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亦敌亦友?惺惺相惜?不过是为了利益!给自己挑个对手!(1 / 1)

嬴成蟜面露愕然:“文信侯?”

张良所说的局面,嬴成蟜和嬴政自然也考虑到了。

两兄弟如今全部旗帜鲜明的站在百姓对立面,既可能会导致百姓作乱,也可能会导致两兄弟为了掌控百姓反而对百姓失控。

所以两兄弟需要一个人站在他们对面和他们打擂台。

这既能给百姓一个发泄的渠道,让更多百姓选择将斗争落于朝堂而非兵戎以免出现大规模动乱,又能避免两兄弟因不能准确体察百姓的承受度而行事过激。

而最终的人选,两兄弟不约而同的选定为华阳太后!

这可是实打实的自己人。

至于吕不韦?

这个名字根本就不在嬴政的考虑范围之内!

嬴成蟜也下意识的摇头道:“文信侯所思,与本君并大王所求多有不同。”

“本君虽然保下了文信侯一命,但本君只是想借文信侯之才,而非是要用文信侯之能。”

“若文信侯入局,朝中局势将会愈发混乱!”

张良温声道:“君子和而不同,所求却皆大道也。”

“良以为,文信侯所思确实与大王、君上有诸多不同之处。”

“但文信侯所思却是与大王、君上最为相近的。”

“文信侯曾言:宗庙之本在于民,民之治乱在于有司。”

“文信侯推崇的各司职守正与大王此番所求的治官之策遥相呼应。”

“文信侯执政之际的诸多举措皆是在为‘爱利民’,这与君上多求,何其相似?”

“且文信侯有能力也有名望,一旦文信侯还朝,将有大批贤才甚至是百姓来辅佐文信侯以治百姓!”

在吕不韦看来,‘爱利民’应该成为朝廷运转的核心思想。

那怎么才算是‘爱利民’?

至少也要做到全生,也就是全六欲。

而全六欲则可以简单理解为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吕不韦将全六欲视作手段,而嬴成蟜则是将全六欲视作目的,二人的核心诉求虽然不同,但却殊归同途的走在相同的道路上。

为了全六欲,吕不韦认为需要将‘顺民心’订立为官吏的职责标准,并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手段,与嬴政治理关东官吏乱象的诉求更是完全一致。

但吕不韦的手段比嬴成蟜和嬴政而言都更加温和,更还有一手分封制能给百姓以甜枣。

一旦吕不韦入局,凭借吕不韦的思想、手腕和能力,很轻易的便能与嬴成蟜和嬴政打起擂台——至少天下人是这么认为的。

韩夫人接着说道:“事实上,随着蟜儿接连灭国,朝中局势已在不可控的愈发混乱。”

“近来吾于燕、齐、赵三国的姊妹都在频频书信与吾,拜请吾照看一番她们要来大秦闯荡的晚辈。”

“更有诸多百姓投奔宫中嫔妃而来,并试图利用宫中嫔妃之力于大秦落子。”

“大秦的后宫前殿早已是暗流涌动,只是大王还控制的住、只是我等在竭力转圜,所以不曾显现。”

“文信侯还朝会带来更大的波澜,朝中局面却不一定会比现在更乱。”

“且文信侯还朝造成的波澜对于我儿而言,并非坏事。”

现在嬴成蟜一系已在事实上成为大秦朝堂内除嬴政之外的第一大派系。

随着各方新势力的入场,嬴成蟜一系与各方势力的斗争将不可避免。

但只要吕不韦归来,大批朝臣便会纷纷聚拢于吕不韦身侧,迅速形成一个强劲的新派系。

虽然吕不韦一系的势力很难超越嬴成蟜一系,但吕不韦有所求、嬴成蟜无所求,吕不韦一系的活跃程度将大幅超越嬴成蟜一系,成为朝争的主要参与者。

届时,嬴成蟜一系自可退守二线,坐山观虎斗。

嬴成蟜眉头紧锁:“不一定。”

“文信侯的思想过于坚定且几乎不可能被改变。”

“大王、本君的思想与文信侯的思想确实有相近的地方,却也有诸多完全冲突的矛盾。”

“倘若文信侯还朝,日后恐会为我等掣肘。”

“且文信侯也未尝不会将本君视作敌手!”

不说别的,就单一个分封郡县之争,就足够吕不韦和嬴政斗上一斗。

而法治、人治之争,君权、相权之争等斗争更是必将成为吕不韦和嬴政的相处日常。

韩夫人温声一笑:“文信侯,终究是臣。”

“文信侯的思想越坚定,他对于自己臣的定义也就越坚定。”

“虽然文信侯会为达目的而去行一些阴诡之策,但文信侯的最终目标却都是达成他所求的盛世。”

“昔大王之所以无法治文信侯,乃是因大王未曾亲政,文信侯自先王手中接到了代管朝政的王命,代管朝政便是文信侯身为臣的责任。”

“依照文信侯之思,彼时的大王本就不应该置喙朝政。”

“而今日,大王已然亲政,蟜儿颇有勇武!”

嬴成蟜豁然开朗。

吕不韦坚定的思想同样也是吕不韦最柔软的防线。

吕不韦可以和嬴成蟜斗的你死我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