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你的计划,但别人,也有他自己的计划。
对于孙策而言,这话可能很合适。
就在他精心谋划布局,用计把刘勋的主力,调出皖城之后,刘勋率领着自己麾下的三万多“主力精锐”南下,进兵海昏县地区。
汉代海昏县,在现在的江西省北部。
范围大致包括南昌市新建区北部、永修县、安义县、武宁县、靖安县、奉新县。
虽然说海昏地区这片地盘,名义上是划归豫章郡,豫章郡明面上的太守是诸葛玄,但谁都知道,诸葛玄的背后是士颂。
但诸葛玄虽然书读的不错,但似乎真的不适合这乱世。
而现在,诸葛亮又不在他身边,他治理下的豫章郡,完全靠着和荆州的商贸,出产粮食和长江沿线鱼产。
百姓中,不少人都直接去了荆州,尤其是荆南地区。
而在豫章有田有地的世家,则越发的聚集仆从和家丁,反正豫章郡属于扬州,士颂的新法在这边没有执行,他们也就欺负诸葛玄手上,没有像样的军队。
这样一来,倒是让其中不少人聚起了不少的“宗兵”。
在海昏地区,尤其是孙策信件中提及到的上缭城,则是这群宗帅们的聚集之处。
孙策给刘勋的情报,都是真的,刘勋完全可以派人去证实这些事。
他刘勋若是攻克上缭城,拿下海昏县地区,不说占据这里,就当是帮诸葛玄“剿匪”了,怎么也能从诸葛玄这种庸俗的儒生身上,讨要到一些个好处的。
另外,别的不说,那群宗贼手上的钱粮兵器,不都是上好的战利品吗?
这些宗兵,一个个都是青壮男丁。曹操麾下的青州兵不就是这样整编的吗?
士颂麾下的不少部队,不也是从敌人的部队里面,挑选精锐来整编的吗?
尤其是如今军力膨胀,自信心爆炸的刘勋眼中,自己若是出兵,拿下海昏地区的宗贼,那是易如反掌,没有任何的危险。
于是,不顾刘晔的劝说,刘勋带着自己麾下的主力,离开了庐江郡。
他不知道的是,他刚刚离开皖城没有多久,他的动向,就被传到了孙策和士颂二人那里。
孙策这边接到消息后,立刻让自己堂兄孙贲、孙辅二人,领八千人驻守彭泽地区,切断刘勋主力和庐江方面的联系。
孙策自己和周瑜一起,率兵二万直接突袭庐江郡,准备攻下刘勋根据皖城。
孙策的动作,不可谓不迅速。
历史上,他也是这样击败刘勋的。
刘勋失去了根据地后,带着残兵败将,北上投效了曹操,当了曹操麾下的勋贵之臣。
只不过现在,孙策的一举一动,都被士颂派人盯着。
而刘勋的主力刚刚离开了宛城,士颂便带着早就在江夏郡待命的部队,杀向了庐江郡。
不管怎么说,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从荆州这边出兵去攻庐江,可是比从江东出兵,要方便得多。
为了这一次能占得先机,士颂不但把在汉中地区驻防的军队,甚至还有黑塌的板蛮营都调回了荆州。
只不过这些人赶回来,却不是去参加攻略庐江郡的战斗,而是为了换防驻守在宛城的军队。
这一次的主力,是臧洪为主的文定军麾下,新成立的侧戎营两万人。
侧戎营中,除了主将臧洪外,便只有丁奉、邹佗、钱铜几人,其中除了丁奉这个东吴后期的大将,另外两个不过是交州地区的流寇而已。
士颂为了保险,士颂特地把文定军中郎将徐晃也给调了过来,让徐晃带着他的本部三千人马,一起加入到这次的突袭行动中。
此外,奋武军太史慈部,和水军冯习部为接应部队,随时听候调用。
谋定而动,方能占尽先机。
局势的发展,比士颂预料中的还要顺利。
士颂的部队,从江夏郡鄂县出发,沿长江而下,刘勋这边重兵把守的“重镇”寻阳城,不战而降。
在诸多早就有心投靠士颂的“带路党”的引导下,士颂一路上,基本就没有开战的机会。
刘勋骤然间聚集的部队,面对士颂的军队,可谓是望风而降。
短短十天,刘勋军前后就有三万多人投降,刘勋放在庐江郡西侧的军队,就没有和荆州军战斗哪怕一场,便几乎“全军覆灭”。
最后,投降的人数,比士颂带来出的军队还要多。
这么多投降的部队,还是江夏郡的太守向朗,带着民兵过来收缴兵器,押送俘虏返回荆州。
本来还有人建议士颂依照惯例,逼着这些人俘虏作为“敢死营”,作为喂刀的部队,为后面进攻皖城所用。
但是随行的法正却不同意。
“从前之法,如今并不适用在此间。一来,从前是为了防止投降的部队实力强横,避免降而复叛,给我军带来麻烦,但眼下这些淮南军,别说三万了,就是三十万,只怕还不如荆州民军收拾的。”
“其二,如今整个淮南地区,可谓是望风而降,没有丝毫抵抗。我们若是执意逼这些人去死战,刘勋手下其他人怎么想,那些还在观望的人怎么想?不说被逼急了和我们拼民,但多半是要逃命流亡,成为流窜地方的流寇,不利于我们以后安定地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