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开局震撼老朱八百年(18)(1 / 1)

时隔小半个月之后,曲洁再次见到了老朱,一家三口一起上门的那种见。

对于已经看腻了的朱家两父子。

曲洁并没有什么兴趣。

唯有马皇后让曲洁关注了一下,但也仅仅只是关注了一下,毕竟她虽说有贤名,但贡献其实相对有限,她所谓的贤名,不过因为符合古代文人们对平日有规矩,不逾越的皇后要求所得罢了。

但凡她有参政议政的行为。

恐怕就是妖后。

见面后,朱元璋依旧是一句话都没说,朱标代替他提问,询问解决办法。

第一个问的便是宗室藩王问题。

“这世间就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

本座也没见过如你父皇这般刻薄的帝王,有宋一朝军事再怎么拉垮,有一点人家至少做得很不错,那就是不断打压限制宗室以及地方豪强,勋贵之流。

没有像你父皇这般刻薄官员。

厚待宗室的。

而且你也别觉得老朱厚待宗室,宗室的日子就过得真的很好,用一句话来形容明朝中后期宗室的日子,那就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除了藩王嫡系以及与帝王关系比较密切的那些宗室日子过得很好外,还有些宗室连吃喝都困难。

他以为只有官员会贪污吗?

宗室藩王或有实权的,哪个没有截留过朝廷发放下去的宗室禄米禄银啊!

特别是负责分发禄米禄银的主脉。

不发,下面那些支脉也无可奈何。

最关键的是,那些底层宗室还被限制从事百业,真真是想靠自己的劳动赚钱养活家人都不被允许,而那些藩王则是无恶不作,倒买倒卖物资,甚至于插手粮食买卖,赚取差价,全都很寻常。

可以说有明一朝的宗室,大多不是在作恶,就是在作恶的路上,或者没能力作恶,穷困潦倒,明朝最终灭亡,百姓那么惨,宗室至少得承担一半责任。

这就是你父皇厚待宗室的结果。”

“至于怎么解决。

要么跟宋朝学习,要么就跟后面灭了你们的后金学习,宋朝怎么做的应该不用我来教你们,你们自己翻史书去。

数百年后的后金在宗室这方面。

处理的就还行了。

因为他们是在充分吸取了你们家的教训之后,特地做出的一些修改,可以说你家就是本错题集,对照着改便是。

首先一点,削藩肯定是必须的,但不是现在我也知道,削藩之后的宗室政策必须大变,比如说,宗室既然有了禄米禄银,为何还要有大量的田产,甚至于拥有封地的税收权,这些都要收回。

可以给府邸,给银子,给米,但是必须限制田产,比如说万亩以内之类。

超出严惩,削爵。

其次,宗室必须有法可依,要么宗室犯法,全部按照大明律进行惩处,以此威慑,要么专门制定一套宗室之法。

以削爵除爵作为主要惩罚手段。

既能威慑,也减少国家负担。

没有法律的限制,绝大多数人并不会成为什么圣人,只会无法无天,作恶多端,骑在百姓们的头上,作威作福。

其次就是宗室数量问题。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宗室可以存在,但是爵位数量必须加以限制,只有五代以内的血亲,可以降等袭爵,帝王五代之外的血亲,名字可以记入宗室族谱,但是不享受任何特殊待遇,或者给予部分资助,从此之后不归国家供养。

但是不应有其他限制,可以正常选择自己的职业,甚至于科举做官也行。

除此之外就是宗室的质量问题了。

宗室必须加入考核机制,藩王世子或者郡王世子之类,必须通过专门的考核,考核不通过,直接不许继承爵位。

什么都不管,养群猪出来,养一群作恶多端的猪出来,对国家只有坏处。

不求能文能武多厉害。

可至少得做个人,而非畜牲。”

宗室问题其实很好解决,无非就是限制宗室数量,约束宗室恶劣行为,前面几个朝代不要有太多方法可以借鉴。

朱元璋搞出那一套贻害无穷宗室政策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于他太贪了,既想让后代都过上好日子,又不想他们威胁到皇权,关键是要养猪还不好好养,给了他们能够祸害封地百姓的各种特权。

什么都想要。

但又怎么可能什么都得到。

让曲洁自己来的话,她做的肯定会比她建议的更狠一些,但现在想获得建议的实际是朱元璋,所以曲洁只能收敛些,稍微提出亿点点的小限制和改变。

至少能让大明宗室少祸害些百姓。

也少祸害些国家,减少负担。

“削藩削藩,怎么都要提削藩?”

朱元璋心情明显不咋样,特别是削藩那句话,更是让他分外敏感,因为削藩在他看来就是兄弟相残,叔侄相残。

“没文化你就多读书好不好。

那些手握大军镇守边疆的藩王,跟唐朝的节度史有什么区别,跟汉朝后期那些拥兵自重的,又有什么区别,你活着他们是你的儿子还好,应该没有几个敢跟李世民学,可是等你死了之后呢。

叔侄关系能有父子关系密切。

你能不能不要那么天真,皇权争斗之下,兄友弟恭是不存在的,你死我活才是真理,否则不就跟那朱祁钰一样。

心慈手软的帝王,可活不久!”

朱元璋对削藩之事烦躁的很,曲洁则是对他烦的很,这老东西又固执又麻烦,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不要太多,要不是希望国家好点,百姓们少受些罪。

曲洁是真不想废这些话。

操这些心。

直接用精神力控制住老朱,让他封自己做国师是既轻松又简单,哪用得着这么费心帮他找执政问题,设法解决。

最关键的是这老东西还不领情!

前面那么多朝代都在削藩,不是在削藩就是在削藩的路上,这些难道还不足以证明藩王贻害无穷吗,就他偏要开历史倒车,嘴上喊着继承的是前宋,实际学来的那些政策,都是些元蒙糟粕。

不论是殉葬,还是千户万户之名。

不都是前元搞起来的东西。

还有两章要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