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志 第221章 辽东战事(1 / 1)

大明流氓皇帝 石易郎 3926 字 5个月前

两宋元明第三卷江山美人志第221章辽东战事第三卷江山美人志第221章辽东战事  想到这里,程真脸上又露出了标志性的笑容,王承恩翻了翻白眼,看了看铁公济,脸上跟跟着露出了笑容,心想:现在是皇上不急,老子这个太监也不急,你铁公济急个屁,看皇上这幅稳坐钓鱼台的样子,肯定又有什么阴损的主意可以解决问题,唉…

铁公济看到程真脸上的笑容,也是有些不解,出于臣子的礼节,他还是跪下谢罪道:“微臣无礼,微臣是因为关心国库的情况,忧心大明朝的财政,所以才如此的直言不讳,但请皇上原谅…”

程真笑道:“起来吧,你知道朕不会责罚你,还如此的惺惺作态,搞得跟宪之一样酸腐,何必呢?铁公济,朕现在就告诉你,就算国库用完,内努告罄,也不必担心,你们难道忘记了,太祖宝藏还在朕的手中,有太祖皇帝在天之灵帮助,你根本就不必担心。

这话就好像给铁公济吃了定心丸一样,虽然他精通西学,而且善于计算,但是太祖宝藏的神奇传说,铁公济是知道的——凡人拥有了太祖宝藏,就能够当上皇帝;皇帝拥有了太祖宝藏,那么大明朝的天下可保无忧,凡事都能够迎刃而解,就是这么个神奇的传说。

而且,这个传说还印证过一次,大明英宗皇帝的时候,乜先带着数十万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当时大明形势岌岌可危,如果乜先打破北京城。

那么大明朝就会土崩瓦解。

但是景泰皇帝命令兵部尚书于谦,带着藏宝图找到了太祖宝藏,然后用太祖宝藏得到的银子厚赏大明军士,购置刀枪剑戟和骏马,召集天下英雄勤王,将乜先击退,挽救大明朝于水火…

自从这件事情以后。

太祖宝藏就成为一个神奇地传说,而且越传越是玄乎。

就算是铁公济这等聪明绝顶的人物,也是对其深信不疑。

程真看到铁公济心神大定,面上的神色也缓和了起来,不由得心中暗笑:还是诸葛卧龙那个老狐狸说得对,这太祖宝藏,不挖出来比挖出来更有价值,光拿来唬人就已经威力如此巨大了。

哈哈…

当下程真对铁公济笑道:“铁公鸡,其他的事情朕允许你一毛不拔,但是禁卫军这5000支精良的西洋火枪,每支火枪配备100枚铅子,却是一样都不能少。

上次朕问过你,你说一个月之内办好,算算日子,也差不多快到了吧?到底在哪一天。

这火枪可以运到京城?”

“回皇上,是3000西洋火枪,不是5000支,西洋各国正在紧张的备战之中,都不肯卖火枪给大明朝,微臣都是通过黑道拿到的这些西洋火枪…关于此事。

微臣上次禀告过皇上!”铁公济记忆力很好,连程真地话也记得。

程真回想起来,的确是有这么回事,他笑道:“3000就3000罢…对付那帮乌合之众,3000支火枪足够了,朕问你,这3000支火枪,什么时候到达京城,可以送到北郊地前军营去?”

“再过三天就行了,根据快马传来的消息。

这批火枪已经到了天津卫了。

三天之内肯定运到京城来,皇上但请放心;至于那每支火枪配备100枚铅子。

此事已经办妥,听说还有多余,西洋人多送了一些。

”铁公济道。

好,程真心中高兴起来,在他看来,在禁卫军中训练出3000名拿西洋火枪的士卒,再配备3000名士卒拿着本土的土枪,4000名士卒用传统的弓箭和大刀…以目前这支禁卫军的战斗力,一万人对付五万名乌合之众,绝对没有问题。

他看到铁公济又在一边苦着脸,知道肯定是花了很多银子,于是问道:“铁公济,这批西洋火枪和铅子,总共花了多少银子啊?看你这愁眉苦脸的样子,恐怕又是大出血罢?”说完忍不住笑了起来。

铁公济哭笑不得,道:“回禀皇上,这西洋人甚是奸猾,怎么也不肯松口,微臣派出去地使者根本就不好谈,最后只能以每支西洋火枪50两白银的价格成交,每100个铅子,也要去了5两银子,最后总共花掉国库当中将近17万两白银…看到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落入红毛的口袋,微臣心中委实是心疼啊!”

“好!”程真站了起来,笑道,“铁公济,朕答应你,朕的这支禁卫军花掉你17万两白银,在三个月之内,保证至少还你1000万两白银…怎么样,这笔交易划算吧?”程真目光炯炯的看着铁公济,眼里的自信让铁公济都有些吃惊。

他虽然不知道这大明天子到底为何如此的有信心,但是他被程真地那种激情所感染,也跟着自信起来。

两人还在讨论关于国库、财政收入和各项花费的问题,这时候王承恩来报,说是孙承宗和史可法求见。

王承恩面有喜色,兴冲冲的对程真道:“奴才恭喜皇上,贺喜皇上,辽东那边传来捷报,袁崇焕将军刚刚打了一个胜仗!”

