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零章 花钱买平安!(1 / 1)

乌合之众 落魄三哥 6198 字 5个月前

第五零零章花钱买平安!

就在吴国桢与国民政府各方大员勾心斗角之时,李助理秘书长被“影子内阁”的一封电报紧急召回了琉球。

“维和一号”专机刚在冲绳机场上降落,李老板与同机返回的王世杰、荣一心二人,就登上了大学岛派来的水6两用飞机,马不停蹄的赶往大学岛。

南洋华人立国之战虽然结束,但与远东联合军一起赶赴印尼的东海联大师生,却没有像远东联军那样迅返。而是留在那里帮助林群贤、黄宗孝等人建设刚诞生的新国家。这让昔日人头攒动的大学岛显然异常冷清,从码头至琉日友好协会的这一路上,竟然只看到了几十个伊朗籍留学生。

此情此景,让李老板深深的皱起了眉头,还没走进友好协会小楼,就对前来迎接的蒋梦麟问道:“蒋校长,学生们是不是放假了?”

暑假、寒假,对东海联大来说还真是两个奢侈的假期。这两年多来,大学岛的假期加起来还没有一个半月,不管是教学还是科研,都是夜以继日的争分夺秒,除春节等特别重要的节日外,基本上就没放过几次像样的长假。

蒋梦麟回头看了看空荡荡的校园后,苦笑着解释道:“我们总共才从国内招收了四十一万学生,已毕业的那二十三万学生,不是在琉台两地就业,就是应征加入了远东联军。另外还有四万多人,被安排去了美、英、法、荷等国留学。

尚未毕业的那十几万人,又被琉台两地警察局借调去应急。现在大学岛上除了韩国和伊朗的留学生之外,已经没多少我们自己的学生了。”

不等李老板开口,王世杰就凝重的补充道:“四十一万大学生听起来是很多,但还是无法满足琉台南三地和华人互助会的人才需求。好在台湾培养了十几万大学生,否则我们现在就面临着人才危机了。”

问题很严重比李老板想象中的还要严重。看着蒋梦麟忧心忡忡的样子,李老板才明白了老狐狸们为什么急着向华人互助会交权。

为了让南洋华人建国,琉台两地竭尽全力的准备了两年多时间。说没有成功的喜悦那是假的,但也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兴奋。见李老板、王世杰和荣一心在蒋梦麟的带领下走了进来,梅贻琦等人便微笑着点头招呼,并示意大家在会议桌边就坐。

“各位,截止前天下午…,除被招募进南华国防军和伊里安查亚自卫军的退役官兵外,远东联军参战各部均已返回。”等众人简单的寒暄了一番后,梅贻琦就严肃的说道:“这一个多月来,联军后勤部共从国内往南洋移去了六百二十万难民。

其中四百一十二万人进入了南华,并由南华政府移民安置委员会负责安置;其余的移民则分别由伊里安查亚华人互助会,以及新加坡华人互助会负责安置。

尽管移民数量比我们计划中的少两百万,但国际国内局势都决定了我们的移民工作必须要告一个段落。总的来说,龙腾计划还是获得了成功,大家这两年多来也没有白忙活”

台湾三万六千多平方公里能养活六百多万人,建立在东爪哇地区的南华共和国近七万平方公里,养活七百多万华人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虽然李老板也想继续往南洋移民,但正如梅贻琦所说的那样,国际和国内的局势,根本不允许琉台两地再明目张胆的往南洋移民了。

“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有几个迫在眉睫的事情要宣布,同时也征求下大家的意见。”

梅贻琦这自相矛盾的话,把李老板气得哭笑不得。暗想你们既然都准备宣布了,还征求什么意见啊?被长途旅行搞得疲惫不堪的李老板,打了个哈欠后,便托着下巴趴在桌上,懒洋洋的听梅贻琦有什么高见。

