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节烽烟(十七)
那千羽飞当年与神魂山的几个孩子咬断步惊仙的绳索后,看守的官兵看见步惊仙从坡地滑下去逃走,注意力一时分散。
他就乘机与另外三个同伴一起从另一面斜坡滑下去逃脱。
后来幸运的碰到一群神魂意志追求者,跟着一并乞讨度日。
没多久又随那些人来到燕国,在燕国时,千羽飞与三个同伴凑巧碰到个受了重伤而垂死的武修者,那人不由分说的硬传了他一身武功,还留下本武功秘笈气绝而去。至今千羽飞都不知道那人名姓身世。
最初千羽飞因为一身武功而痛苦,总认为他自己变成了个者。伴随时日推移,渐渐他发现自己的强大,三个年纪不大的孩子看着千羽飞拥有武功后的厉害,终究是孩子心性,羡慕久了,竟也都想学。
这才让千羽飞对于修炼人类武功的事情变的不再那么介怀。
长年来凭借武功,千羽飞在燕国帮助了不少同道中人。那些神魂意志追求者本来也不是出身神魂山,没有神魂山人的许多偏见,对于修炼人类武功的看法也没有那么偏激。
时日久了,千羽飞虽然年轻,但在燕国的神魂意志追求者中也很有声名、人望。
燕国最初起义时有八位义军首领,其中有的被捕,有的战死。最后只剩下千羽飞一个。那些首领的人马陆续都投奔过来,这才让千羽飞带领的神魂军数量激增。
步惊仙来之前了解过燕国殉道军的情况,不久前被燕国击败,算不上是千羽飞的无能和失职。
当时有一路六万的神魂军被燕国追击,撤逃投奔至千羽飞处。事出匆忙,受那支神魂军的阻碍以致殉道军准备的诸多防御设施不能使用,导致大败。大败之后千羽飞能够稳住局势,败而不溃,由此可见其人确有本事。
如今殉道军被迫入绝境,也是形势所致,根本怪不得千羽飞。那时退走,只有此处能够容身,否则早被燕军杀散,而后逐个击破了。如今燕军在孤峰周围的峡谷道安装大量器械,有意把神魂军困的不能动弹,强行突围无异于飞蛋砸石,损伤多少也无法突破包围。
殉道军必须外援,仅凭自身根本不可能解决困局。
纵使他步惊仙凭借飞翔之能每天出去破毁燕国器械,那也要一两个月才有作用。殉道军在孤峰上的粮食根本撑不过半个月。
然而眼前情景只有联燕抗楚和联楚抗燕两个选择。
联合燕国最有可能成功,也不怕殉道军不会服从。然而如此一来,等于为求让殉道军能够生存而破坏迅速一统的可能,魏国灭亡后齐国蠢蠢欲动,假如燕国不能亡,日后局势发展会大利于郑国。
楚不能灭燕,则收获不足。一旦楚国被迫罢兵,郑国的势力则独傲天下,楚、燕仇恨连绵日久,必将拖累的楚国不能伐陈。郑国将能从容对付周国,势必压制的周国再难伸展手脚。
‘宁可殉道军灭亡也不能因此阻碍未来大事,或许又需要请那仙人出来说话……’
最好的选择应该是联合楚国打燕国。然而此事看似容易,实则困难重重。
首先楚高歌接受提议的可能性极低,他部属许久,如今快等到一举灭燕的时机,根本不需要借助神魂军的战力。其次楚高歌本有意坐看殉道军灭亡,根本不会救助未来的大敌。
纵使果然联合成功,燕国的殉道军将来也几乎没有可能生存。
燕国灭亡时,楚军必灭殉道军无疑。而殉道军无处可逃,更不可能在楚军的打击下自给自足的生存下去。燕国地势复杂,仅仅靠一两座城池不足以生存是一个问题,任何一座城市如果没有外援力量,都会更容易被敌人切断包围,擅长用器械作战的特点又让被动死守城池与等死无异。
步惊仙思来想去,最后也没有更好的主意。眼前只有设法先说服楚国愿意相助才能摆脱危急。
燕国灭亡时如果策划得当,让殉道军开赴至与郑国相邻的地界并不难实现。
到时如何设法让郑军不攻殉道军就是唯一的生机。此事虽然难,但相较于设法让楚国不攻殉道军而言,却简单又现实的多了。
次日,步惊仙当众说出主意。
殉道军未曾遭到楚国攻击,虽然同样视楚国为者,但魏国时有步惊仙与郑国联合的先例,殉道军都没有强烈的排斥。
“对于未来的大事,我在此有责任对大家说明。我军形势不利之极,燕国灭亡后楚军必打我军,郑国也极可能夹击。本来最合适的选择该是与燕国联合,燕国形势危急,急需帮助,而且事后不敢立即翻脸,不得不容我军占据其土地。”
殉道军众都听着,许多人气愤燕国杀了不少同道,根本听不进这些话,只觉得不与燕国联合才是对的。
千羽飞还算冷静,虽然有仇恨,但也听得进这些话,想得通形势的必须。不由疑问“既然如此,宗主为何选择楚国,与虎谋皮?”
“问得好!”步惊仙环视众人,高声发问道“我们拿起武器,战斗流血,为的是什么?”
殉道军众都没有迟疑,齐齐答喊道“为了神魂意志的实现!”
“神魂意志的实现和生命哪者更重要?”步惊仙目光烁烁,再问。
“神魂意志高于一切!为此我们不惜付出生命,面对任何困难!”
“不错!许多同道因为不能忍受生存的折磨,接二连三的背弃了神魂意志,变成了者。而我们、从没有放弃,始终坚持!终于等到神魂大仙的指引,终于看到实现神魂意志理念的道路。”
步惊仙说的声情并茂,语气高亢。
“一切——都是为了神魂意志!为此舍弃生命也在所不惜。如何实现神魂意志?必须战胜所有的者,必须建立神魂意志国,必须以神魂意志国统一天下!如此才能教化者,才能让神魂意志成为天下所有人信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