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白银资本(1 / 1)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1890 字 4个月前

北宋年间,四川地区所流通的铁钱,由于其自身重量大且价值低的特性,给商贸往来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在此背景下,成都的 16 家商户携手合作,共同发行了被称为交子的准货币。这一创新之举在相当程度上化解了当地商业交易中的货币难题,为商业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

元朝时期,战火连天,宫廷生活奢靡无度,致使国家财政陷入了巨大的亏空。为了填补这一财政窟窿,元朝政府毫无节制地大量印制纸币。这种过度的货币发行举措,直接引发了物价如脱缰野马般飞涨,通货膨胀的问题愈发严重。元钞所引发的经济危机持续恶化,最终成为蒙古人不得不退回漠北草原的关键因素之一。

明朝建立之后,洪武八年(公元 1375 年),政府正式发行了大明通行宝钞,并将其确立为国家的法定货币。然而,事与愿违,随着时间的推移,宝钞的价值迅速下滑。

到洪武二十年前后,宝钞已出现大幅度贬值的情况。从最初发行到六十年后,大明宝钞的价值竟然贬值到了原来的千分之一,几乎与废纸无异。

正统元年(公元 1436 年),有大臣向英宗上奏,指出北京的官员前往南京领取俸米存在诸多不便,提议在部分省份征税时,将其折算成布、绢和白银,然后运往北京充当官俸。英宗批准了这一请求。

在次年,便有超过一百多万两的白银运抵京城,这些白银被称为“金花银”。自此以后,白银的使用范围开始逐步扩大。

到了正德年间,官员的俸禄、军队的军饷几乎全部采用白银支付。在赋税折银之后,经过成化、弘治、正德、嘉靖这四朝的发展,徭役折银的工作也最终得以完成。

16 世纪中期,虽然名义上银、钱、钞并行,但实际上宝钞贬值的情况极其严重,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难以见到宝钞的踪影。

在嘉靖年间,国库的收支开始以银两作为核算标准,朝廷还明确地规定了宝钞、铜钱和白银之间的折算比例。

隆庆皇帝朱载坖登基之初便颁布法令,规定在买卖货物时,价值一钱以上的,可以银钱兼用;价值一钱以下的,只允许使用铜钱。

至此,明朝正式确立了白银作为国家本位货币的地位,中国也由此开启了长达五百年之久的银本位制时代。

在这一银本位制确立的时期,中国凭借着优质的瓷器、精美的丝绸以及上等的茶叶等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始终保持着长期的顺差。

从公元 16 世纪到 18 世纪的两个半世纪里,中国大约获得了六万吨的白银。大量白银的流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显着发展,江南地区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这一时期,明朝的海外贸易也相当繁荣。郑和下西洋开辟了众多的贸易航线,与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贸易联系。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大量出口,换回了大量的白银和其他珍贵物品。

当白银的流动出现短缺,引发了严重的金融动荡。风雨飘摇的明政府面对这一困境却束手无策,只能任由经济走向崩溃的深渊。

尽管当时重新发行纸币的呼声此起彼伏,但最终都未能付诸实践。明朝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夹击之下,走向了灭亡。白银短缺所导致的财政空虚,成为了明朝覆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清朝建立之初,曾经尝试发行纸币,但短短十几年之后又重新回到了白银本位的老路,再次错失了金融改革的良好机遇。

20 世纪初,中国开始着手建立现代金融体系。1933 年,国民政府废除了银两制度,改为银元本位制;

1935 年,更是彻底放弃了银本位制,发行了法定货币。至此,中国的货币制度重新与世界接轨,白银在完成了长达五百年的本位货币使命之后,重新回归到了贵金属的本质属性。

在明朝,宝钞贬值的原因纷繁复杂。一方面,政府为了填补巨大的财政亏空,毫无节制地大量印制宝钞,发行量远远超过了市场的实际需求,从而引发了恶性的通货膨胀,致使宝钞的价值一落千丈。

另一方面,宝钞缺乏金银等贵金属作为准备金的有力支撑机制,完全依赖于政府的信用,而政府过度发行宝钞的行为严重破坏了这一信用。

此外,明朝政府未能构建起有效的宝钞回笼机制,无法对宝钞的流通量进行有效的调控,导致宝钞泛滥成灾。并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交易的规模日益扩大,交易的频率不断加快,宝钞在面额和携带便利性等方面的缺陷愈发凸显,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

尽管后来出现了纸币,明朝的宝钞,但白银依然成为了重要的资本。纸币的信用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以明朝的宝钞为例,由于过度发行,导致其严重贬值,失去了民众的信任。相比之下,白银的价值相对稳定,不易受到政府随意操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