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王熙凤:你有多少?(为盟主“四点半的小黄”加更)(1 / 1)

红楼进士 王子的烦恼 3146 字 2023-09-26

天蒙蒙亮,周润泽就去了州衙,昨晚安置区闹哄哄的,肯定是有流民来了。

果不其然,从昨晚半夜天始,至今天早上,就有近两万流民来到睢州,被暂时集中安置管理。

问清大致情况后,有杜宏和吕伟盯着,倒也不用太过担心。

加上昨天胡修平已经招满一千个民壮协助治安管理,虽然这些民壮真有事儿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但吓唬吓唬平常百姓还是可以的。

有了这些人的巡逻、盯梢,人手暂时是够的,今后如果流民增加到十万以上,估计就还要再招收两个营共一千人的巡捕营。

让杜宏和吕伟退下后,王保兴顶着双眼血丝,一脸疲惫来了。

王保兴汇报道:“启禀大人,从黄老三的别院中,银票还是没找到,不过地契倒是搜到不少。”

“另外还收到三千石粮食,在一个地窖里又搜到近十万两的现银、一百二十多两金子和一些古董玉石字画等财货。”

“所有的财物全部登记造册,运到州府临时库房入档了,只有大人要的地契、房契,小的从中拿了七成过来,交给大人处置。”

周润泽接过地契和房契,看了看,然后将之和先前杜宏、吕伟抄的地契和房契放在一起。

这些田产和房产数量不菲,主要分布在睢州、金陵和扬州三个地方。

睢州这边的,今后将挂到郑月儿名下,金陵和扬州那边儿的,今后就挂到薛宝钗的名下。

周润泽将契书都放好后,抬头问道:“锦衣卫那边儿拿了多少?”

王保兴回道:“迟千户在入账前就取走了一万两银子,说多多少少就那个数。”

周润泽点了点头,挥手让王保兴退下。

沉吟片刻,周润泽将睢州这边的契书摘了出来,然后叫了全永高过来,让他去想办法将契书的名字变更了。

“多花些心思,别让人家发现了。”周润泽叮嘱道。

全永高应道:“东翁放心,学生省的。”

……

京城,罕见的出了太阳。

阳光明媚,薛宝钗领着家里的姨娘和丫鬟婆子们正不紧不慢的收拾东西,打算明日就启程前往睢州。

这时,一个健壮的女护卫从外边儿小跑着进来,说是李老爷家的赵姨娘来访。

看到薛宝钗她们一头雾水,郑月儿微笑道:“赵姨娘过来,肯定是李老爷那边儿有咱们老爷的消息传来了。”

薛宝钗闻言一笑,说道:“那就请她进来聊聊天,咱们也都顺便认识一下吧!”

李兴跟周润泽关系,薛宝钗自然一清二楚,是以哪怕郑月儿不认识赵姨娘,她也会好好接待。

郑月儿亲自出去迎接,将赵姨娘带到内宅,先拜会薛宝钗,相互认识之后,薛宝钗请赵姨娘坐下,又让莺儿上了好茶点心。

赵姨娘坐下后,含笑着说:“我们家老爷让奴家过来跟夫人通报一个好消息,周老爷因政绩突出,又要高升了,最迟五天后就能回到京城。”

“我们家老爷的意思是,你们先别急着前往睢州,免得白忙活。”

薛宝钗都听傻了,周润泽这才去睢几天,怎么会因政绩突出而升官?这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搞错了?抑或是同名同姓之人?

当然,这个念头也只是在她的脑海中闪了一下。

她笑着问道:“这消息从哪听来的?准确吗?”

赵姨娘颔首道:“好叫夫人知晓,咱们家老爷的岳父在吏部为官,消息绝对准确,不准确老爷也不会让奴家特地过来通报消息的。”

薛宝钗点点头,想了想,好奇道:“既然如此,可知道咱们家老爷是因何事而升官的吗?会升什么官?”

赵姨娘回道:“听说是因剿匪得力,防洪有功而被升迁的,但具体升任何职,我们老爷却也不知道。”

既然李兴不知道,薛宝钗也不再多问,岔开了话题,跟赵姨娘聊了些家长里短的事儿,又留她中午在家里用饭。

宁荣街,贾迎春和贾探春带着一群丫鬟往贾府走去。

按道理来说,她们已经成了别人的小妾了,也就没有再随随便便回娘家的规矩,别说小妾,就连薛宝钗这样的正妻,也是不能随便回娘家的。

有道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姑娘一出嫁,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娘家就不得过问了,也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才有机会回去。

当然,规矩是规矩,如果关着家门不讲规矩,不让别人知道,那又另说了。

就像薛家就在隔壁,薛宝钗回娘家就跟从厨房到客厅那般容易。

推己及人,薛宝钗想着去睢州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京城,所以就主动提出,让贾迎春和贾探春都回贾府看望一下自己的亲人。

夫人大度,贾迎春和贾探春自然也不会拂了夫人的好意,千恩万谢,然后喜气洋洋的携了礼物往贾府而来。

贾府在望,贾迎春却有些踌躇,她小声跟贾探春说:“妹妹,以前惜春和咱们一起作伴嬉闹,你说我们走了后,她可还习惯?”

