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决定!咱要吃饼!咱要吃肉!(1 / 1)

明年春夏之交攻占云玲山脉后那片大平原的既定目标被定下后,不管是护卫营这边,还是郡守衙门那边都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

而在此时,那批近十万从辽北郡逃难来云州郡的流民也在历经近半月的逃难路途后终于来到了云州城外。

对此,早有准备的郡守衙门迅速应对,所有流民都暂时限制在了城外,不让随意进城。

郡守衙门以最低三口一户的标准给百姓提供了足够的毡帐,每天还提供两次稀粥供应,虽吃不饱但却能让人不至于饿死,同时还派遣了巡街武侯在流民驻扎的营地来回巡视稳定流民间的秩序。

住食安全三项一解决,这逃难来的近十万流民迅速就安定了下来。

随即,郡守衙门就开始组织起城内各大缺人的作坊主,组成面试团来到流民营地招人。

很快,流民中有一技之长的那些人都在城内找到了工作,经过郡守衙门对这些人进行消毒过后他们获得了进城的资格。

如此,算是解决了一部分流民的生存问题。

而与此同时,护卫营招兵的消息也很快在云州城内流传开来,这个消息对于城内的百姓们来说没什么吸引力,但对于城外那些还靠着官府每天两顿稀粥供应的流民来说则是一条大大的出路,吸引了大部分流民的注意。

某处毡帐内,一家四口正在吃着刚刚从郡守衙门设立的粥棚里领来的稀粥。

不管是妇人还是孩子都迫不及待的大口大口喝着属于自己的粥,对于他们来说如今的日子相对于之前半个月的迁徙过程来说已经算的上的极好的了,虽然依旧吃不饱,但也不至于饿死。

从辽北郡来云州郡的路上,他们不知道见过多少同村认识的人活生生饿死在了路上。

甚至有些饿极的人都干出了一些难以言说的事,队伍中的老弱常常被那些人带走却再也没有回来。

谁都知道那些人是在干什么,但没人管,也没人说,大家连活下去都很艰难了,只要不发生在自己身上,没有人会去多管闲事。

所以,对于如今的每天两顿稀粥,她们已经很满意了。

然而这户的男主人看着碗里的稀粥,再想到村内有着木匠手艺的同村人从城内带回来的大饼子。

那诱人的香气,撒在饼子上星罗棋布的芝麻粒,吃起来发出的一阵阵咔哧咔哧的诱人声音!

顿时,碗里的粥再也没有前些天香了。

李二牛默默将手中的装满稀粥的碗放了下来,一言不发的坐在原地。

他这异样的神情很快就被刚刚吃完粥的妇人注意到了。

“当家的,你怎么不吃粥啊?这粥多好吃啊!”

李二牛闻言闷闷的说道:“粥再好吃也没有芝麻饼子好吃。”

妇人顿时知道自己男人这是受到了什么刺激,闻言却是无奈叹气劝慰道:

“当家的,不一样。那李老三会做木匠活,这才被城内的木工坊给招了进去,吃了工粮。

咱家又没有什么手艺,就会种地,这云州郡一路走来你也看到了,根本就没有能种地的地方,咱这手艺根本派不上用场。

如今能有这稀粥喝就已经很好了,至少饿不死人,咱们已经比那些饿死在路上的不知道好了多少了。

反正咱觉得做人要知足,每天能有这两碗稀粥喝就不错了。”

妇人的劝慰并没有让李二牛释然,他已经闷闷的呆坐在原地,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半响李二牛忽然站起身,端起放在一旁的稀粥分成三份依次倒在两个孩子和自家婆娘碗里紧接着声音坚定的对三人说道:

“咱不想再每天喝粥了,咱要吃饼子!咱要吃肉!”

妇人被自家男人的动作吓了一跳,闻言呐呐说道:“可,咱没有啥手艺啊?”

李二牛却好似做了某种决定一般,沉声道:

“咱今天听李老三说了,云王的护卫营现在正在扩招,待遇丰厚,一个月有三两银子!

这饷银不高,但只要我加入护卫营,你们娘几个都能住进城内的军属区,不用再待在这城外。

而且,每个月咱两个孩子还能得到五钱银子的抚育补贴,直到他们十八岁为止。

那时候咱就能吃的上大饼子了,还能吃肉!”

李二牛这番话顿时给妇人吓了一大跳,赶忙起身拉住自家男人道:

“当家的万万不可啊!当兵是要打仗的,是会死人的!你要是出事了,我们娘几个该怎么活啊!”

李二牛却不为所动,沉声道:“你不用劝咱了,咱不想再喝粥了,而且你也不想想,官府这施粥能维持多久?咱这近十万人,就是官府再有钱也禁不住十万人白吃白喝,这粥棚迟早有一天会撤了的。

到那时,咱在找不到伙计,咱这一家四口全得去喝西北风。

所以,哪怕是为了咱家,咱都必须找条路子!

而且你放心,咱打听过了,这云州郡护卫营的抚恤金很高,咱要是战死了,你们直接就有一百两的抚恤金,咱两个孩子的抚育补贴也能直接转成每月一两的抚恤津贴同样是直到十八岁为止。

所以哪怕咱战死了,咱也能放心你们娘三个。

你就不用再劝咱了!”

说完,李二牛也不在理会妇人,松开妇人的手,大踏步便向帐外走去,他要赶紧去城门口的报名处报名。

李老三可是说了,这次护卫营招人只招一万五千人,去晚了就没名额了,自己得赶紧去。

他相信,跟自己同样想法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营地中但凡有点眼光的都能看的出这个粥棚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不然官府不会亲自组织那些工坊主来营中招人。

想要活下去,想要好好活下去,那就必须自己寻找生路!

毡帐内,看着自家男人离去的背影,妇人最终只得轻叹一声,将碗里的粥都倒进了两个正在呼呼大吃不晓得世事的孩子碗里。

她又何尝不知自家男人说的是对的,但她只是个妇道人家,只能管好自己的小家,再多的她能怎么办?

当兵打仗是要死人的,若不是实在没办法,大宋百姓有几个会去当兵的。

正所谓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可现在,他们家也确实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了,只能希望当家的吉人自有天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