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茶话会(1 / 1)

随着刘备此言一出,原本由于摆放着大量的瓜果茶点之类导致颇为放松的氛围,顿时就严肃了起来。

不少武将所流露出的肃杀之气,让顾雍的心中为之一惊。

只是刘备感受着气氛的转变,却是抬起手压了压,笑着道。

“此次会议是由子坤所提议的‘茶话会’形式来议定今年的重大决策,诸位不用如此紧张严肃,稍后大可畅所欲言,且备所欲宣布之事也是一件大喜事。”

“大喜事?”

顿时,不少提前就收到些许风声的文臣武将,悄然地将目光投向着李基。

李基则是有些哑然,隐隐已经明白即将要被当众处刑了。

只是不等李基开口阻止,刘备便是一脸喜色地将之视作头等大事宣布道。

“那便是子坤将与大儒蔡邕之女昭姬小姐结亲,婚期定于今年九月初一!!”

霎时间,一道道视线朝着李基投来,然后李基便被一道道恭贺之色所彻底淹没,且刘备也是没有丝毫阻止的意思,反而似是挂着一脸慈母笑地看着李基以笑脸一一回应同僚们的祝贺。

直至李基的脸庞都略有些僵硬,重新坐下之后,蓦然感受到了身后似乎有怨念升起。

李基扭头一看,发现顾雍整个人都隐隐在冒着黑气,且装糊涂高手在短短半天之内就被玩坏了似的,似在低声地嘟囔着什么。

“我就是回家准备且操办了一下及冠之礼,这是发生了什么……”

“师姐如此贤良淑德之女,怎会配了这等卑鄙无耻之徒?”

“呵呵呵引狼入室啊!”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李子坤啊李子坤,你这个色中饿鬼居然一眼就……”

忽然间,低着头的顾雍感觉自己的肩膀被拍了一下,抬头一看,赫然发现李基近在眼前,且开口问道。

“元叹,一个人在支支吾吾地说些什么呢?”

顾雍有些勉强地扯着笑脸,答道。“在感慨李郡丞得享天赐良缘,令人艳羡。”

“这还得多亏了元叹当日为吾引见。”

李基笑着道了一句,让顾雍只觉得一把尖刀狠狠地捅入到了自己的深处。

作为世家子的顾雍,自然是早早娶妻,但在顾雍眼中,蔡昭姬无疑一如无人可触及的高岭之花。

无论是才学、样貌、气质、心性等等,俱是让身为师弟的顾雍为之拜服。

因此,在李基初见蔡昭姬之时,顾雍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炫耀师姐的心理,特意向李基介绍蔡昭姬且言及蔡昭姬之所长。

只是,让顾雍万万没想到的是……

太痛了!!

想必或许只有另外三位素未谋面的师兄路粹、阮瑀、曹操,能够略微体会到顾雍那种心中尊崇的高岭之花转眼间被人采下的复杂感觉了。

“不用谢。”

已经有些绷不住的顾雍,几乎是咬着牙地说着这一句。

“大婚之日,元叹可勿忘到府上喝上一杯水酒。”李基接着开口道。

“好。”

顾雍面带恭贺之意地应了一句,然后接着说道。

“届时,我定会联系蔡师的其余师兄一同前来为李郡丞相贺,好生地敬上李郡丞几杯。”

李基哪里看不出顾雍这怕是已经有了团伙作案,将自己给灌倒出丑的心思。

‘可惜,真遗憾……’

李基心中默念了一句,已经准备到时候请张飞帮忙挡酒。

像是顾雍这种小身板,恐怕十个一起上都不是张飞的一合之敌,三五回合下来顾雍就得吐着沫子倒下了。

而刘备感受着场内似乎已经提前酝酿的喜庆气氛,开口道。

“虽然子坤由于不愿徒耗民脂民膏,拒绝了备大摆宴席让百姓共贺之的提议,但亦将会是吴郡的一大喜事,届时诸位若是没有什么要事的话,定要到场为子坤贺之。”

“当然,俺一定会为子坤先生准备一份大大的礼。”

张飞率先大着嗓门开口嚷了一句。

其余文臣武将见状,无论是为了附和刘备,还是为了给李基面子,自然也是纷纷表态起来。

这热烈的氛围,让刘备看得颇为满意。

倘若是别的主公,或许会担忧臣下功高震主,反而会架空主公。

然而在刘备看来:自己原不过是织席贩履之徒,何德何能有此高位?

