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港口,汉奸(1 / 1)

南宋英豪传 样样稀松 2013 字 2023-09-12

在现在纷乱的形势下,打下地盘是容易的,但要经营并巩固却是耗时且需要耐心的。

好在有治政经验丰富的朱明,有孟九成制定出来的各项政策,有随他起事并逐渐成熟起来的穆易、陈道通、胡账房等人,以及招募而来的越来越多的读书人。

但在领军攻打日照县城前,孟九成还是在佛手湾对着陈道通等人进行了一番叮嘱交代。

略带咸湿的味道远远飘来,海风迎面吹来,远处的蓝天白云映照着一望无际的大海。白色的浪花亲吻着沙滩,拍打着礁石,飞溅起无数水珠。

未来的岚山港,现在还只是个小渔村,但其地理位置优越,港口条件良好,着手开发也是孟九成早已计划的。

“那里要建房筑舍,以为招待外来商人所用;那里要建仓库,作为物资囤放之处;那里铺设栈桥……”孟九成按照所画图纸,一一指点着地方,讲述着,“诸位都知道,粮荒将会越来越严重,如能从外购粮,既使我军能够维持士气且不断壮大,又能赈济流民、活人无事。所以,港口建设要加紧进行,对外来商人也要优渥礼遇……”

“另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兴办盐场,扩大海洋捕捞,也是解决粮荒的一个办法。招募船工水手,打造船只,也要加紧进行……”

“有了船只,便可打开与根据地的水上通路,由中楼镇走浔河,可直至天湖,人员货物运输不知会快捷多少……”

“现在人手是有些紧张,你们多辛苦一些。平常呢,也要多发掘人才,特别是精通商贸的……”

说了很多,讲了很多,中心思想便是“建港口、招外商、通水路”。至于造船扩大捕捞作业,只能是小型船只,这是技术、材料、人员的局限,解决起来可不容易。

所以,孟九成也只好暂时把建水师、纵横大海的宏伟想法束之高阁。就算是以后发展得顺风顺水,能够专心发展水师,没有七八年、十几年的工夫,他的梦想也难以实现。

朱明对此十分赞赏,且在外人面前也给予孟九成十分的尊重。把孟九成的交代一一记下,笑着建议道:“以后条件成熟,我看可以单独建立个类似市舶司的机构,专管对外的商贸。”

孟九成想了一下,立刻应允,笑道:“朱大人的建议实在是太好了。我想,可以把市舶司改称海关,并制定出检查、征榷、抽解、贸易等事务的规章制度,通晓商人得知。”

“叫市舶司确实不妥。”朱明沉吟了一下,说道:“便用将军所取的名字,叫海关吧!”

“将军,卑职觉得,对能招徕商人前来贸易的人员,是不是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一个年轻文士躬身说道:“很多流民选择南下避乱,若是知晓能得钱财,必会出力宣传,或是积极招徕。”

孟九成眼睛一亮,认真打量了下这个年轻文士,不掩赞赏地说道:“好,这个办法好。你,叫梁文栋是吧?”

“是,卑职梁文栋。”

“嗯,好好干。”孟九成用力点了点头,“以后多提建议,还要多向朱大人请教,他的治政经验可是宝贵财富。”

朱明捋须微笑,知道这是孟九成的尊重,也有希望他多提拔这个梁文栋的意思。

“既无别事,某这便要走了。”孟九成向着众人拱手为礼,“地方初占,便劳烦诸位多多辛苦,尽快经营治理得稳固了。”

众人赶忙还礼,目送着孟九成走向亲兵,接缰上马,回身招手,然后绝尘而去。

“孟将军于乱世中崛起,仁心爱民,且屡战屡胜、未尝有败;虽然年少,却又思虑周详,善纳谏言,实真英雄也!”梁文栋似是恭维,似是感慨,开口发声。

朱明点了点头,说道:“乱世造英雄,时也运也。你等今日竭诚报效,以后也定少不了个好前程。”

……………

凭什么让人报效,凭什么让人追随你,是穿越者的王霸之气,还是你让他们看到将来的希望?

荣华富贵,大好前程!这对于连两个县都没有完全控制,手中只有不到一万人马的孟九成,即便许下承诺,真的就令人信服吗?

率领大队出发,骑在马上的孟九成和师父王忠峰边说着话,还有些胡思乱想。

“将军。”韩守仲从后面催了催马,落后孟九成一个马头,谨慎地开口说道:“我军攻占日照县城当无意外。之后呢,卑职觉得可趁胜继续北进密州(现诸城),或是向东攻取莒州,拓展战略空间。”

孟九成笑了笑,用马鞭轻轻抽打着战靴,缓缓说道:“韩统制,照你看,我军日后将如何自处?是继续独立发展,还是投附红袄军,或是附宋、附金?”

韩守仲只是稍微停顿,便开口回答,可见他是考虑过这些的。

“金国衰落,已经很是明显,有如漏水的船,难以长久,谁还想跳上去?红袄军乌合之众,难以成事;宋廷软弱,恐因惧金而不见容。”韩守仲一下子否决了三个,孟九成却知道他说得没错。

韩守仲看了一眼孟九成不置可否的样子,继续说道:“卑职觉得独立发展以观时局变化,是为上策;中策呢,便是投宋,以宋之钱粮供养军队;若投宋不成,反投蒙古,或也是可选之路吧?”

北地义军因为民族的关系,自是以投宋为第一选择。但历史上,南宋朝廷只是利用,却不信任,分化瓦解、钱粮控制、挑拔相攻等手段无所不用。终使部分义军为之心寒,如石珪、严实等便转投蒙古。

而当时人们的国家、民族观念尚不完全,在某些人看来,投蒙的目的是抗金,也就是以抗金大业为重。

对此,孟九成当然是不赞成。可宋廷对“归化人”的不信任,对武人的猜忌,对义军又利用又压制分化的矛盾,种种愚蠢、短视、作死的行为,也确实很令人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