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
西北还是冷风嗖嗖,天寒地冻。
汉中的黄忠也没闲着,既要防御,也要四处用兵剿匪。
凉州的叛乱已成水火之势,四处蔓延,甚至于危及三辅,搅动洛阳。
站在城头上,黄忠面色如霜,沉声道:“确定是羌人吗?”
他身后的亲卫道:“是。皇城府那边的消息,听说,二公子正在奉旨赶来的路上。”
黄忠的脸色又凝重了几分,望向河西走廊,心里不安,道:“夏侯渊还是脱不得身吗?”
亲卫悄悄挥手,屏退了其他侍卫,上前低声道:“是。夏侯渊派人来的口信说,他已经平灭了二十多个氐、羌等叛乱部落,至少斩杀了十万人,但叛乱始终无法彻底剿灭。他认为,这样纠缠下去不行,还得与叛军决战。”
黄忠神色不动,道:“怎么决战?凉州之地,荒茫漫长,曲折两千多里,叛军要是不肯决战,我们能怎么办?”
亲卫不敢接话了。
西凉之地,不止胡汉杂居,地理复杂,还极其广阔,要是叛军使用拖字诀,官军不可能像武帝时那样,追出数千里与叛军决战荒漠戈壁。
——国力支撑不住。
“报中郎将,皇城府二公子到了。”一个校尉急匆匆上来道。
黄忠猛的转身,道:“快请。”
对于‘二公子’,军旅之人有着默契的共识——二公子是富贵之人。
皇甫坚长身披大袄,穿着正式的官服,握着佩剑,急匆匆而来,顾不上行礼,客套了,道:“蜀中来的消息,刘璋派兵出蜀了。”
黄忠抬起的手,猛的缩了回去,沉声道:“在哪里?”
皇甫坚长摇头,道:“很秘密,我找了很久都没找到,消息说,可能有一万人。”
黄忠转头看向西南方向,脸色凝重,道:“出蜀的话,只能从剑阁出,走阳平关,我一直盯着,如果有一万人悄悄出来,我不可能没有察觉才对。”
皇甫坚长站在他边上,道:“可能性有很多,但刘璋这种时候派兵出蜀,其意不言自明。陛下十分震怒,大司马府制定了新的兵略。”
刘璋派兵出蜀,毫无疑问,就是要相助三羌,抵御朝廷。
用曹操的话来说,就是垂死挣扎,苟延残喘。
这是对大汉朝廷的巨大挑衅,不止皇帝陛下震怒,朝野同样容忍不了。
黄忠收回目光,沉思一阵,道:“新的兵略?三羌在凉州经营多年,地势复杂,绵延千里,官军除非深入腹地,否则会被硬生生拖垮,朝廷不可能耗用无数钱粮来打消耗战。”
三羌也不傻,不可能再次与朝廷正面决战,一旦他们避而不战,朝廷就要陷入两难境地。
皇甫坚长道:“大司马府经过多次商议,决定改变战术,抛弃辎重,轻兵突进。”
黄忠也是熟读兵书的人,闻言立即道:“大迂回吗?”
皇甫坚长道:“详细的兵略,大司马很可能会在不久后派人送到,或许大司马或者右司马亲自前来。”
黄忠明白了,心里压力骤增。
武帝时,为了征讨匈奴,深入大漠戈壁,为了防止匈奴避而不战,往往采取大纵深,大迂回包抄的战术。
这种战术,对后勤的要求奇高,单说战马,就要准备至少十万匹,更别说其他的了!
十万匹战马,朝廷咬着牙拿得出来,可用在征讨三羌上,朝廷肯定不答应。
‘新政’初见成效,正是恢复民生的关键时刻,一旦强行征召,必然大伤元气,完全不值得!
皇甫坚长没有再说,摸着下巴,望着剑阁方向。
蜀道难,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很多地方,完全说得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要是没有内应,单凭强攻,简直没有可能。
二公子在考虑,是不是走一趟。
不过,那是黄门北寺狱的地盘,他插手可以,亲自过去,可能会有些麻烦。
黄门北寺狱与皇城府的职责是有明确划分的,但很多地方又重叠在一起,难以清晰计较。
这么多年,二公子与那位左贵人,一直有着默契,彼此不会轻易涉足彼此的‘地盘’。
“报!”
突然间,下面一个士兵飞奔而来,无比急切,冲到黄忠跟前,单膝跪地都按:“冀城急报,冀城失守,冀城太守违抗誓死不降,战死殉国。”
黄忠脸色骤变,呼吸急促了几分。
皇甫坚长似乎想到了洛阳城里那位陛下,双眼眯起,轻声道:“黄中郎将,准备点兵吧。”
黄忠深吸一口气,定住心神,道:“不等大司马府的命令吗?”
皇甫坚长冷哼一声,道:“等是要等的,我就是不知道,等的是大司马府的命令,还是陛下御驾亲征。”
黄忠脸色变了又变,道:“二公子,陛下,要御驾亲征?”
皇甫坚长遥望着冀城,脸角如铁,道:“韩遂扣下了钟仆射已经激怒了陛下,现在攻破冀城,杀害太守,陛下必定勃然大怒!”
朝野不希望皇帝陛下御驾亲征,作为将领的黄忠,同样不希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