除却苍天庇护,天子垂青之外,莫过于二位义弟用命,子坤用心以及追随于自己的乡勇将士们效死罢了。

因此,刘备不允许麾下有与李基相悖的声音,正好能以这种方式表明自己对于李基治政的支持,维护李基身为郡丞的威严。

倘若李基当真谋逆造反,刘备亦感觉率先需要进行反思就是自己,可是已然违背初心以及背弃了天下万民。

“主公,基之婚礼不过小事罢了,宜低调而行,届时诸位同僚有空便赏脸到府上喝上一杯水酒即可。”

李基谦逊地开口道。

只是李基可以谦逊地声称“有空”便到,似乎没空可以不来。

但是在场众人都明白,除非真的是被刘备或李基安排了什么要务

否则谁一旦不去,纵使李基不计较,刘备恐怕都要考虑这个人是不是在唱反调,影响团结。

一时间,在场的文臣武将们几乎是纷纷表态一定会抽出时间。

这让李基不禁有些无奈,也明白即使自己的本心并非如此,但是随着地位的增长,一言一行也必然会被他人所小心揣摩。

因此,李基也没有继续解释下去,转而有意跳过这个话题,道。

“主公,时间差不多了,且以正事为重,开始会议吧”

“子坤大婚,本就是喜事、正事、大事……”

刘备再度声明着自己的态度,方才接着说道。“不过既然子坤都如此说,那便开始吧。”

随即,刘备朝着站在一旁的夏侯博示意了一下,夏侯博当即让在门外等待多时且捧着竹简的仆从走了进来,且在每位文臣武将的面前分了一卷竹简的同时。

刘备开口解释道。

“这一次的会议形式也是由子坤所建言,考虑到此前的会议过于严肃,不利于集思广益,便以着这种形式进行,届时备与子坤不会表态,而是由诸位自行就议题发言。”

“如今摆在诸位面前的竹简乃是今天的第一个议题‘关于流民安置区域以及借贷之物数量’,诸位可自行浏览一盏茶时间,摆在诸位面前的瓜果点心也可以随意享用。”

“一盏茶之后,诸位可随意就此议题发言阐述想法,由记事掾吏顾雍进行记录汇总,最后方由备与子坤斟酌诸位建议而进行决断。”

顾雍。

这一刻,顾雍终于明白为什么李基一定要拉着自己过来了。

敢情不是将自己视作了高层,而当真是过来履行真正的记事掾吏职责来的。

不过此言一出,或许武将们尚且没有太大感受,但包括顾雍在内的文臣们却是对这种会议形式顿感到耳目一新。

尤其是深谙人性的贾诩,当即就明白了这种会议形式的价值所在。

尽管最终的决断以及解释权依然尽归刘备与李基所有,即使会议上所有人都一致赞同某事,也不代表就此下定论。

但是在刘备与李基没有先行表态的情况下,这种相对轻松的氛围,显然会让其余文臣武将可以更为大胆地发言讨论。

且,刘备与李基也完全可以暗中借他人之口说出自己的想法,继而让这个想法在众多的讨论与补充之中完善。

‘不过子坤愿意提出这种会议形式,却是与预料之中的有些不同。’贾诩暗自琢磨了一下。

而顾雍却也是转瞬间明白了这个会议形式影响最大的,反而是看似超然的李基本人,看着面前李基的背影,默默地想着。

‘李子坤如此不专权的做派,是明哲保身?还是当真没有独揽权势之心?或许,刘郡守如此信任于李子坤,并非不是没有原因的……’

只是,如今的顾雍还仅仅只是个没有任何话语权的新人,且还是被李基以着“记事掾吏”的身份带到这里的,并没有任何的发言权可言。

因此,即使顾雍心中有着更多的想法,也只能是默默放在心中之余,略微苦着脸开始磨墨做好随时记录的工作。

而一件件议题,也便是以着这种形式所展开。

从流民关乎的民生开始,再到关乎整个吴郡上下的方方面面进行讨论。

或许,这种形式还相当之稚嫩,且所讨论而出的内容对于李基原本所做的决断,更多的也仅是一部分细节上的补充。

但是,这便足够了。

毕竟这相对于原本更加死板的会议而言,已经是一种进步。

且这能一定程度上集思广益,也可以让作为主君的刘备与文臣之首的李基,从更多的角度去感受其余文臣武将的想法。

如今或许这一点还不够明显,但随着今后地盘越来越大,刘备与李基的地位越来越高,必然会导致上层与中下层产生一定程度的脱节。

因此,这同时也是一种可以保持上下层沟通的形式,避免“何不食肉糜”这等可笑之事的发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