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12月16日的情况(1 / 1)

12月12日,夏宫。

别林斯基这几天都在统帅部,密切注意前线战况。

这天统帅部的会议刚刚开完,拉夫基德就进了房间,来到别林斯基耳边耳语道:“罗科索夫上班路上看到运送伤兵的车队,就顺势探访了内战纪念医院。”

别林斯基大喜:“真的吗?那有没有照相啊?”

拉夫基德:“审判官根据当时的情况,通知了联众国的记者和他的搭档。”

别林斯基笑道:“好好,跟联众国的记者沟通一下,洗出来的照片我们也要一套,从中挑选一些出来刊登在叶堡日报上。”

拉夫基德:“还有一件事,梅拉尼娅流亡政府向外务大臣提出加入同盟成为盟国的要求。”

别林斯基:“梅拉尼娅?我记得普洛森帝国灭亡梅拉尼娅的时候,他们那边信仰东圣教世俗派人都逃亡到我们这里来了。”

“是的,我们还安置过一部分梅拉尼娅来的主教,难民大部分也被安置在了广袤的东方领土上,那已经是三年前的事情了。”

别林斯基:“那为什么不征召他们?”

其实王忠本来想用更长的名字:在上佩尼耶、洛克托夫和奥拉奇战斗中总结出来的装甲防御战中的指导性原则。

拉夫基德推了推眼镜:“大部分是,就算原本不是,目睹普洛森人暴行之后也是了。”

拉夫基德:“从入国登记资料看,挺高的。”

拉夫基德说完,别林斯基便感叹道:“他们居然还在战斗,令人敬佩。所以流亡政府什么意思?打算向我们安置的梅拉尼娅难民征兵?”

“因为军队嫌弃他们安特语说得太差了。我认为这是贵族们的借口,他们把这些逃亡到我国的梅拉尼娅人,视作狂热的世俗派份子。”

但那样看起来太像轻的名字了,就被王忠放弃了。

别林斯基:“你去准备一下,一旦外交部门和梅拉尼娅流亡政府建立关系,我们就征召这些梅拉尼娅人。另外,这些梅拉尼娅人文化水平高吗?”

此时负责打字是艾丽女士找来的彼得罗芙娜女士,是个快五十岁的老女官,孩子都和王忠同龄那种。

毕竟在普洛森帝国发难之前,优罗巴大部分国家都是王国或者帝国,是有皇冠的。

大婶把最后一页书稿从打字机上拿下,放在桌面上风干,同时对王忠说:“恭喜您啊,将军,这是将来的教科书吧?”

12月16日,苏沃洛夫军事学院校长室。

“他们从来到我国起,就在要求光复故国,战争爆发之后更是通过他们的神甫向我们提交了很多次请愿。”

别林斯基:“那就补充给罗科索夫,他整天在那里嚷嚷要文化水平高的士兵,就补给他,看看他拿这些士兵能玩出什么花来。当然,所有这些都要在和梅拉尼娅流亡政府结盟之后做,在那之前还是让这些梅拉尼娅人呆在安置区吧。”

“估计是这么回事。”拉夫基德点头,“但外交这一块,大部分都是贵族们在管。”

王忠:“在我们有更加出色的防御战理论之前,是的。”

别林斯基挑了挑眉毛:“他们是吗?”

王忠看着秘书打下了最后一个字母,他长长的松了口气:“好了,这本《在装甲防御战中的指导性原则》终于完成了。”

别林斯基想了想,问拉夫基德:“这些梅拉尼娅难民,我们动员的时候他们参军欲望如何?”

其实这书里不光有王忠的实战经验总结,还有不少来自地球的先进理论。

大婶:“您真是谦虚,这一定就是我们的教科书了。”

王忠笑着来到校长室巨大的玻璃窗前,看着外面被上午的大雪覆盖的演习场。坦克指挥专业和步兵指挥专业的学员刚刚开进演习场,正在清理积雪。

今天好像是准备进行步坦协同演练,所以步兵指挥专业的学生也在,放在平时只有坦克指挥专业打扫这个全学校最大的演习场。

这时候电话铃突然响了,正在整理书稿的彼得罗芙娜夫人拿起电话:“这里是苏沃洛夫军事学院。罗科索夫将军正在看雪景,我这就让他来听电话。”

王忠这时候已经从窗边走过来,便直接从彼得罗芙娜女士手里接过听筒:“是我,罗科索夫司机,怎么了?”

巴甫洛夫:“样板师的编制…战斗部队都凑得差不多了,但是维修人员实在凑不够啊。军械局跟我们说,没有那么多产能来生产坦克牵引拖拉机,让我们用坦克来牵引不就完了?”

王忠立刻骂道:“他们是猪脑子吗?坦克这种故障率这么高的东西,和牵引车差远了好吗!”

坦克本身就有30多吨的重量,自己跑100公里没出故障就不错了,还指望坦克拖着坏掉的坦克跑100公里到维修站去?

