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师傅的话后,齐政也回头看向了夏逢春。
看到另外三人都看向自己之后,夏逢春慢慢的把长大的嘴巴合上之后,看着李师傅说道:“李师傅,您不用管我,我这个人从小就不喜欢学习,一听老师讲课就犯困!”
夏逢春不说还好,一这么说了以后,李师傅就更加来气起来:“这么说你这小太监也念过圣贤书?”
“倒是念过几年,只不过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我还很小,不懂事。”夏逢春解释说道。
李师傅听他说完后,便朝着他走了过去。
而一直正经危坐的齐政也重要能够放松自己一下,他感觉自己的身体都快僵硬的不能动了。
“哼!若是你能好好读书,现在也不至于落到这步田地。考上个状元入朝为官,难道不比入宫当个太监强吗?太监是个阉人,连个男人都不是。”
李师傅也不顾旁边站着一个老太监,对着夏逢春便教训了起来。
在李师傅看来,只要读过书的人都能可以称得上是圣人门徒。
不管以后能不能入朝为官,最起码也是一个有学问的读书人!走到哪儿也会被人高看一眼,知识改变命运,可不止是说说而已。
而此时在李师傅面前的这个小太监居然在读过几年书后选择成为了一名伺候人的低等人太监,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这简直就是在赤裸裸的打那些读书人的脸!
那些没读过书的下里巴人为了生活选择入宫为奴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但既然小春子的父母在他小的时候让他读过书,这就证明他家里的条件其实还算可以。
没想到居然为了调皮不懂事这样的理由从而放弃了读书,甚至还成了一名太监,这是李师傅所不能容忍的。
夏逢春不知道为什么这李师傅会如此生气,于是便向他说道:“李师傅,您觉得这天底下的人都应该要去念书成为读书人吗?”
“那是自然!不读书不足以明智,没有智慧又怎么能报效朝廷?”李师傅义正严辞的回答说道,“若这天底下的人都是这般知书达礼之人,又怎么还会乱起纷争!”
“那些蛮夷之族,就是只知道争勇斗狠,所以才会被称为蛮夷!若那些人都能学圣贤的道理,那岂不是会天下太平?”
夏逢春听李师傅说完之后,只是不停的点着头,言语上却丝毫不礼让这位老同志。
“若真要向您所说的那样,天底下的人都去读书,那还能叫天下吗?改叫学堂算了。”
齐政没想到他无意间带来的这个小太监居然敢和李师傅进行辩论,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啊!
李师傅虽然说话啰嗦了些,讲学也枯燥乏味。但他的学问在朝堂之内可是数一数二的,尤其是他的辩论之术,没几个人能够说得过他。
有幸和李师傅进行过辩论的人,下半生都不想再和他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探讨了。
这老小子有学问是有学问,但当他觉得自己说不过你的时候,就会装死,这谁能受得了?!
李师傅的胡子都差点被他给薅了下来,拧眉头看着夏逢春说道:“你这是什么意思?!是看不起读书人?!”
“不不不!小人并非是看不起读书人,只是觉得要让天下人都去读书或者都成为读过书的读书人这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读书会很花钱,别的不说,就说给学堂夫子的六礼以及孩童上学后所需要的书本和笔墨纸砚,这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这玩意儿还是消耗品,用完就要买的那种。”
“天下人中普通老百姓居多,而有钱人则是少数。他们只能靠种地为生,叫完赋税之后,自己根本不剩下多少,甚至连吃饱饭都可以成了问题。吃饭都成了问题,难道您还想让他们的孩子有钱可以去学堂上学?”
夏逢春的话让李师傅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才好,因为他也是穷苦人家出身,若不是他父亲昧着良心发了一笔横财,他才不可能会去私塾上学。
“穷人想要摆脱穷困,就更得读书!只有读书考状元,才能有好日子过。”李师傅继续和夏逢春说道。“若你当时好好学习,现在说不定早就考成了状元,然后回家光宗耀祖。再娶上一房夫人,为你生下三两孩童。那样的日子岂不美哉?何苦在这里受罪?”
夏逢春轻声笑了一下,随后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您也应该知道,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每年有多少人?只有三人会一举成名天下知。那剩下的那些人又该怎么光宗耀祖呢?谁又能保证自己必定是三榜当中的一人?”
“今年考不上可以接着考,总会考上的。”此时的李师傅开始有些心虚起来。
“几年考一次呢?”
“三年。”
“三年啊…人生能有几个三年?天下人都去读书参加科举考试,那田地谁来种?买卖谁来做?纺织,养殖,建筑等等工作又是要谁来做呢?”
“要说做学问的话,天地下的事情都是学问。种地的得知道什么时候种下种子,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除草,什么时候丰收。做买卖的得知道什么地方的东西便宜,什么地方的路好走,什么地方能卖出个好价钱,什么地方能有稀罕的玩意儿。”
“这些都是学问,李师傅您博览群书,贯通古今,不知道您会不会做买卖呢?”
夏逢春接连说了几个问题问起了李师傅,这让他变得哑口无言起来。
这些问题他并没有想过,甚至他活到现在都不知道身上穿的衣服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只是从书籍上看过方法而已,就觉得自己已经懂得这些事情了。
可今日听这个小太监一说,李师傅却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不会,白活了这么大的岁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