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武大郎与西门庆(1 / 1)

清河县。

魏武走在不算繁华的大街之上,用心感受着这尘世间的烟火气。

各种幡子迎风招展,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各种小吃点心香味源源不断的飘来……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这话一点不假。

魏武不是要去豫州擂鼓山吗,怎么到了青州的清河县了?

说来也巧,魏武赶路之时,在酒楼里吃饭,无意中听到有人说清河县有一人卖的炊饼特别好吃。

魏武对炊饼没啥兴趣,他只对白花花的馒头感兴趣。

可当听到卖炊饼的人,魏武不淡定了,说什么也尝一尝炊饼的味道。

这卖炊饼的不是旁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倭岛鼻祖武大郎。

倭岛有次郎、太郎,为什么有大郎、二郎呢?

那是他们的祖宗,不敢乱叫。

野史不一定真,但一定够野!

魏武吃饱喝足之后,当即改变行程,直奔清河县。

反正时间足够,去见识一下潘……

不对!

是去尝一尝炊饼。

说曹操,曹操到。

想炊饼,炊饼来。

“炊饼!

热腾腾的炊饼!

香喷喷的炊饼!”

……

魏武循声望去,只见一根扁担挑着两个箩筐自行前进。

这要是大晚上看到这一幕,还以为活见鬼了,估计能被吓个半死。

魏武仔细一看,发现箩筐后面还有一个人,身高不到四尺,塌鼻驼背,红眼龅牙。

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又矮又丑。

长相如此奇特,又是卖炊饼的,来人肯定就是倭岛鼻祖武大郎。

魏武刚想招手将武大郎叫过来,尝一尝炊饼的味道,结果被人提前截胡了。

只见一个身穿黑色长衫之人将武大郎拦下,倨傲道:“武大郎,给我拿两个炊饼。”

武大郎放下露出调好的笑容,恭敬道:“好的,西门大官人。”

“西门大官人?”

魏武闻言,眼睛一亮,心道:“刚到清河县竟然碰到了西门庆和武大郎,真是缘分啊!”

武大郎放下扁担,掀开箩筐上盖着的白布,拿出两个炊饼,用纸包好,双手递给西门庆。

炊饼其实就是后世的馒头,以前叫蒸饼。

宋仁宗名叫赵祯,“祯”与“蒸”谐音,为避讳“祯”字,于是“蒸饼”改成了“炊饼”。

北宋时期也有馒头,那时候馒头是馒头,炊饼是炊饼。

水浒中,武松到了孙二娘的黑店,就说要吃馒头。

孙二娘给上了馒头之后,武松掰开馒头,问:“馒头里面是什么肉?”

由此可见,北宋的馒头是有陷的。

但有馅的馒头不是包子,因为北宋也有包子。

鹤林玉露中有这么依一句话,有士大夫于东京买一妾,自言是蔡太师府包子厨中人。

所以有馅的馒头,不是包子!

简单理解,炊饼一点馅没有,馒头有点馅,包子馅最多。

魏武对馒头感兴趣,来清河县算是来着了。

西门庆接过炊饼,露出一抹淫笑,贱兮兮道:“武大郎,这炊饼是不是你家娘子做的?”

武大郎恭敬道:“是的。”

西门庆将两个馒头握在手中,狠狠一攥,攥成一团,一脸邪笑,意味深长道:“是这炊饼软,还是你老婆的那对炊饼软啊?”

武大郎眼底闪过一丝愤怒,但不敢发怒,只能一脸憨笑,企图蒙混过关。

西门庆是清河县的副提刑官,而且财大气粗,与县太爷关系极好,要是惹恼了他,自己可没好果子吃。

隐忍,是底层百姓保命的看家本领。

不是他们没有脾气,而是现实让他们只能忍着。

所以老人经常叮嘱孩子,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能忍就忍!

“真是没教养的东西!

都是爹生娘养的人,你凭什么欺负别人!”

魏武怒喝一声,三步并两步,来到西门庆身旁,抬手就是一个大耳刮子,狠狠打在西门庆那张又贱又欠揍的脸上。

这一巴掌打下去,魏武是从头爽到脚趾头。

下次想体验这种感觉,估计要阉了尹志平。

西门庆听到呵斥声,已经有了防备。

他也不是泛泛之辈,精通花拳绣腿,放到江湖之中也算好手。

功夫不弱,而且有了防备,可他依旧结结实实挨了魏武的大耳刮子。

西门庆捂着已经肿起来的左脸,本想骂两句脏话,但感觉到左脸传来钻心的疼痛,让他瞬间清醒了。

打他的人是高手高手高高手,他惹不起啊!

“在下清河县副提刑官西门庆,不知阁下是何人?

为何突然对我出手?”

西门庆的人品不咋样,算不得大丈夫,但能屈能伸。

就像他当初得罪的高衙内,立马跑路,没有丝毫犹豫。

被高衙内找到之后,能低三下四的求饶,根本没想过反抗。

结果被几个彪形大汉用圣水洗礼,没有吃饱,但是喝足了。

以魏武的身手,杀他如屠狗,毫不费力,所以即便被当众打脸,他依旧丝毫没有脾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