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拒绝不了(1 / 1)

听到这句话,徐福贵眼睛一亮,能给钱给场地就好,就怕他来一句任何事情自己想办法解决。

反正技术和资料都有了,只有有场地和资金,把养猪场建起来那还不是轻轻松松。

虽然自己不懂养猪厂的细节,但新兔这么大,总有人懂的,让手下人去做就行了。

说着话,桌上的饭菜被两人消灭一空,左山河不拘小节用手掌在嘴巴上一抹,然后掏出一个信封,“呐,这是上面领导对你的嘉奖。”

“你也知道任务的性质,公开是不可能的,只能私下嘉奖。”

徐福贵接过信封打开一看,里面是厚厚一沓大团结,除此之外还有一大沓各种票据。

最多的还是粮票,大部分是首都粮票,少数全国粮票,其余的像是肉票,糖票,布票的也不少。

徐福贵不以为意放进信封,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说实话,他现在对于这些已经不怎么在乎了,在旧金山的收获实在是太大,足够他一家老小一辈子生活无忧。

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会把心神沉入空间,看着里面金灿灿的金条,一晚上都是好梦。

左山河沉吟一声,又说道:“养猪厂的人手你自己任命,完后向人事科打个报告就行了,我会和他们通一口气?”

徐福贵诧异的指着自己,“全部让我来任命?”

哪怕是试点,养猪场的工作人员可不少,这其中涉及到多少工作名额?

由于计划经济的政策,社会工作大部分都固定死了,一个人很难从农民转化为工人。

但徐福贵一下掌握这么多名额,不知道让人得多眼红。

左山河点头,“对,全权由伱任命,我和上面的领导不看过程,只看最后的结果。”

徐福贵抽出纸巾擦了擦嘴,点点头,心中第一个想到了食堂的何副主任。

当初这个方案就是何副主任提出来的,另外这个人很合自己胃口,能力也不错,养猪场的事情可以让他去负责。

想到就做,走出食堂吧,回到办公室后,他就立马叫来何副主任,一通大饼画了下去,让他好好干,以后直接当养猪场的副厂长。

何副主任眼睛放光,他可没有徐福贵类似的担忧,害怕失去副主任的职位。

他的位置没有徐福贵的高,哪怕首钢厂是重工业,但他只是一个食堂副主任罢了。

相对于未来的养猪厂副厂长,一个副主任根本不值一提。

于是他拍着胸脯,说会赶紧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将养猪场落实的实处。

徐福贵挥挥手表示让他自己发挥,有任何需要,他会亲自去其他部分进行协商。

将事情安排下去后,徐福贵再次落得一身轻松,舒舒服服的坐在办公室里,拿着报纸悠闲的看了起来。

不过第二天,运输部的老陈便笑嘻嘻的找上了他,手里还提着一瓶汾酒,一看就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徐福贵给他递了一根大前门香烟,坐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自己也点燃一根,笑呵呵的和他打了个招呼。

“福贵。”陈主任搓了搓手,“听说你们后勤要搞一个养猪场。”

徐福贵轻轻嗯了一声,“你消息还挺灵通,我也是昨天才知道这事儿。”

“害,我消息有啥灵通的,全厂都知道这事儿了。”

徐福贵挑了挑眉,养猪场虽然不是机密的事情,但也没有公开张贴,场里的消息传的这么快?

陈主任看着他,将汾酒往他面前推了推,“等会儿下班我们去喝两杯,这可是好东西,一般人我都不舍得拿出来。”

徐福贵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老陈,有事儿说事儿呗,凭咱俩的交情,我肯定帮你。”

陈主任拍了一下大腿,“爽快,就是我想着养猪场不是需要人嘛,我给你介绍个人呗。”

徐福贵恍然大悟,昨天左山河说这事儿的时候他就意识到了接下来的人情世故怕是不会少,没想到第一个就来了。

不过当初老陈对他可是很实在,给来顺直接安排了一个临时工,转正的时间也很快,此时别人想让他帮忙,自然不能不给他面子。

于是示意他抽烟,随口点头,“没有问题,你把人叫来看看,资料带好,去人事科办手续,然后在食堂找人报道就成了。”

陈主任咧嘴笑了,“好,我回去就和他说。”

“是你什么人啊?”徐福贵好奇问了句,关系近的话他就多照顾照顾。

陈主任撇了撇嘴,“不是啥人,我媳妇儿一个堂弟的朋友的弟弟,也不知道咋让我媳妇儿答应的,把他从农村提上来当一个工人。”

徐福贵扯了扯嘴角,这关系扯的可真够远的,瞧着老陈的意思,心里也有些不满,那这人先给个临工工就行了,以后能不能转正,看他自己本事。

提起这个,陈主任也忍不住抱怨自己媳妇儿,让他总是处于为难的境地,隔三差五就让他往首钢厂里塞人。

老陈是从战场上退下来的,战功赫赫,心思也比较纯正,对于利用手里权力的做法很不耻。

但架不住自己家的媳妇儿闹腾,每次他都捏着鼻子答应的。

徐福贵也就听了个八卦,对于别人的家务事,他不好做评价。

老陈走了,走之前让他把汾酒放好,他过两天找一些酱牛肉过来,两人一起吃。

可是徐福贵没想到,这只是一个开头,接下来几天,源源不断有一些首钢厂的管理层找到他,或是隐晦,或是直接的说想要一个工人名额。

大部分都不好拒绝,徐福贵只能答应,不过也因此获得他们的好感,大家笑呵呵的说以后就是朋友了,有啥事儿需要帮忙尽管说。

一来二去,他在厂里倒是越发如鱼得水。

元宵节过后,工厂恢复了生产,而且隔三差五广播里就会传出激励高亢的声音,鼓励工人人扩大生产,做出更大贡献,到处都是热火朝天。

开工后不久,一天回家的时候,家珍高兴的拉着他说,“我转正了。”

一家人一听,立马高兴的说今晚要吃好的庆祝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