抓不上手,粘不上墙。都当上了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还是那副玩世不恭的懒样。梅贻琦暗叹了一口气后,继续说道:“南华大战刚刚结束,不但需要进行经济和军事建设,也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

好在南洋华人这几十年来,给教育事业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依托中华会馆的华人学校,南华共和国完全可以建立一套初级教育体系。但对一个国家来说,光有小学、中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决定从东海联大各学院抽调一千六百名教授,帮助南华共和国建六所大学。”

这手笔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大学岛上总共才三千多专家教授,一下子就要去一千六百多。这么多教授都去了南洋,那大学岛还叫大学岛吗?东海联大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吗?

就在李老板权衡利弊之时,胡适便凝重的说道:“各位,东海联大能展到今天很不容易。我要说的是,没有教授的大学不是大学,但没有学生的大学,更是没有前途的大学。无论是为了南华共和国的展,还是为了东海联大自身的展,我们都必须做出这个艰难的选择。”

台湾现有十二所大学,基本上满足了台湾高等教育的需要。居住在本土的琉球公民,迄今为止还不足一百万,根本用不着师资力量如此雄厚的大学。想到国内的局势已经明朗,再也无法像前两年那样招收中学毕业生了,李老板不得不接受了这一严酷的现实。

“梅校长,胡校长,我建议把普通的高等教育从东海联大中剥离出来。今后的东海联大,直接定位成培养硕士、博士的顶级学府。”想到投入了巨额研究经费的那么多研究所,李老板便急切的提议道。

李老板的这个意见,早就在胡大博士的预料之中。李老板的话音刚落,胡适就微笑着说道:“这一点我们早就考虑过了,事实上也是这么安排的。改组之后的东海联大,将更名为东海大学。就像博文所说的那样,面对台南两地大学招生,专门培养专家教授一级的高级人才。”

东海联大改组这一议题,毫无疑问的获得了通过。看着蒋梦麟兴奋无比的样子,李老板就知道肯定是由他带队去南洋。

万里迢迢把李老板等人从纽约召回来,肯定不是为了东海联大这点小事儿。不等李老板提问,梅贻琦就严肃的说道:“国内局势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南京正在召开的最高军事检讨会议,说白了就是国民政府的战争总动员会议。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国共双方的大决战即将打响,而我们则必须未雨绸缪的考虑台湾问题。”

王世杰沉思了片刻后,突然问道:“吴国桢那边有什么消息?蒋先生对台湾有什么看法”

不等梅贻琦示意,白世雄就主动的介绍道:“不但蒋总统找过吴国桢,连白崇禧和阎锡山都找过吴国桢,他们都认定吴国桢拥有着台湾的主导权。好在南洋那一仗打的很是时候,他们提出的台湾参战要求,都被吴国桢以台湾在南洋之战中元气大伤,和南洋局势未稳为由给拒绝了。

一是为了答谢他们在移民问题上的配合,二来也考虑到台海关系不至于太过紧张。吴国桢答应了蒋总统台湾财税提高3o的要求,并以汽车、药品、油料、布匹和粮食支付。”

提高3o的财税对台湾来说没什么,毕竟南京要的是物资而不是黄金外汇。在这个内战最关键的时刻,花钱买平安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李老板想了想,随即问道:“白崇禧有什么想法?”

“白崇禧想得就毕竟负责了,”白世雄顿了顿之后,微笑着说道:“他一直认为琉台两地是在坐山观虎斗,等国共双方打得筋疲力尽之后,再强势出击一举定乾坤。但南洋华人立国之战,让他意识到了琉台两地不想介入国内。

毕竟我们囤积的各种物资,已经在南洋之战和移民安置两项行动中用得一干二净。想再动一场百万人规模的大战,最少也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来进行准备。”

“他是这么跟吴国桢说的?”

