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大营来了访客,赵括站起身形,如此倒是稀奇,若是齐人,送信前来是何深意,必然不是齐王,若是齐王当以使者身份如见而不是来访,若不是齐人又为何来到军营,赵国大军兵围临淄城,普通商队或者百姓必然避而远之,猜来无用出去一看便知。
赵括在前沐尘等人在后,一行人出大帐,亲兵围住一人,年纪不过十三四岁,一双眼睛不时四下打量,看见赵括等人从大帐走出迈步上前,亲兵伸手拦住。“站住。”
“不想赵王如此胆小。”
亲兵身负守卫重则,没有大王命令任何人不得随意接近。
“让他过来。”
赵括看得清楚,来人一身青布长衫,长发束在头顶,这样的装束看着有一点眼熟,猛然想起和后来的道人有几分相似,其中又有一些差别。
那人上前,“这位想必便是赵王。”
“既然认得还不下跪施礼,讨打!”沐尘一晃拳头怒视来人。
少年笑道:“在下并非赵人,不食赵国米黍水粮,为何要拜!”
“算了,何人要见本王?”年纪轻轻有如此傲骨倒也难得,何必在意这些小结。
少年点头,从怀里掏出书简,双手捧在身前,面对眼前这些执掌生杀大权之人手中竹简反而多出几分敬畏之意。
沐尘快步上前,少年双手向后,“家师交代一定要亲手交给赵王,阁下可是赵王?”沐尘一脸无奈,小小年纪生得牙尖嘴利,一张脸憋得通红。
“交给本王总是可以。”
赵括上前,少年双手再次向前,接过书简少年退到一旁,赵括手指轻轻一划竹简打开看罢轻轻合上,“请带我回复,本王必然亲自赴约!”
“随时恭候!”
少年说完转身离开,众人不明所以,赴约!大战一触即发,是谁有这样的闲情雅致要宴请大王,怕不是钱枫使的诡计。
“大王,眼前形势不明为何轻易答应赴约一事?”众人清楚赵王个性,只要答应别人的事必然不会爽约,此行在所难免。
赵括将手中书简递给一旁张良,沐尘等人快速围上都想看看到底上面写了什么能够让大王如此感兴趣。
书简打开,只见上写:“天地不仁,以万物而刍狗….大王若有意可前往稷下学宫一同研道!”下方署名稷下学宫祭酒荀况。
“稷下学宫!”
齐国稷下学宫名气极大,言论自由,待遇同样丰厚,为此吸引不少名士前往,只是可惜齐王一心只图玩乐,稷下学宫逐渐淡出朝堂视野成为各家学说争辩之地,即便如此依然是天下学子向往之地。
“管他什么宫,八成是钱枫设下的陷阱,大不了派人去占了也就是了。”
赵括眼珠一瞪沐尘连忙闭嘴,“如此圣地岂能容你放肆,此行稷下威武将军白英随行。”白英面露笑意,沐尘一脸讨好,“沐尘不过是嘴上说说,也想沾沾灵气。”说完直冲着白英挤眼睛挑眉毛。
白英上前道:“大王,安全为重,沐将军勇武过人可一同随行。”
“好吧,只是记得,不得造次,否则军法处置。”沐尘一口答应,只要能跟在大王身边莫说是不说话做哑巴都行。
赵国大军将齐都城临淄围了一个水泄不通,临淄城上守城兵士严阵以待,十几日过去始终不见大军攻城,南城门守将透过空隙向下看去黑压压一片看不到边,弄不清究竟有多少兵马。
“将军,相国大人传命军中·将士从今天起饭食减半。”
“减半!不行,弄不好要兵变,我去见大人。”
钱枫慢慢喝着稀米饭,一人快步走入,“大人,军粮减半难免军心不稳,还请大人收回命令!”
“坐!”
钱枫用手一指,守将只得坐在一旁的木凳上,面前同样放着一碗稀粥,钱枫用手一指,守将面露难色,碗中一团米糊并无菜肴,端起喝上一口略带苦涩不由得皱起眉头缓缓放下,再看钱枫不紧不慢一口一口喝着。
“如何?”
守将道:“难以下咽!”
钱枫淡然一笑,“只有真正尝到饥饿带来的可怕才会清楚,眼前这碗米糊不是用来品尝而是救命。”
“大人,赵国大军团团围困时刻面临攻城之危,吃不饱肚子如何打仗。”
“吃饱了肚子就能打得过赵军,如果可以,本相立刻让你们一个个把肚子填满然后打开城门耀武扬威杀出去,何必如此!”
守将低头不语,钱枫看在眼里,“立刻执行本相命令,告诉所有人并非城内缺粮,此举只是为了长久,想守住临淄城,想找回齐人即将失去的尊严只能如此。”
“是,大人。”
守将转身离开,钱枫拿起眼前装有米糊铜碗一口气直接喝完,临淄城粮食至多维持半年,赵军之围究竟可以维持多久尚且不知,钱枫站起身形忍不住叹口气,若是有能力可以击败赵军何必被人堵在这里,如今只能寄望于秦。
稷下学宫 夜幕降临,学宫内重新恢复宁静,一名老者端坐正中眼睛缓缓睁开,一名少年连忙上前搀扶,“青儿,该回了。”
少年道:“青师兄懂得礼数人也聪明,一定不会有事。”
老者笑道:“若遇无道之人性命堪忧,好在赵王乃重情守信之主。”
“老师为何如此了解!”
老者道:“斯儿经常送信回来,如今在赵王帐下推行法治,赵王所做一切为师了然于心。”
话音落下,脚步声响起,那个叫青儿少年迈步而入,“赵王已经答应赴约!”
“好,夜深了,去歇了吧。”
少年施礼走出,老者生得鹤发童颜,一双眼睛格外明亮,此人姓荀命况,也就是后来所称的荀子,年少出名,原本在赵国,恰逢赵武灵王大举强赵之时,怎奈武灵王重武轻论,荀况离开赵国四处游学终于来到齐国,稷下学宫之中汇集各方名士荀况欣然前往。
没有人会看中一个衣衫褴褛的布衣少年,一场论辩荀况技压群儒大放异彩,将昔日嘲笑之人系数击败,学宫之中众人纷纷想要这位奇才拜入自己门下,为此争执不休,荀况不以为然,“荀况此生无门,只以学宫为师。”
荀况学识渊博独树一帜,怎奈言词太过锋利最终遭人排挤,索性四处游学,得到后起韩非、李斯等人登门求学,晚年辗转回归稷下学宫,昔日争辩声犹在,可惜当年诸多学者或死或走。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