“肯定是不习惯的,估计偷偷抹泪也不一定。”贾探春想了想,回道。

贾迎春叹了口气:“真可惜不能在一起生活一辈子。”

贾探春闻言,不由好笑道:“说什么糊涂话呢,她还这么小,嫁人还早着呢,就算能嫁人,也不会再嫁给咱们老爷啊!”

“为什么不能嫁给咱们老爷啊?惜春到嫁人的年龄后,咱们家老爷岁数也不大啊!”贾迎春不服道。

贾探春不由噎住了,想了想,觉得贾迎春说的也没错,突然又想到贾府的几个姑娘竟全都被周润泽纳了妾,心里不由的有一种荒唐感。

正想着事儿,又听贾迎春格外小声问道:“妹妹……老爷……碰过你吗?”

贾探春回过神来,皱了皱眉,意外道:“老爷也没碰你吗?”

“还没有呢,那天晚上把我们接过去后,听丫鬟说就只让元春姐姐伺候,第二天一早就走了,我……我一晚上都在等他,他却没来。”贾迎春有些落寞道。

贾探春闻言,叹了口气道:“妹妹我跟你一样,守了一晚上的空房……”

贾迎春抬头眨了眨眼,突然一笑,说:“估计妙玉也跟咱们姐妹差不多,也是一夜未睡,嘻嘻……”

“呵……噗呲……果真如此,那还真是有趣儿的紧呢!”贾探春想了想,笑嘻嘻道。

说笑间,两人从贾府角门进去,先去拜见了贾母。

贾母因贾宝玉的死,受到很大的打击,精气神都快没了。

原本红光满面、神采奕奕的,如今却颜色憔悴,面容枯槁,整个人瘦了一大圈不说,连说话都没了精神。

贾迎春和贾探春回来,倒是让贾母高兴,老了的人就喜欢热闹,说到底她跟普通百姓没什么区别。

贾母一左一右抱着贾迎春和贾探春,泪流满面道:

“我的乖孙女儿果然都是有孝心的,知道回来看我这个老太婆,今儿高兴,让厨房多备几个好菜。”

贾迎春和贾探春受到感染,也流着泪,贾探春哽咽道:“孙女儿可想老祖宗了。”

贾母慈爱道:“莫说你们想老祖宗,老祖宗也想你们啦,自打你们去了对面,老祖宗天天念叨你们,担心你们受委屈了,吃不好,穿不好。”

她叹息一声,道:“要换成往些年,你们就算是被纳为妾,老祖宗也会给你们一笔厚实的嫁妆,老祖宗可不是这会儿放马后炮,那些嫁妆早就是备好了的。”

“可谁让近两年咱们府上走背字儿呢,为了还清户部欠银,老祖宗不得不把压箱底的银子都拿了出来,为此,咱们贾家还背上了几十万两的外债,哎!”

贾探春抹了把泪,红着眼说:“老祖宗别担心,我们过去后,却也好过,不管是夫人,还是家里的姨娘,倒也很好相处。”

“家里的日子过的也不差,不说天天山珍海味,却也是顶富贵的日子。”

认真说起来,贾探春和贾迎春去了周润泽家,却比贾府还要好过不少。

原因很简单,她们现在是领的姨娘的月例,可不是贾府这边赵姨娘那种每人二两银子的月例,而是如贾府王夫人一般,姨娘的月例标准是二十两。

可以说,两人不光是经济方面,还是生活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在贾府这边过的快活和轻松不知道多少。

……

凤姐院儿,王熙凤半靠在床上,见平儿提着一个篮子进来,面露好奇之色。

平儿将篮子提到桌上放下,看了看门外,小声道:“我以为周夫人唤我去做什么呢,原来是好事儿。”

凤姐眼神一亮,刷地一下坐了起来,问道:“什么好事儿?”

平儿将篮子里面盖着的布打开,从里面拿出两个十两重的银锭递给王熙凤道:“这是不是好事儿?”

“银子?”王熙凤接过银锭后,一头雾水,抬头看向平儿道:“别卖关子,说,这银子是什么意思?”

平儿含笑道:“这是周老爷给咱们准备的月例银子,你今后每个月都有二十两进帐喽!”

王熙凤展颜一笑,说:“算他还有点良心。”

顿了顿,她问平儿:“你有多少?”

“我哪有这么高?我每月就二两银子,不过也不错,我倒挺满足的。”平儿笑着说。

王熙凤闻言,满意的点点头,要是平儿跟她的一样,那就没什么成就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