白世雄点了点头,笑道:“是的,他不但认为我们不想介入国内,而且还断定南洋之战事出有因,琉台两地最起码为此准备了一年。”

“呵呵这个小诸葛还真有点意思。”李老板干笑了两声后,继续问道:“他对远东联军的战略战术怎么看的?”

“他没有对联军司令部的战略战术进行任何评论,只是对琉台两地的后勤组织能力大加赞赏。”

白世雄刚刚说完,胡适就不屑一顾的笑道:“废话,尽说废话开战后的第三天,我们就给南洋送去了四十多万人。开战后的第十天,我们已经把琉台两地一千三百多家公司的一百多万人,和几百万吨物资送上了爪哇岛。傻子都能看出我们的后勤组织能力强啊”

“希疆,你别吹毛求疵了,要知道小诸葛可是个心高气傲的人物,他能说出这番话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对白崇禧十分了解的王世杰,立即摇头笑道。

管他小诸葛还是大诸葛,对琉台两地来说都是浮云。自远东联军高级指挥学院的前身,舞鹤军校成立的那一天起,琉台两地就打消了从国内请将军的念头。远东联军刚结束的南洋华人立国之战,更是让琉台两地坚定了打高科技战争的决心。只要自身力量真正强大了起来,只要联军各部继续挥团结协作的作风,就算一个普普通通的参谋军官,都能指挥远东联军打赢一场局部战争。

梅贻琦可没时间讨论千里之外的白崇禧,而是郑重的说道:“各位,以前没有与方面讨论台湾问题,是因为琉台两地还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实力。刚刚结束的南洋华人立国之战,足以表明琉台两地在维护海外华人利益问题上的坚决态度,我认为现在是该跟他们探讨下台湾的未来了。”

“上赶着找他们谈?那我们不就失去主动了吗?”荣一心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再说我们刚打完印尼,他们能跟我们心平气和的讨论台湾问题吗?”

王世杰也皱起了眉头,说道:“我们找他们不合适,还是等他们找我们好。”

“各位,这件事关系着几百万条生命,容不得我们有半点意气之争。”梅贻琦深吸了一口气后,抽丝剥茧的分析道:“从伊戈尔冈察连科大使留下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和苏联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

特别是抗日战争接近尾声时,及其军队已经空前展壮大了起来,已成为国民政府统治国家的心腹之患。然而斯大林为保证雅尔塔协议中的利益,命令苏军大举进入东北,并逼迫蒋某人签订城下之盟:《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签订雅尔塔协议时斯大林已经对美国做过承诺,所以他也很爽快地答应了蒋介石的条件。在国共关系问题上,斯大林更是表示了…意见:第一,中国只能有一个政府,由国民党领导,但应容纳和其他人士参加;

第二,中国政府要求军令、政令统一,极为允当,国民党不愿建立联合政府是“正当之愿望”;第三,苏联援助中国的一切武器及其他物资“均以中央政府为惟一对象,不供给武器于共党”。”

“那东北呢?”梅贻琦刚刚说完,杜月笙就忍不住的说道:“东北的那些日式武器装备,可都是他们交给的呀如果他们那时候能履行承诺,国内局势会展成现在这样吗?”

胡适站了起来,异常认真的说道:“杜老板,东北问题并不像我们之前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而是国共苏美四方矛盾的交汇点。就像我们现在打印共美国支持,苏联反对一样都属于国际问题。”

早有准备的胡大博士,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叠文件,一边分给众人,一边介绍道:“日本投降一个后,东北地区委员会和山东第三分局满洲委员会,就分别致函联共有关领导人。

他们抱怨苏军在东北军纪不严,行为不轨。要求苏军不要解除进入东北的军队的武装,并要求为他们提供武器以及印刷机、纸张等。这些要求显然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苏联驻军正式拒绝向提供印刷机和纸张,还禁止在苏占区活动,并提醒说这个问题将由中央政府即蒋介石政府来决定。”

