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拼命阻拦夏侯渊、防止他冲动。但夏侯渊毕竟刚刚才死了侄儿,那股怒火又如何能轻易压制得住?
所以就在夏侯尚被杀后的第二天,夏侯渊还是组织了又一次的正面强攻攻势。
不过魏延那边也没闲着,经过一夜的补强,魏延把原本故意露出破绽的钓鱼城东墙南段,又加高了一尺多。把这个最薄弱的短板,稍稍补强一些。
并且重新在紧靠东墙南段的钓鱼山顶峰,又运上去了无数火箭和滚石。补充了各种守城战物资。
而对面的曹军,昨天毕竟刚刚被歼灭了大几千人,又有不少士兵被火焰烧伤后凄惨逃回。导致曹军各部的士气,普遍都比前一日又低落了不少。
所以夏侯渊的这次正面强攻,最终还是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防守方的魏延,当天付出了远比昨日还坚决的坚守意志,亲临一线督战,墙上的守军弓弩火力,也比第一天更为猛烈。魏延还亲自带着预备队在墙头巡逻堵漏,把偶尔靠飞梯杀上墙的曹军堵回去。
这也证明了:魏延如果想死死顶住曹军的强攻,以如今的防御工事坚固程度、以及眼下敌军的攻城器械完备程度,并不是做不到。
对曹军来说,这第二天的攻坚战,唯一值得庆幸的地方,就是部队好歹没有再出现被成建制围歼的情况——你都没能突破关墙,没有部队深入重围,怎么可能被围歼?
正面的接触战,一天打下来死伤个千把人也就差不多了。相比于一次性大几千人的歼灭战,这点损失还在可接受范围内。
夏侯渊亲自督战攻城,依然失败,他终于被当头的冷水浇得冷静了些,也彻底意识到,没有投石机和葛公车、云梯车,是不可能成功的了。
九月底的最后两天,醒悟的夏侯渊终于痛定思痛,改变战术,停止快攻,给部队十天到半个月的准备期,慢慢打造完重型攻城武器。
……
夏侯渊停止了进攻,魏延这边当然也不会闲着。
在确认夏侯渊把精力转投到了打造攻城武器上之后,魏延立刻抓紧时间,继续加固城防、打造新的防御设施。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动手之前,他也不忘召开一次军议,跟卓膺等副将、参军商讨一下施工的规划,也好有的放矢。
魏延开门见山问道:“诸位觉得,夏侯渊暂时蛰伏,其人力物力会重点投注在哪些攻城器械上?”
与会众人立刻议论纷纷,集思广益,倒也很快梳理出几条可能性。
最后由卓膺汇总了一下,分析道:“夏侯渊应该会重点打造云梯、葛公车和投石机。至于冲车,东墙只有一座城楼、城门,应该用不了多少。而井阑多半不会用到。”
魏延毕竟年轻,战术上也不可能想得非常全面,一时没反应过来井阑为什么没法用,就顺势多问了一句。
卓膺便随手一指旁边的钓鱼山主峰:“井阑只对平原城池好用,要高到足以对城墙居高临下。但这钓鱼城,南边有主峰,井阑、望楼再高也会被压制,夏侯渊应该不会白费力。”
魏延微微一愣,很快反应过来,自己倒是灯下黑了。好在战前军议时就把这些盲点梳理明白了,后续倒是不会白费精力。
还不到二十五岁的年轻将领,一时想不到也是正常的,总要在实战中不断成长。卓膺虽然不是名将,但他年龄比魏延大了十几岁,自然能对魏延形成一定的阅历补充。
魏延梳理清楚敌军的备战思路后,便开始讨论如何进行针对性的防御。
他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利用这段时间,继续把东墙加高。
但是这个设想抛出去之后,大伙儿讨论了一下都觉得难度很大,收效反而不高。
“魏都尉,这土墙就算加得再高,只要曹军有了葛公车,依然可以登顶。曹军打造攻城器械的时间,最多也就半个来月。
靠我们这上万人,半个月能把三百丈的墙加到多高?现在一丈多,到时候也就两丈多,葛公车却可以轻易加到三四丈高。”
魏延听了劝,觉得很有道理。
城墙要加高,可不是仅仅把高度加高就行的,因为城墙的横截面是个梯形,你要确保稳固,必须造成重力坝那样,高度加一倍,横截面积就变成了四倍。
可以说,两丈半高的墙,施工土方量能是一张二尺高的墙的四倍。
而且防守方加高城墙,需要把整条墙都加高,进攻方却只要突破一点,这种防御加强的手段,显然不适合短时间内快速提升战斗力。
倒是此战结束后、和平年代如果有慢工细活强化城防的机会,可以试试普遍加高城墙、再在外面包砖石。
既然否定了全面加高城墙,剩下的选项也就不多了。
魏延和卓膺众将又商议了一会儿,最后总算是集思广益、头脑风暴,让魏延自己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招数:
“有了!葛公车虽然犀利,但毕竟重心相对不稳,这个弱点也是诸葛先生反复告诫过我们的,所以葛公车在坡度大的地形就没法使用了!稍微施加一点推力就可能自行倾倒!在山坡上,还是只能用云梯车和掘城木驴等器械推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