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这个原则不能变(1 / 1)

你好,1983 隐为者 4061 字 2023-09-26

这种抢购风潮,层层反馈,很快就汇聚到上面。

而且不仅仅是首都,这是一次席卷全国的抢购潮,从城市到农村,无一幸免。

接连几天,上面都在开会讨论这件事情,涉及到民生问题,那可是国之根本。

在某院的会议厅里,汇聚了各个部委的领导。

“同志们,形势严峻啊,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需要集思广益。”主持会议的领导也一脸倦容,开始一项项地布置工作:

公安机关要稳定局面,物价纪检部门,要严厉打击那些趁机哄抬物价的不法商贩。

其他生产部门,要确保产品供应充足,重点尤其是菜篮子。

还有外贸出口部门,也要适当减少出口额,优先满足国内市场……

就连重中之重的出口创汇,现在都不得不为此让路。

“同志们看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主持会议的领导终于讲完了,目光扫了一圈。

大家当然都有一肚子话要说,工业方面的一位领导率先说道:“还有一点,要严厉打击倒卖物资的行为。”

“我的一位同学昨天跟我讲,他眼睁睁看着,一张钢材的批文,在短短半个小时之内,被倒手加价六次,价格翻了三倍多!”

领导不断在本子上记录着,又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至于原因嘛,当然是价格双轨制导致的,现在推行价格闯关,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可是推行起来,真是步履维艰,因为这些倒腾批文的,顺藤摸瓜的话,最后摸到的,大多数都是一些家族子弟。

商业口的一位领导也紧接着发言:“还要下发文件,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领导又感觉脑仁疼:红头文件现在都有点不管用了啊。

大伙七嘴八舌,反馈上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又足足说了两个多小时,这才把怨气和苦水发泄得差不多了。

这时候,一位七十多岁的老者,忽然开口道:“我也来说几句。”

领导一见,也不敢怠慢:“吴老,您是经济领域里的泰山北斗,您请讲。”

那位吴老已经满头银发,他也是一脸凝重:“现在看来,我们的步子迈得有点大,就像是平时不压腿的人,你突然给他来个大劈叉,自然是会伤到筋骨。”

这句话的道理,要是用后世的话来说,意思大致就是: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

“在未来的三到五年里,我们都要为这次的莽撞买单。”

会议厅里的领导们都默默点头,很认同这个说法。

吴老继续道:“伤筋动骨是难免的,但是也并不会致命,所以咱们还是先熬过这两年吧。”

顿了顿,吴老忽然拿出一本内参,轻轻翻了几页:

“事实上,在年初的时候,就已经有同志预见到这种可能性,可惜啊,当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看看吴老手里举起来的那篇文章,不少领导都感觉有点脸上发烧,因为他们当时还都狠狠批判了这篇文章。

想不到啊,这才三四个月的时间,就开始啪啪打脸。

吴老也感觉到气氛有些尴尬,于是轻轻抖抖手上的内参:“我今天拿出来这个,不是想叫大家吃后悔药。”

“有一句话叫解铃还须系铃人,不知道这两位具有如此前瞻性的同志,会不会有更好地解决办法呢?”

领导们一听,也纷纷点头,然后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落到署名上面。

这篇内参是共同署名:林子洲,刘青山。

林子洲这几个月确实很清闲,难得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甚至回家之后,还能给媳妇孩子做晚饭。

叮铃铃,客厅里面的电话铃响起。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所以林子洲家里装有固定电话。

他系着围裙走到电话机跟前,一手还拿着勺子:“您好,哪位?”

“我是林子洲,您好您好,好的好的,我明天肯定准时参加。”

放下电话,林子洲愣了一会,然后晃晃手里炒菜的勺子:“好像休假结束喽。”

事实上,在最近这几天出现抢购风潮之后,林子洲就预感到了,只不过他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刘青山也刚下班回家,大哥大就响了,他跑到院子里去接,屋里的信号更不好。

“姨夫,什么事?明天早上去院里?好的好的,我明天开车先去接你,咱们先碰个头儿。”

放下电话,刘青山的表情也有些古怪:大势所趋,谁也不能力挽狂澜,整个国家机器都疲于应对,他一个人的力量就更不行了。

不过这种事情,还不能不去,就当去涨涨见识吧,好像还没去过那里呢。

即便是心里抱着打酱油的想法,刘青山还是做了一些准备,忙到半夜十一点多,这才睡觉。

第二天曹小飞开车早早接上林子洲,刘青山就跟林子洲在后座聊起来:“姨夫,恭喜啊。”

林子洲明显带着黑眼圈,估计昨晚都没怎么睡觉。

他也没心思跟刘青山开玩笑,正色道:“青山,这种直达天听的事情,可万万不能草率,咱们爷俩先研究研究。”

刘青山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几页纸,然后就看到林子洲也同样拿出来一沓稿纸,比刘青山这个还厚了不少。

二人相视一笑,交换一下,然后都聚精会神看起来。

林子洲先看完的,嘴里忍不住赞叹:“青山,还是你有见识啊。”

“都是亡羊补牢罢了。”刘青山也把林子洲写的内容给读完了,想了想说道:

“姨夫,你重点就说宣传方面的,这是你的强项。”

林子洲点点头,又和刘青山讨论一些细节,他的精神,疲惫之中又带着亢奋。

以他的见识,当然知道这是难得一遇的机会,或许人的一生中,仅有一次两次的,必须抓住。

而对于刘青山,他心中更是佩服:虽然这个年轻人,叫他坐了几个月的冷板凳,但是跟光明的前途相比,那又算得了什么呢?