胡适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为了表明苏联的态度,并协调与的关系。45年9月14日,驻东北苏联红军统帅马利诺夫斯基的代表贝鲁罗索夫中校,在沈阳卫戍司令曾k林的陪同下飞抵延安,向领导人转达了马利诺夫斯基的口头通知。

即:在苏军撤出之前,和八路军均不得进入东北;已经到达沈阳、大连、长春、平泉等地的八路军,请朱总司令命令各部队退出苏联军队占领的地区;红军不久即将撤退,届时中队如何进入东北应由中国自行解决,苏联不干涉中国内政。”

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翻出来有什么意义?与跟方面接触讨论台湾问题又有什么关系?就在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傅斯年站了起来,补充道:“苏联在伦敦五国外长会议上的失败,成了我们中国东北问题的转折点。

苏美在远东问题上未能取得协调,苏联拒绝参加远东咨询委员会。由于美国在东北的举动引起斯大林的不安,他们开始调整其在东北的政策。美国担心苏联会利用中苏条约完全控制东北,因此一再要求苏联公开保证遵守“门户开放”的原则。

同时,美队开始在华北各港口登6,并大规模向华北和东北运送国民党军队。苏联对于国民党军队在美国的帮助下向东北进军表示出严重关切和不满。因为雅尔塔协议已规定,中国东北是苏联的势力范围。”

李老板可没兴趣听他们分析这里面的弯弯道道,而是一针见血的问道:“胡校长、傅校长,你们是不是想说和苏共之间现在还有着许多矛盾?”

“啪”胡适拍了下手,点头笑道:“对他们之间不但有矛盾,而且还也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去年12月8日毛Z东批评法国和意大利“右倾”,认为法共和意共热衷走议会道路,是导致那里的力量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他表示特别赞赏南斯拉夫的政策,认为西欧国家的上了波茨坦和雅尔塔协定的当,只有南共坚持武装斗争才取得了胜利。

可他没想到铁托会在几个月后与斯大林分道扬镳,尽管他们做了很多补救工作,但斯大林还是认为毛也是一个铁托。

另外长期呆在农村,导致斯大林认为他们不是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他们正在搞的那个土地改革,更让斯大林认为在制造一大批农民资产阶级。”

胡适刚刚说完,傅斯年就指着一份文件笑道:“今年四月,毛就想去苏联访问,但却被斯大林给拒绝了。根据联军情报局截获的最新情报,上个月四号,毛再一次向斯大林提出了去苏联访问的要求,称有2o个人随行,并请苏联方面安排飞机。与上次一样,斯大林还是拒绝了毛的访问请求,甚至用联共中央领导人下乡征粮这一拙劣的借口来拒绝。”

这一切的一切,让李老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结合他那似是而非的历史知识,李老板竟然得出了朝鲜战争是给苏联纳投名状的这一可怕结论。

“傅校长,毛去苏联访问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李老板可不想让他们到朝鲜半岛来打一场抗琉援朝战争,立即严肃的问道。

傅斯年看了一眼手中的资料,说道:“一,关于同小的民主党派、民主团体和民主人士的关系;关于召开政治协商业协会议的问题;第二,关于联合和其他各间的关系问题;第三,关于反对美国和反对蒋介石斗争的战略计划:

第四,关于恢复和建立中国工业,包括特别是军事、采矿、交通公路和铁路运输问题;第五,关于价值3ooo万美元的白银贷款的问题;第六,关于同英国、法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政策;”

李老板环视了下众人后,苦笑着说道:“各位前辈,一、二、三、六都是幌子,第四、第五条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吧?”

梅贻琦重重的点下头,说道:“是的,他们已经在考虑建设国家的问题了。如果让他们彻底倒向了苏联,那台湾问题就没有了和平解决的可能性。我们经过一番研究后,决定趁现在这个机会,利用日本民间赔偿款、台湾财税以及我们的技术力量作为筹码,跟他们好好谈谈台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