程真大喜,示意铁公济退到一旁,大声对王承恩道:“宣,快宣孙老将军和史可法!”

孙承宗和史可法都是面露喜色,快步匆匆的走了进来,尤其是孙承宗,感觉就好像年轻了二十岁一般,满脸红光。

两人走到程真的书桌前面,史可法首先下跪行礼,孙承宗正要下跪,程真笑道:“两位不必客气了,赶紧将辽东军情告知朕罢,朕迫不及待。

孙承宗大笑,将辽东的军情一一道来。

原来,那日里程真批准了赵率教“凝冰为城”地计策。

并且让快马飞驰到宁远,告诉袁崇焕可以便宜行事之后,袁崇焕大喜过望,他部下地祖大寿、赵率教、何可纲、满桂等大将,也是跟着军心大振,于是立刻开始布置行动。

这支宁远军队,原本就是大明朝数一数二的精兵。

大明军队当中,战斗力鲜有出其右者。

自从朝廷将拖欠的饷银一次偿清之后,这数万精兵更是军心大振。

所以这次行动,也是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出动之迅捷,作战之勇猛,让袁崇焕开心不已。

计划商定之后。

在一个寒风呼啸、冰冷彻骨的夜里,祖大寿率领三千名弓箭手,擂鼓呐喊,佯装要袭击多尔衮的军营,多尔衮大吃一惊,自从他到宁远牵制大明军队以来,明军从来没有主动出击过,这次真是出人意料。

多尔衮摸不透明军的用意。

加上对方都是弓箭手,隐藏在暗中,说不定还有陷进、绊马索、铁蒺藜等其他玩意,所以不敢让手下的五千名骑兵出击,他打定主意,打算等天亮之后。

一旦摸清楚了情况,就以雷霆万钧之势出击,给这帮不善野战、不知天高地厚地明军一个教训…

在祖大寿牵制多尔衮的同时,这条计策地提供者赵率教,率领了五千名明军远远地绕过多尔衮的军营,在离宁远城三十里,更加靠近辽河地地方,用沙石泥土筑起了一座堡垒,然后用冷水泼上去…因为人多,加上又是齐心协力。

干得热火朝天。

所以一夜之间就完成了,天公也是作美。

半夜的时候竟然下起了雪,将那座堡垒凝固得坚实无比,估计都跟宁远差不多了…

为了防止发生意外,袁崇焕派出十多个小队的骑兵,四处巡逻,察看辫子兵的动静;同时,他自己亲自率领着五千名关宁铁骑,就在宁远城附近静静地待命,一旦哪里发生意外,就随时出手支援。

在这种万全的安排之下,事情进展得极其顺利,等到天明的时候,多尔衮正要率领勇猛的满洲骑兵进攻的时候,斥候来报,说是昨夜试图要进攻的明军,都缩回宁远城去了,多尔衮哈哈大笑:“袁蛮子不过如此,他是要虚张声势一下,挣点面子回去吧,光打雷不下雨,真是丢人。

但是多尔衮的话还没有说完,立刻就有另外一名斥候,气急败坏的前来汇报:“报告将军,在我军后方十多里远地地方,明军一夜之间铸成一座坚城,红衣大炮已经摆上了城头,将军,我军腹背受敌啊!”

多尔衮的笑容凝固了,这个时候他才知道原来是上当了,袁蛮子用的乃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诡计,昨夜那数千名弓箭手擂鼓呐喊,弓箭压制不过是虚张声势,而真正的目的,乃是在后方修建这么一座城池,完成对自己地夹击,他原本还耻笑袁蛮子没有胆量,现在看来,是他自己被袁崇焕耍了,他自己被那个看不起的袁蛮子当成了白痴。

多尔衮此人还是有些气魄的,虽然暂时的吃了亏,但是他并不头脑发热,想要用这数千名没有带攻城器械的去攻城,那是找死。

他当机立断,从宁远城下撤退,退到明军的新城池之外再二十里远的地方,严加戒备,防止再次上当。

最近偶自己也感觉到了,很多热心的书友也指出来了,的确有不少历史方面地硬伤。

没办法啊,偶学了很多年地计算机程序,对于历史的确不擅长,写这本书也是出于兴趣而已…所以出现硬伤,也就在所难免了。

首先感谢各位地指出,但是请不要人身攻击,或者问候偶的父母亲人,那样只会让人觉得你低级。

偶准备这个星期稍微放慢一点更新速度,给自己点时间,来恶补一下明末历史的一些知识,所以从明天开始,可能是一天一章,也可能是两章,但是至少保持2天3章的速度,先打一声招呼,相信大家都会理解的…

这段时间一过,马上恢复更新速度,偶这两个月,在上班的情况下,平均每天更将近7000字,不算快,也不算慢了吧。

所以大家可以相信,恶补一下历史之后,立刻会恢复每天两更的速度,谁都有低谷,相信大家会理解我的。

如果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过系统信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