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氏稍稍平复一下心情,说道:“你远在临安可能对上京几大家族还不够熟悉,我就单和你说说这章家。章家以前出过个皇贵妃,现在的大姑奶奶几年前嫁给了三王爷,三王爷封地在辽地,是几个有封地的王爷中离上京最近的。”
原来这三王爷是太祖帝最喜欢的二儿子的遗腹子。当年太祖帝准备传位给二儿子,谁知他二儿子福薄,还未成亲便暴病身亡,只留下府中一有孕侍妾。
满十月后,生下一子。当时的皇贵妃章氏痛失了爱儿,就将这孙儿抱到身边养了起来。太祖帝很是喜欢这个孙儿,还常常抱到金銮殿去。
当时还有谣言传出,说是太祖帝要传位给他,让他直接做皇太孙。
不过一切谣言都随着太祖帝驾崩,传位给当今圣上后烟消云散。皇贵妃章氏殉情陪葬,当今圣上心念兄弟情谊,特例封自己这个侄子为王爷,还赏了辽地作为封地。
当今圣上的生母原只是宫内普通的宫女,偶然被太祖帝临幸,后来还是念着生子有功才被封为小小的才人。不过当今圣上从还在襁褓中就由郑太后亲自抚养长大,太祖帝心目中理想的接班人不在了,剩下的两子中,大儿子贪恋后宅,堪无大用。能继承这皇位的,也只有这个在郑太后身边长大的小儿子了。
太祖帝在位时,郑皇后同章贵妃明争暗斗,郑太后始终处在下风,不过是因为郑皇后无子,而章贵妃生了个好儿子而已。太祖帝甚至想过直接立了章氏为后,好在被当时的武忠侯袁仁杰劝住,立了原配郑氏为后。
郑太后生长公主时伤了身子,后来虽然抱养了个宫女生的庶子在身边,却是比不上章贵妃的亲生子。
随着太祖驾崩,当今圣上即位,代表着郑太后的胜利。
当年郑太后和章贵妃不和,是众人皆知的事。
章家现在的靠山全无,夹着尾巴过了好几年。
而武忠侯府一直是站在郑太后这边的,自从当今圣上即位,就风光至今,于氏身为武忠侯府的外孙女,有与岚山郡主交好,自然会被别人自动划分到郑太后这边。
现在她的嫡亲妹妹竟然眼巴巴的在众人面前去巴结章家姐妹,当今圣上身体赢弱,多年来也只有一个儿子,虽然早就立为太子,也没传出什么超众才华。
章家早已没落,今日之事要是被有心人看见,只怕会引起多方遐想,难道章家又要起来了?武忠侯府都要赶去巴结?不知会传出多离谱的话,只怕会直接中伤当今圣上及太子。
于梦婵听于氏说了这些后,暗想:上辈子,三王爷能荣登大统,还是靠着郑太后。要是按着你这说法,郑太后和章家这仇,郑太后怎么会保举自己仇人的孙子?不管怎么说,知道笑到最后的是三王爷就够了。要不是趁章家现在还在低谷中好结交,难道要等他家女儿当了皇后才去交接?
 她看着于氏说道:“我们不过是闺中的交好而已,大姐不要多虑。”
于氏见她死不悔改,苦口婆心劝道:“闺中交好也不用她家,章家姐们现在不过十一二岁。今日去的还有皇后娘家吴家的小娘子,你们几个小娘子年纪相仿,在一起岂不是更好。”
于梦婵听她这样说,便知道于氏的打算,大叫道:“我是不会嫁到吴家的,你不要想着将我买了替你还人情。”
于氏面露尴尬之色,她确实是有这种打算,吴家是郑太后这边的人,同武忠侯府走动频繁,两家也算是世交了。
自从当年郑太后做主聘吴家女为皇后,吴家跟着水涨船高起来了。将于梦婵嫁到吴家嫡枝肯定不成,但是从旁枝中找一户家境富裕的也不算难,有着皇后娘家的招牌在,也算是不错的人家,于氏自认也算给临安那边交差了。
现在被于梦婵当场点破,这亲事自然不能再说下去,于氏讥讽的说道:“你面子倒是大,皇后娘家都不愿意嫁,你以为上京还是临安城,能随你挑么?”
金嬷嬷见两姐妹快撕破脸皮,连忙出声打着圆场。
“二小姐先回房歇歇,好好想想大小姐的苦处,等大家都平静几日,再论后面的事。”
于梦婵一听,也讥讽道:“怎么,把我当成你家那些姨娘了,我告诉你,于梦娟!我是于家二小姐,我看你敢不敢关我。”
于氏见她发起火来,反到不气了,笑着说:“我这就写信回临安,看看临安那边满意不满意我给你找的婆家。”
前面回来时,金嬷嬷就将房间里丫鬟婆子都赶了出去,现在也不好再叫进来,只好亲自扶着于梦婵,半退半拉的将她拉出正房,交给等在门口的观琴和品书。
于二小姐一回到小跨院就让丫鬟收拾行李,吵着要搬出去。两个丫鬟也不知所措,请了刘嬷嬷来劝,刘嬷嬷半是胁迫半是劝说,终于使于梦婵打消了这个想法。刘嬷嬷不干耽搁,忙求人写了信,寄回临安。
于氏还在给金嬷嬷诉苦:“嬷嬷,今天这事真不是我小题大做。你是没看见她今天的样子,可怜巴巴的跟在那章家两姐妹后面,那两姐妹不过十一、二岁,她一个大娘子跑去给她们说什么头面、服饰,让人看着就燥的慌。”
金嬷嬷虽然跟着去了长公主府,却没跟着进内宅,随着马车去了外院。内院中发生何事她只知道个大概,其中细节不太清楚。
金嬷嬷掂量一下,小心翼翼的说:“我看二小姐来上京这么多天,除了看重些首饰、衣料外,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夫人看这中间是否有其它误会,或者有心人挑拨?”
于氏苦苦的看了金嬷嬷一眼,才说道:“在花阁中,周围坐着七八家小娘子,有和她年纪相仿的,还有长公主的嫡孙女,这些她看都没看一眼,直奔章家小娘子那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