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暴雪(1 / 1)

接下来的几天,暴雪一直下个不停。

大地一片白茫茫。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长安地处西北,往年冬日雪不不多。

今天的寒冬和没完没了的下雪,着实有些反常。

后来,老人们回忆起汉景帝前三年的暴雪,都说是兵祸之象。

因为就是那一年,大汉爆发了一场惨烈的内战。

据史书记载,这一年长安的暴雪,酿成了极大的灾患。

“雪深五尺,野鸟兽皆死,牛马皆蜷蹜如猬,人民冻死者十有二三。”

。。。。。。

“子夫,快把手炉给我。”

刘荣刚才到外面溜达了一圈,此时刚回到房间内。

他腰中缠着剑,想要在漫天风雪中来个雪中悍剑行,没想到转眼就被冻成了孙子。

太冷了。

刘荣身披锦被,手捧火炉,卫子夫亲自用热水为他泡脚。

殿中的火龙被烧的极旺。

饶是如此,刘荣仍然能够感觉得到一丝透骨的寒意。

刘荣叹了一口气,喃喃自语道。

“可恶,这股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怎么还没过去啊。”

卫子夫等人自然听不懂刘荣在说些什么。

不过好在刘荣总喜欢说些大家都听不懂的话,卫子夫也丝毫不觉得奇怪。

她为刘荣擦干净脚上的水,白嫩的小手不停的上下揉戳着。

刘荣刚刚被冻僵的脚,这才缓缓恢复了知觉。

他望着窗外丝毫不禁停歇的风雪,愣愣的出神。

深处皇宫之中的他,只是出去溜了个弯,就已经被冻成了这般模样。

那些长安城中的贫苦百姓,此刻又该是怎样的状况啊。

要知道,他们中绝大部分连木炭都烧不起,过冬御寒全靠一身正气。

民生多艰,百姓疾苦,自古如此。

想到这里,刘荣不禁有几分的伤心与难过。

他如今虽然已经贵为皇子,但还是心系底层百姓的。

太史司马谈说,长安的这场暴雪百年一遇,可大汉开国才不过六七十年啊。

从朝堂上传过来的消息称,长安城内的房屋倒塌无数,许多百姓正遭受着冻饿之苦,已经有不少百姓因此丧生了。

知道这个消息,刘荣的心情更加悲痛了。

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苦难史。

各种自然灾害史不绝书,未曾有一年断绝。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百姓之多艰。

刘荣暗下决心,一定要做点什么。

。。。。。。

汉景帝同样在为这场雪灾而头疼。

在大汉的都城,有如此多的百姓被冻饿而死,这绝对是他这个皇帝的耻辱。

因为这场雪灾,朝堂上已经有暗流在涌动。

大汉开国以来,崇信道家,效法黄老。对于儒家嗤之以鼻。

尽管如此,儒家还是悄无声息的开始在朝堂上蔓延了。

此时,已经有些不开眼的儒生,不知道受了什么人的蛊惑,跳出来说什么“天人相感,阴阳相和”“天降灾祸,全因人事不修”。

他们居然将这场雪灾全都归结到了汉景帝削藩的举措上来了。

他们说全是因为汉景帝倒行逆施,强行侵夺诸侯封地,这才惹得上天震怒,降下灾祸,请求汉景帝废除削藩。

听到这个说法之后,汉景帝好悬没被气死。

朕废了半天劲,削了三个藩,你们一句话,全都给恢复。

岂有此理!

他知道,这背后,必然有着各地诸侯们在推波助澜。

对于这些儒生们,汉景帝丝毫不客气,让中尉郅都好好的给他们上一课,教教他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抡语。

听到这个消息的刘荣,不禁暗自点头。

儒家所谓“天人感应”的理论,刘荣自然是不信的。

他可是学过自然科学,受过唯物主义教育的。

但接下来,汉景帝的操作,直接给刘荣看傻了。

这个皇帝,居然不赶紧救灾,反而跑去向上天祈福了。

当然,这也不怪汉景帝,因为这是秦汉时期的常规操作。

这时候的人们都迷信,总觉得求神是件很靠谱的事情。

遇到困难不要慌,先拜一拜再说。

刘荣气的要死,这都耽误多少时间啊。

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这要是管用,我直接把桌子吃下去。”刘荣赌气似的说道。

“殿下,雪停了。”卫子夫望着窗外,满脸欣喜的说道。

“额——”刘荣直接愣住了,“啊,这——”

科学尽头是玄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