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大忽悠曹丘生(1 / 1)

汉朝兴衰史 马踏飞花 1703 字 5个月前

文帝亲眼目睹释之的才华,心中佩服不已。

“这家伙有一套,怪不得袁盎极力推荐。”

文帝这才把大法官的法袍,披在了释之身上。

“哈哈”,文帝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果然是一位小心谨慎的皇帝。

汉文帝前元五年,张释之被文帝提拔为廷尉,负责审判、执法办案。

有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释之有太多的才能要施展。

还能等他喘口气,皇家陵园出事了。

原来太监去高祖的长陵去扫墓,发现皇陵大门上的那对大铜环被人盗了。

“谁这么大胆!竟敢太岁头上动土,偷到皇爷爷头上了!”

文帝震怒!

释之也很生气,心说这不是给我弄难看吗!莫非盗贼要考验我的办案能力?

释之召集众班头,放出眼线和衙役,奔赴四方寻找盗贼的蛛丝马迹。

随后释之叮嘱士卒注意早市上的文物贩子,盗贼偷窃皇家宝物不是要炖着吃,肯定要销赃换钱花。

布置好一切,释之待在刑部坐等各方消息。

这时文帝命太监传话,让释之陪他去上林苑打猎。

文帝这几天很郁闷,吴王刘濞和淮南王刘长不是省油的灯,二人在封地横行不法,刘长甚至出行打着天子的旗帜,

刘濞横征暴敛欺压百姓,其治下的郡县百姓纷纷进京告御状。

加上又丢了大门铜环,文帝想出去散散心。

皇上叫作陪不能不去,释之跟着文帝的车队,一行人往上林苑而去。

路上行人很少,文帝和骑着马跟在旁边的释之,边走边说话……

当一行人来到一座大桥时,突然从桥底下窜出一个人来,

由于事发突然,皇家马车驾辕的那匹高头大马差点受惊,

长嘶不止……

幸亏“赶车的”经验丰富,一把拉住了缰绳。

否则就把文帝甩下了车。

“赶车的”安抚着那匹高头大马。

此时皇家卫队,把窜出去的那人捉了回来。

“皇上,人犯带到,听候皇上处置!”

还没等审问,稳下神来的文帝要“咔嚓”了人犯。

释之连忙劝止。

“皇上,国有国法,人犯惊扰了陛下,自当由法律制裁,而非任由皇上法随言出!”

释之的意思是,人犯触犯了哪条法律,就受哪条法律的惩处,而不应该胡乱判刑。

最后经过释之的审问,判处人犯杖刑15大板,罚金60两。

这个惩罚是按照大汉刑律判决的,文帝虽然不高兴,但也无话可说。

毕竟大汉刑律是这么规定的~~~

转眼一个礼拜过去了,盗窃皇陵铜环的盗贼终于落网了。

原来衙役遵照廷尉的叮嘱,在文物交易市场上,把准备销赃的盗贼捉了个正着。

“张大人,盗贼带到,听候大人的发落!”

西汉的审判机关法官一个人说了算,释之根据盗窃皇家宝物斩立决的规定,判处盗贼死刑立即执行。

释之把这一判决向文帝作了汇报,文帝要求释之把盗贼诛灭三族。

“廷尉,不施重刑无法震慑贼人!对于盗窃皇家之物必须严惩!诛灭三族不足以出朕心中恶气!”

“皇上,斩立决是对这种罪犯的顶格处理,量刑不能随心所欲,不能以个人好恶而随意增加和减少刑罚。”

释之耐心解释着,极力维护法律的公正。

最后他说:“一些不懂法的百姓,如果从皇家陵墓抓走一把土,莫非皇上也要灭其三族吗?”

文帝终于收回了成见,深深佩服释之的公正廉明。

在封建王朝,像张释之这样公平公正的大法官屈指可数,

西汉张释之超过了商鞅和李斯,大致与包公不相上下。

……

前文说到,释之要惩治太子刘启和梁怀王刘揖,这二人私闯司马门触犯了刑律。

释之要执行杖刑,每人打三十大板再说。

就在这时,薄太后和窦皇后先后赶到,释之急忙跪迎。

“张廷尉,看在老身面上,就饶过这两个不懂事的孩子吧!”

薄太后心疼孙子,为孙子求情。

窦皇后也为二人求情。

释之哪里承受得起,薄太后发话谁敢违拗?

这时文帝也来了,摘下帽子向释之道歉,说自己没有教育好儿子……

释之就是想给太子和梁怀王一个警告,看看目的达到了,于是顺水推舟让太后领走了人。

……

在张苍出任丞相时,文帝最初想让季布接替御史大夫一职,

但最后却选择了申屠嘉,要知道御史大夫相当于见习丞相,是丞相的接班人,是很重要的官职。

文帝为何没有选择季布?

事情是这样的:长安城有个名叫曹丘生的人,他喜欢结交权贵,从中得到了不少好处,是个令人厌恶的势利眼。

曹丘生和文帝的大舅子窦长君,以及太监赵谈也是好朋友。

曹丘生和季布是同乡,此时季布是河东郡守。

如果你一直看下来这部书,应该知道季布是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