就算战时维修站不会离前线那么远,但拿坦克当牵引车也是一件极其不靠谱的事情。

在地球,最土豪的阿美一个14车的坦克连会配两辆30吨级的牵引车。

而且阿美在装甲师内还会编制二战中投入使用的最重型牵引车:M25龙式拖车,靠着这玩意美军可以在把坏的谢尔曼坦克用公路运输拖到后方大修,也可以把登陆艇旱地行舟运到莱茵河畔。

而地球的毛子是另一個典型:一个坦克旅三辆拖拉机,直接导致大部分机械故障的坦克都只能扔在路边,因为根本没有足够拖拉机去拖。

王忠这个样板师就是打算改变这一点,让安特军也变得“保障有力”起来。

毕竟在王忠的构想中,自己手下这些宝贝师用的装备都是生产工时吓死人的好装备,肯定不能轻易丢的。

比如近卫一机步普遍列装的57毫米反坦克炮,生产起来甚至比八十五毫米的高射炮还费事。

为了用海军100炮的新车辆送过来,肯定也是产量不高的珍贵玩意。

毕竟海军的100炮就内海旁边的那一个工厂在生产,这个厂打了鸡血扩产,也扩不到哪里去,除非投入新的工厂生产它。

所以王忠的部队必须保障有力。

巴甫洛夫叹了口气:“但是没有产能造拖拉机也是事实,军械部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王忠:“行吧,我看看能不能从联众国那边弄点过来。重型牵引车、拖拉机,甚至战场维修车,我尽可能的多搞一点。”

“那最好不过了。但是…”

王忠:“怎么了?有困难就说。”

“没有那么多技工啊。修简单的机械故障教一教能教会,要彻底检修坦克,那最起码得十年级毕业。可是十年级毕业的这些本来就是部队的骨干了,不可能都抽调去修车啊。”

王忠咋舌,憋了几秒说:“我去找海军要,之前我不是要来1000个技工吗?”

“全补充到近卫一机步去啦,叶戈罗夫这个师长现在把这些技工当宝,我让他分一半给样板师,他不肯啊。”

王忠:“你是城防参谋长!你大还是他大?”

巴甫洛夫:“我们俩都少将。”

王忠咋舌:“行吧,我去骂这个牛脾气的。”

巴甫洛夫:“还有别忘了从海军那边拐技工过来,多多益善啊!”

王忠:“好好好!我去要。”

他挂上电话,重重的叹了口气。

彼得罗芙娜女士问:“遇到难事了?”

王忠:“是啊,现在到处都缺乏技术工人,工厂缺技术工人,前线也缺。工厂都开始用妇女和孩子来生产坦克了,他们缺乏专业训练,赶鸭子上架,焊接很多地方有问题。”

这时候办公室的大门开了,瓦西里拿着电报进来:“西方面军前天发起的第二波攻击,到今天都没有奏效,虽然夺取了一部分阵地,但是普洛森军依然控制着几个大城市。”

说完瓦西里来到校长室的地图上,拿起铅笔和作图工具,迅速在地图上画了几笔。

王忠咋舌:“前线变得犬牙交错起来啊。”

其实这才是现代战争的常态,战线像被狗撕扯过一样,突出一个混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特别是城市附近的城乡结合部,情况会更加复杂。

瓦西里看着自己更新完的地图,说:“现在就算是我也看得出来,西方面军的进攻受挫了。”

王忠:“伤亡多少?”

瓦西里拿起电报看了眼:“第二轮进攻发起两天,共收治伤兵七万名。”

王忠骂了一句。

联众国的部队收治七万伤兵,那可能也就死了一两万,毕竟他们保障好,很多伤员会被抢救回来。

安特可就不一样了。

瓦西里继续报告:“电报上还说有些步兵营已经打到只剩下不到两百人了。继续进攻需要投入预备队。”

王忠看着地图,摇摇头:“应该还会投入一些预备队,不过不会太多。这场败仗已经很难看了,让他们最后打一次,不过是为了让他们放弃这个念想罢了。”

瓦西里幸灾乐祸的跟了句:“毕竟担着失败责任的人是要掉脑袋的。”

王忠点头:“当然。不过他应该庆幸,他只是无能,不是叛国,所以只要自己掉脑袋就行了。”

这时候桌上的电话又响了。

王忠拿起来:“我是罗科索夫。什么?参观?这种时候?”

瓦西里疑惑的看过来,但是没有马上开口问。

王忠应了两句后,放下电话,看向瓦西里:“说是有个外交参观团,要来我们这边参观。”

瓦西里:“外交?”

王忠:“不知道,可能联众国的朋友想来看看他们的援助对象。你去喊瓦列里副校长来,安排参观这种事,他们在行。”

瓦西里把电报放在桌上,扭头离开了。

彼得罗芙娜女士把电报拿起来,放进专用的收藏夹里。

这时候桌上的电话又响了,王忠拿起来:“我是罗科索夫。”

另一边传来别林斯基的声音:“有个外交参观团正在去苏沃洛夫军事学院的路上。主要成员是梅拉尼娅流亡政府代表团,他们的总理兼武装力量司令都来了。”

王忠马上用手拨弄就在旁边的地球仪,找到了梅拉尼娅——是个被普洛森吞并的国家,比较靠近安特。

别林斯基:“可能我们会和梅拉尼娅建立外交关系,他们可能会派出一些志愿军支援我们。”

王忠:“总之我招待好就可以了呗?”

“是的,要让他们相信,我们可以光复梅拉尼娅。”

王忠:“交给我吧。”

“哦对了,叶堡日报最新的头版头条看了没?”

王忠:“没有。忙着到处跑,没来得及。”

正好这时候瓦西里拿着报纸冲进来:“将军!将军你快看!这照片!”

瓦西里向王忠展示头版头条,巨幅照片里,王忠——罗科索夫将军站在浑身血污的伤兵们中间,身上也全是血污,但是目光却炯炯有神,明显正在鼓舞伤兵们的士气。

照片旁边是一行字:胜利的星和伤兵们在一起。

王忠一手拿着听筒,另一手拿过报纸。

听筒里别林斯基说:“我已经找最有名的画家,来创作油画了。”

王忠看着这张照片,他第一次发现自己竟然被大家用如此期盼的眼神看着。

那更不能让他们失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