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流转土地(1 / 1)

最强小村长 硝烟 2151 字 2023-09-26

罗青参加省里的比赛得了二等奖,作品在慈善拍卖上还被拍出了五十万的高价!

当罗青和孟苇婷返回临海,确认这个消息完全属实之后,整个海港中学都沸腾了!

二等奖!

五十万!

这是什么概念!  临海作为淮海省最北部的城市,数年来一直被很多南方人瞧不起。只要是这么多年的发展确实不太好,人均收入落后淮海南部的那几个经济发达城市好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落后地区”,经济水平也

是好于大部分内陆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接近三万元了。

而罗青这个中学生的一幅画,几乎相当于普通人快二十年累积的财富,这种巨大的刺激给人心理上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几乎所有和罗青相熟的同学都来向她表示祝贺,也出现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又可以理解的情况。罗青以往写生的时候留存的草稿什么的,被手快的同学洗劫一空,好像孩子们都知道,这些其实是废了

的画纸,将来也是可能值钱的。  很多人还在想象罗青的画究竟有多值钱的时候,当事人自己出来兜头泼了一盆凉水。罗青告诉大家,其实自己的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值钱,主要是因为那时慈善拍卖,参加的企业家都是献爱心为主,

作品的质量和最后拍出的价格无关,哪怕是一块的画能拍出十万也不稀奇。  她还拿出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来证明,在去年的一次非常有名的慈善拍卖上,国内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著名企业家,一个字拍出了四千万的天价。而那个大佬的字被业界普遍认为,连二百块都不值

。  这些当让是安娜教给罗青说的,她可不想让罗青有了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也不愿意她陶醉在众人的追捧中失去了方向,已经在回来的路上连泼了数盆凉水,让她清晰的知道自己的现在需要的是什么,

应该追求的是什么。

即便如此,海港中学绘画兴趣小组的报名人数激增,连学校的老师都惊呆了。据后来不完全的统计,整个学校有超过半数的同学都报名参加了兴趣小组,最后坚持下来的也有上百人。  另一个谁都没有想到的结果就是,当临海市教育局的的官方帐号推送了罗青获奖并且作品拍出高价的消息后,短短几天的时间,整个临海乃至周边的县市区乡镇,专门针对孩子的绘画培训班如雨后春

笋般的冒了出来。  很多从美院毕业的学生,很多在校的美术老师,甚至是某些美术协会的人,都偷偷办起了培训班。他们不缺学生,在罗青获奖及五十万这个数字的强烈刺激下,很多痴心妄想自己孩子也能走出一条蹊

径的家长,都不顾孩子的意愿把他们送去培训。

一时间临海附近的书店文具店都生意火爆,画纸颜料什么的销量激增……

实际上这种情况不仅仅存在于临海,也存在于其他淮海省的其他地方。一个普通中学生的画就能拍出几十上百万的天价,已经冲昏了太多家长的头脑……  罗青获奖了,除了得到学校和社会上的夸奖鼓励之外,安娜和余见海这个师叔却没有给予更多的褒奖,而是专门和她谈了一次心,告诉她的画确实画的很不错,但是离成功还有很远的距离。要求她千

万不要被现在取得的一点点成绩陶醉,骄傲自满,应该把这些东西忘在脑后,专心学习,这样才会有光明的未来……

余见海没有太多的时间花在其他地方,他现在手上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

秋季大棚种植进入了关键时期,他虽然已经不需要亲自到田间地头去指导,有三婶余见刚施志年他们带着人干就行,可是在一些关键的事情上,这三个人都不敢随便决策,还是要询问余见海。

以至于余见海有时候在稻田那边考察新稻四号的长势,都还要在电话里指导家里干活。帮手,余见海现在从心里感受到了人手匮乏带来的不便。  余湾本村的蔬菜产业,渔场那边,新稻四号,哪一个都不是轻巧的事情。渔场那边田凯做的不错,能够独当一面,新稻四号暂时也没有什么问题,长势和预期的一样,丰收已经没有问题。现在余见海

最操心的反而是他最先起家的蔬菜这一块了。  干活的人不缺,村里现在的人手足够,偶尔需要人多抢工的时候花钱雇临时工就行,别的村子赋闲在家的劳动力还是找得到的。大的层面上管理也是不缺人的,易娟和谢若云两个足以照应好整个生意

。可是偏偏在技术这一块是缺人的,普通的农技人员余见海看不上,他们只会用过去的老一套来种地,和余见海现在的套路有点不太吻合。  找一个能够接受新思维能够对新事物持包容态度的农技师,确实很有必要。余见海想来想去,除了公开招聘以外,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他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了招聘启事,期待能够有有识之士加盟

。  做好最基本的,这是余见海不动摇的决心。民以食为天,不管什么时候,吃的东西对于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余湾出产的瓜果蔬菜品质已经得到了市场的承认,一直供不应求,已经带动了周边的村子

一起致富,可是规模还远远不够。  最近正好是传统意义上的秋淡,淮海地区的设施栽培基本上都是处在生长期,农村露天的大白菜也没有正式上市,市场上供应的蔬菜数量明显不足,价格一直非常稳定。余湾的蔬菜在本市已经赢得了

口碑,虽然价格贵了一些,还是畅销。  已经有不少外地客商前来考察过,甚至有不少客商提出要和余见海签合同,不管余湾有多少蔬菜都打包收购,这已经让余见海很心动了。销路不成问题,质量有保证,缺少的是货源。余见海心里有了

一个想法,既然周边的村子暂时还没法大面积带动起来,那么自己能不能想办法去流转一些土地,将蔬菜这一块继续做大呢……  只是流转土地这一块,可不是他一个人就能说了算的,还得去镇里,先找孟宪平探探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