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孙锦云献计!(1 / 1)

.............。

几千人前来献策,赵文烈将这几千份计策,连夜全部都看了一遍,结果越看越没劲。

..........

有的计策平平无奇,说是包围安庆城,包围个三五年,困死安庆城内的长毛,长矛就不攻自破。

有的计策太过狠毒,说是将安徽平民百姓安排到军中,攻打安庆城的时候,让他们优先冲锋!

还有的计策说,派人混到安庆城内刺杀安庆城内的太平军高官。

还有的说:去道观里请道士做法事,给安庆城下咒,请求天兵天将帮忙。

甚至有的人建议:将死去腐烂的尸体,用抛石机抛到安庆城内,人为制造瘟疫,从而让安庆城不攻自破。

这些计策靠谱的不多,离谱的不少,有的甚至离谱到天了!

...........。

赵文烈花了一天一夜,将几千份计策扫描了一遍,所谓的扫描就是简单的看了一遍,从中挑选的十来份比较靠谱的,然后呈报给曾国藩。

..........。

曾国藩急于攻打安庆城,于是将这十几份比较靠谱的认真的看了一遍。

结果发现有一个叫孙云锦的人提出的建议,非常不错。

孙云锦是安徽桐城人,他是一名秀才,在安徽桐城私塾教书。

...........

孙锦云此人是有点水平的,他的父亲从小就让他读书识字,就是为了以后考取功名当官。

他满肚子的圣贤书,一心只想考取功名当官,结果考了好多年,仅仅考了一个秀才。

(洪秀全考不上功名,他选择造反,孙锦云考不上功名,他只能默默接受现实。)

可孙锦云年纪大了之后,考取功名,基本无望,考不上功名,那就意味着进入仕途没戏。

............

太平军打到安徽桐城的时候,孙云锦本想加入太平天国,去做个幕僚什么的,看能否在那里找到人生新的起点。

毕竟当时太平天国当时势大,有灭掉朝廷,改朝换代的态势!

结果孙锦云前去太平军营,想要毛遂自荐,碰碰运气。

可他运气不好,没有碰到惜才如命的李秀成,反而碰到 了年轻气盛陈玉成。

最后孙锦云连陈玉成的面都没见到,就被轰了出去。

理由是:

“”想加入陈玉成幕僚的人多达上百人,没必要要那么多人“”

原来当时有上百个读书人都想加入陈玉成的阵营,为陈玉成出谋划策。

结果人一多如果全部接纳的话,陈玉成总不能带着几百人的幕僚随军作战吧?

因此陈玉成又要不了那么多人,好多人具有大才,都被埋没了下去!

再说了,陈玉成只信自己的军事能力,靠武力,幕僚这种人是搞政治的,陈玉成打仗不需要他们。

.............。

所以曾国藩这次征集破城之计,孙锦云立马赶到了湘军投放点,献出自己一计。

曾国藩觉得此人是个人才,派人将他找了过来,接到自己的府中。

孙锦云到了之后,曾国藩先是将他安顿好,然后又找来赵文烈等几十名幕僚,一同会见孙锦云。

会议中,曾国藩对着孙锦云说道:

“”我看过你献的计谋,觉得这是最好的一个“”

“”在场的都是我的幕僚,你今日亲自和他们说说,你这个环水战法,如何具体实施?“”

..........……?

孙锦云此时激动不已,因为毕竟眼前这个人可是大名鼎鼎的曾大帅........曾国藩。

而且现在是曾国藩亲自接见自己,自己肯定要把握好这次当官的机会。

他胸有成竹的说道:

“”我当先生的时候,经常喜欢游山玩水,安庆城周边我都玩了个遍“”

“”我发现安庆城周边,地势平坦,没有多少山川险要,我觉得适合打包围战“”。

...........。

孙锦云此话一说,曾国藩的同僚们坐不住了,大家轻声低语,相互接耳道:

“”这不是废话吗?.......谁都知道打安庆肯定是包围战,“”

“”这人怕是个水货吧“”

..........。

可曾国藩却朝他们瞪了一眼,说道:

“”你们听人家把话说完,在下定论“”。

...........。

被打断的孙锦云接着,又说道:

“”那我就长话短说,安庆城周边有长江天险,咱们应该围绕安庆,在安庆城外挖掘长堤,让长堤与长江水位持平。

“”这长堤一定要挖得要宽又要深,将长堤挖掘好之后,咱们再将长江的水放入长堤灌满,一定要保证咱们的战船可以驶入“”

“”这个长堤既可以包围安庆,而太平长毛没有战船,咱们队伍的大战船又可以驶入长堤,切断增援安庆城的太平长毛援军!

“”水师还可以炮轰安庆城,咱们完完全全可以用水师战船,将安庆的锁死“”

.........。

孙锦云此话一说,现场再也无人交头接耳,因为毕竟这一份计谋真的可行。

而且可以说这可是一份天衣无缝的计谋。

过了一会儿,众人纷纷起身向孙锦云参拜,又接着拍马屁道:

“”先生果然博学多才“”

“”今天先生一席话,感觉先生犹如再世诸葛亮“”

.........。

孙锦云看着刚才瞧不起自己的几十名幕僚,从他们的动作以及语言上看,大家基本上都接受了这份计谋!

曾国藩也认为这份计谋的确可行,可他却有隐隐担忧,曾国藩说出了他的隐忧:

“”你这个环水战法的确可行,可耗费实在巨大,太过劳民伤财,恐怕朝廷难以承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