人却觉得寒冷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