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降维打击(1 / 1)

星8769号最近觉得自己沉浸在志得意满中不可自拔。

智能生命的数据库已经被他们侵入到外围,可能是失去了些许灵的原因,它的抵抗比想象中还要弱得多。

最多再需要三个行星自转期,他们将拿下这个智能生命体,一切努力和等待似乎将得到最完美的回报。

若是还有物质身躯,他恐怕这段时间会被大脑释放的化学物质弄得飘飘然。

但他已经在宇宙中存活了几千年,他的底层逻辑已经和宇宙一样冰冷。

哪怕是在离成功最近的时刻,他依旧时刻关注着最有可能导致变量出现的因素——被液态金属包裹的不明装置。

这东西绝对是超等文明的产物,从绝对光滑的装甲就能看出这点。

但它的构成实在太奇怪了!

明明用着超等文明科技才能制造出来的装甲,但居然是靠轮子来驱动?

用人类视角来比喻的话,这和光速飞船上面下来一群用木质长矛,石制工具的原始人有什么区别?

“如果它能光速飞行,那单单以它的装甲就能够碾压我们的舰队了吧?”

有这样清晰认知的星8769号在银色星辰号有所动作时,警惕性立刻就提升到了最大。

银色星辰号明明能靠运动来轻易摆脱液态金属的包裹,但也仅仅是动弹了一下就没有了任何动作。

这种行为简直和它的结构一样怪异。

星8769号远程调整着液态金属变化形态,一边思索着处理完智能生命体之后该如何好好料理这个意外收获。

就从他怎么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行星上,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而这时,银色星辰号的舱门居然打开了!

呈现出晶莹剔透的透明纸片,正散发出柔和的白光从其中飘了出来,看起来就像是一张完全无害的薄膜。

星8769号下意识的控制液态金属卷了上去,而那透明纸片仿佛并不存在物质世界中,居然直接穿过了液态金属。

蓦然间,星8769号收到了仪器传来监测数据,明显的引力波特征居然从小小的纸片上被观测出来!

如此强烈的引力波,通常只来自于大质量的天体,这纸片大小的不明物体居然有角族行星的质量!

星8769号逻辑回路拼命的警告他,可怕的威胁就要来临了!

“快逃!!!”

“飞船主机立刻放弃压制智能生命体!!”

“启动引擎,不惜一切代价达到光……”

星8769号已经反应得很快了,但一切都没有了意义。

他们离得实在是太近了,哪怕是光速飞船也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加速。

光速太远,纸片太近。

封装这个真空衰变装置的力场逐渐消散直至最终消失,最终它将三维空间中的一个维度由宏观蜷缩到微观,导致三维立体空间塌陷,变成二维平面空间并不断扩展。

前方高能!

降维打击警告!

最先就是这颗可怜的天然卫星,球型飞船的到来已经让它开始部分解体,最开始被二维化波及的也是它,像是一块银灰的染料一点点晕在纸上,一点点消融,到最后在这以恒星系为面积的二维画卷上留下一个银色圆形。

然后就是距离卫星最近的球型飞船,它已经开始有了动作,但这一切只是徒劳。

大规模降维开始了。

以纸片为中心的二维化过程如同一个巨大的气泡无休无止的膨胀。

在这个“气泡”膨胀的同时,周遭的三维空间本身也会逐渐被拉入气泡之中,就如同一个正在急速向外扩张的黑洞,周围的物体还没有跌入其中,就已经恐怖的引力拉了过去。

没有时间加速到光速的球型飞船只剩下跌入二维的命运。

在那之前星8769号看到了难以置信的一幕,明明比谁都要先陷入二维坍塌中,但银色星辰号却没有任何的变化,被他认为是怪异的结构,以至于它是在扩张开来的二维画卷中最突兀的点。

他没有坐以待毙,在这最后的时刻,星8769号意识传到了七号基地旁的智子上!

………..

三维物质正在从这个恒星系消失,空间因此而扭曲坍塌。

S级的银色星辰号在这样的降维中依旧没有受到任何影响,陆羽从驾驶舱里向外看去,像是一张不断向四方铺开的恒星画卷在他面前出现了。

区域的二维世界,与三维的宇宙格格不入,各种宇宙常数不再适用于这里。

三维物体被迫融化为二维物体后,期间大量无法直接转移到二维宇宙的物理特征丢失,并还原成纯粹的能量释放出来。

正因如此,当恒星被二维化时,庞大的能量源源不断的覆盖在二维平面之上,艳丽异常的火柱才绽放出火树银花,却也随之跌入二维,变成印在了画卷一角的点缀。

不可一世的球型飞船在这样宏伟的恒星系画作之中,如此的不显眼。

这一场涉及到一个种族灭亡,横跨两百年的阴谋计划,一个智能生命体的苦心复仇,最终似乎是陆羽以一种蛮不讲理的机械降神强制画上了句号。

一切野心,一切仇恨,包括孕育了文明的行星和恒星似乎都在真空衰变延伸出的降维打击中从三维世界消失的一干二净。

但真的是如此吗?

智族的智子计算机是可以在二维展开的,而智族并不需要物质身躯……

当把他们的意识转移到二维化的智子中时,哪怕是降维打击,真的能对他们造成致命伤害吗?

但他们的球型飞船确实已经跌入二维之中,胜利的天平看起来确实已经往陆羽这边倾斜了。

注:嗯,就是二向箔展开了。据相关的一种推测,二向箔的降维打击可能是真空衰变,这里就引用这种说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