等到了地方,两个人下车,叫曹小飞先去忙,两个人便步行至新华门。

望着古色古香的建筑,刘青山的心中也不免有些激动。

前几年,这里部分景点对游客开放,不过到八五年之后,就不再允许。

看到门口标枪一般站立的警卫,二人不敢怠慢,连忙掏出工作证,并说明来意。

警卫显然是早就得到命令,在仔细检查完他们的证件之后,便将二人带进大门之内。

刘青山看到,迎面是一个影壁,不过和私人住宅不同,影壁上并没有镶嵌山水花鸟之类。

而是领袖书写的那几个大字“为人民服务”。

刘青山正看着呢,就被两名警卫给引领到一个小房间里面,然后就被彻彻底底检查了一遍。

虽然他想到会有安检,可是也没想到这么严格,就连钢笔,都拧开来仔细检查一遍。

看来以后还是少来为妙,刘青山心里嘀咕着,好像他想来就能来似的。

等到检查完毕,二人这才被带到一间休息室,开会的时间还没到,他们二人只能在这里先坐着。

刘青山还想参观一下中海和南海呢,还有那经常出现在电视新闻里、全国人民都耳熟能详的地名,诸如西花厅和紫光阁等等。

现在看来,是不大可能喽。

上午九时,有工作人员把刘青山二人引领到一处会议室,已经有几十人坐在那里。

刘青山和林子洲本来想在最后面找个座位,可是却被工作人员一直带到了前面第一排。

再前面,几米远的地方,就是主席台了。

搞得两个人有点受宠若惊,林子洲的压力也骤然增加,他回身向着后面的领导鞠了个躬,然后才坐下,心中颇为忐忑。

相比之下,更年轻的刘青山反倒更淡然,或许是他无所求吧,所以也就无所惧。

不过他还是礼貌地回过身,微笑着点点头,目光和在坐的每一个人都短暂的交接了一下。

最后,刘青山的目光落在两位老者身上,他缓步走了过去:

“吴老,刘老,我在学校听过您二位的讲座,我是京大经济系的。”

两位老者点点头,吴老道:“你不错,去吧,坐到你的位子去,别被我们这样的老家伙给传染喽。”

刘青山笑着答应一声,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

后面的人都不由得心中暗赞: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他在这里还能依旧保持平和,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单单是这份定力,在年轻一辈中,就无人能及。

很快,又有几位领导进来,坐到主席台上,会议就正式开始。

依旧是院里的领导主持会议:“同志们,今天请大家来,继续讨论价格闯关的事情。”

“有人提议,马上停止价格闯关,一切恢复原状,现在需要听听大家的意见。”

事态已经这么严重了吗?

台下人不由得呼吸都为之一窒,这个可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涉及到根本的路线问题,不得不三思啊。

一时间,几十人的会场,鸦雀无声,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率先发言。

这个和昨天提意见的情况,正好相反。

这种反应,也在领导意料之中,甚至就算有人站起来,公开否定价格闯关,都有可能。

毕竟现在改开的局势还不明朗,出现这么大的纰漏,正好给反对派授之以柄。

领导朝坐在前排的刘青山和林子洲望了望:“今天我们还邀请了两位代表,不如先听听他们的意见。”

林子洲想不到,这么快就轮到自己登场,不由得愣了一下。

刘青山则起身鞠躬:“感谢领导的信任,我年纪轻,见识有限,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多多包涵。”

台上的领导,向他投过来鼓励的眼神,刘青山刚要说话,就看到一位秘书快步走到台上。

然后秘书凑到主席台的领导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刘青山感官敏锐,距离又近,隐约听到,好像是说:老人家来了。

刘青山也不由得精神一振,身子又拔高了几分。

忽然间,他发现全场都起立,也连忙站起身,还轻轻拉了林子洲一下。

在掌声中,一位老者健步走来,虽然已经八十多岁的年纪,却依然精神矍铄。

纵使刘青山两世为人,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和这位老人接触,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

“同志们都坐。”老人用带着家乡口音的普通话说道,给刘青山的感觉,老人很是平易近人。

但是他知道,老人是战争年代一路走过来的,内心的强大,远不像外表这般平和。

“您讲几句吧?”刚才主持会议的领导轻声询问。

“我今天是带着耳朵来听滴。”老人笑着摆摆手,“请同志们畅所欲言。”

领导点点头:“那就继续请刘青山同志先发言。”

刘青山站起身,先向前面鞠躬,又回身鞠了一躬:

“再次感谢领导的信任,那我就从一名普通人民群众的视角,说说自己的浅见。”

“我个人认为,价格闯关这个根本思路本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问题在于,我们在执行的时候,稍稍急躁了一些,不能因为出现一些问题,就朝令夕改。”

“在我生活的胡同,这些天,居民都开始囤积各种物资,甚至开始疯抢,确实给生活带来一些麻烦。”

“这种情况,可能很快就会蔓延到各地。”

“正因为这样的事情没有先例,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当然避免不了会出现问题。”

“既然是摸着石头过河,那就不要着急,速度慢一点,步子稳一点,可以求慢求稳,但是大方向不能变。”

这种场合,刘青山当然不能长篇大论,所以也没有展开说,只是表达了一下自己的观点。

改开是必须坚持的,这个原则不能变。

他也没有夸夸其谈,大谈什么解决之道,因为本身就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用时间来慢慢疗伤。

在刘青山说话的时候,他注意到,老人悄悄和身边主持会议的领导,彼此聊了几句什么,然后还翻阅了一下内参。

几分钟的时间,刘青山就说完了,他又鞠躬致意,刚要坐下。

就听台上的老人忽然乐呵呵的说道:“小同志,年纪虽小,见识却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