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运输(1 / 1)

智人 岭南仨人 10920 字 8个月前

洪沙瓦底。

克伦邦的东部,就是洪沙瓦底与暹罗的交界处,这里有一条两国的界河——当翁河。

该河也是萨尔温江的支流之一。

之前当翁河由于是界河,青叶集团也只是疏通了一下,让其船只通行上限达到500~1000吨级别。

现在却不一样了。

因为暹罗已经变成了智人公司的控制区,界河自然名存实亡。

早已经秘密勘探过的河道上,此时已经被大量的土石方阻断,河流临时改道到另一个位置。

而土石方阻断后,被抽空的一部分河面上,大量挖掘机和运输车辆,正在这里忙碌着。

当翁河大坝就是这个项目的核心。

刘志凡和乌南俩人为下面剪彩之后,又分别接受了两地的电视台采访忙碌到中午,他们才一起吃饭。

俩人吃饭的位置,在施工队伍的临时员工小镇之中,位于一片被削平的山台上,站在上面可以俯瞰整个施工现场。

“虽然是临时小镇,但是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还是挺完善的。”乌南说完,又叉起一块鸡排。

刘志凡笑了笑:“公司对于大型工程项目都有计划,这种工程需要几千名员工,建设一个新小镇,并没有什么问题,反正这里以后也需要建城。”

由于俩人的包间没有其他外人存在,乌南说话也比较放得开,他看着落地窗外面的河道施工现场:

“工程计划三年,会不会太赶了?”

“不赶,我们用了新技术,比如不需要太多养护的珊瑚水泥,还有铁竹钢丝复合筋,以及最重要的裂缝修补技术。”

乌南眉头一挑,放下手上的叉子:“又是新技术?”

工程项目的总工程师苏锦程,向乌南介绍道:“嗯,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就算是不加急,出现裂缝那也是常见的问题,特别是一体化的水坝,出现裂缝几乎是难以避免的问题。”

“而我们珊瑚水泥也不例外,虽然养护可以减少,但裂缝还是照样会出现,由于近年来,我们急匆匆上马了一大堆水电站,很多大坝由于施工不当,出现了不在少数的裂缝。”

苏锦程停顿了一下,喝了一口水:

“因此总部针对这个问题,研发了一套专门的裂缝修补技术,该技术的核心原理就是利用转基因真菌,加上特殊的硅酸盐和钙溶液,让转基因真菌在裂缝之中生长,进而形成结合力极强的硅钙层。”

乌南对于这个技术非常感兴趣:“这个技术是不是对老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也有裂缝修补效果?”

“是的,只要是裂缝型的破坏,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快速修补,其结合力和原本的混凝土结构还高很多,毕竟这是分子级别的结合。”苏锦程点了点头。

刘志凡更是笑着说道:“要不是单位成本是混凝土的2.7倍,以及存在泄密风险,公司都打算用这种方式来建设建筑物了。”

“已经不错了,和珊瑚水泥、铁竹钢丝复合筋结合,让我们可以快速施工,其实三年是包括后期安装水轮机、船闸等设备的时间,建筑主体大概只需要18个月左右。”苏锦程补充道。

“只需要18个月吗?这速度真的太快了,科技果然是第一生产力。”乌南感叹不已。

要知道当翁河大坝的真实数据,可和他们在电视台上公布的数据,存在不小的出入。

整个当翁河大坝,采用重力坝的设计,坝体长度1832米,坝顶高度156米,就是一个小一点的三峡大坝。

其最大蓄水高度为132米,日常蓄水高度为100米。

这并不是最关键的地方,最关键的是这座大坝一侧的通航船闸,其设计是双线4级船闸,最大通行船只的上限为2万吨级别(1000标准集装箱船)。

而俩人在电视台上公布数字,却是最大通行船只的吨位只有3000吨。

显然这是故意隐瞒外界。

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减少外部压力。

因为当翁河的上游,与暹罗的湄南河最大支流——宾河,两者最小距离不足20公里,仅隔着他念他翁山脉的一处低矮山岭。

未来完成河道疏通之后,只要挖开这一片山岭,两条河流就可以直接联通。

到时候,两万吨级以下的船只,从仰光到曼谷、清迈的航程,将从原来3600~4200公里,缩短到700~1000公里。

这也是为什么刘志凡会特地邀请乌南过来的原因。

如果要让整条运河的通航能力,达到2万吨的上限,暹罗那边也必须同步改造湄南河,到时候才可以无缝衔接。

至于为什么不挖掘克拉运河。

主要是现在没有必要,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外部压力。

马六甲海峡的存在,本身就涉及到错综复杂的利益和战略。

一旦开挖克拉运河,那必定会引起阿美利卡的关注,而星岛甚至会直接敌视克拉运河。

因此现阶段,克拉运河并不是必须的。

毕竟智人公司现在已经掌握了大马,至少掌握着马六甲的四分之一主权。

而暹罗通过陆地连接了洪沙瓦底,又可以通过海路连接吕宋和大马,因此克拉运河并不需要太过于着急。

相反,当翁河—湄南河运河却更加重要,因为这可以促进洪沙瓦底和暹罗一体化,并带动沿线的经济发展。

毕竟这条运河连接了暹罗的北部内陆,让本来阻隔双方交通的他念他翁山脉成为一条坦途。

现在修建当翁河大坝,疏通上游河道,以及暹罗修建湄南河建设大坝,就是为了两条河最后的连接。

乌南知道这个计划之后,表情是既兴奋又忐忑:

“刘总,大坝和河道疏通没有问题,可是挖掘他念他翁山脉的那一段山岭,天上的眼睛可很容易看到的。”

“放心吧!他们看不到的。”刘志凡胸有成竹的回道。

乌南瞪大眼睛:“如何不被发现?就算是盖迷彩布,卫星也可以通过反射波段察觉到异常的。”

刘志凡擦了擦嘴巴,将餐盘推到一旁,然后拍了拍乌南肩膀:“下个月我们一起过去现场看看,明天施工队伍会过去踩点。”

“刘总还真是喜欢卖关子。”乌南被弄得心痒痒。

刘志凡摇了摇头:“眼见为实,而且具体的技术原理,你也可能会听得云里雾里。”

“好吧!那我拭目以待。”

一行人在员工小镇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便返回各自的岗位上。

而另一边。

天刚刚泛白,早就收拾好设备的特别工程队,坐上十几艘500吨的小运输船,便向当翁河上游行驶过去。

虽然是旱季,但经过疏通之后的当翁河,仍然可以允许500吨级别的船只航行。

那一处低矮山岭就在上游的中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