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潘拧问策(1 / 1)

一月一日。

工商联组织的企业家座谈会正是在友谊宾馆召开。

除了史欲柱以外,在会上,王弘毅见识了很多知名大佬。

包括南德的牟其忠、健力宝的李经纬、珠江冰箱厂的潘拧、万向集团的鲁光裘……

会议室里,大家围坐成一个圈,里外两层。

王弘毅资历浅,自然坐在外围一圈。

他也无所谓,来参加座谈,在一些大佬面前露个面,就很不错了。

作为参会者之一,王弘毅也得到了发言的机会。

他发言的时候,很多人都回头打量他。

毕竟,能够被邀请前来参加座谈会的,基本都是国内工商界知名人士,年龄都不小。

王弘毅是唯一一个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还是在校大学生。

主持人介绍他的时候,很多人都一脸震惊,忍不住想看看这个年轻得过份的人到底长什么样。

王弘毅脸带微笑,做了几分钟的发言,主要是简单阐述了一下企业家与企业发展、社会责任和担当的辩证关系。

“我知道,在各位前辈面前,我是后进,谈社会责任和担当,可能贻笑大方。但是我还是希望谈一谈的一些想法和思路,不妥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刚开始,有些人觉得王弘毅确实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二十来岁的人,给济济一堂的企业家们谈什么社会责任,他自己把社会万象搞清楚了没有?

不过,随着王弘毅讲话内容的层层推荐,一些人的神情越来越凝重。

王弘毅的讲话,把个人命运和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一个人、一个企业的发展,除了企业家自身的努力,跟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反过来,企业家及其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更应该主动去拥抱这个社会,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以更高的视觉来看到自身企业的发展,找到更加适合的道理,去扛起更大的责任。

“比如,现在华夏在很多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有些方面甚至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很多核心技术、高精尖产品方面,我们跟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得超乎我们的想象,在一些基础研究方面,我们还没有涉猎,这种差距,也许在我们今天还感受不深,可是当我们自身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这种对国外基础技术、产品的依赖,将是极为知名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现在发展企业,赚钱,很多人也许感受不到国与国之间经济、贸易的残酷竞争,可一旦置身其中,我们都将处于很被动的地步。”

“第一步,踏踏实实经营企业,确保产品质量过硬,做一个有良心的企业家,晚上我们能安心睡得着吗?”

“第二步,把眼光放眼一点,看看世界,特别是看看西方发达国家,他们的市场,他们的产品,他们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方向,我们能做什么?如果将他们,他们因为各种原因,不让我们使用他们的专利,不对我们出口元件、配件,我们怎么办?”

“第三步,我们能做出百年企业吗?我们的财富,虽然是付出了巨大的艰辛赚回来的,但是何尝不是同胞们的赐予,我们为同胞们能做什么?”

看到现场很多人都露出深思的神情,王弘毅微微一笑,心想自己现在讲的这些,有些人也许当场触动,但很快便会忘记,有些人也许根本就不以为然。

但不管怎么说,能够在这么多企业家心目中,种下一颗种子,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就算将来这颗种子,能在十个企业甚至一个两个企业生根发芽,也将是一件幸事。

王弘毅发完言,现场想起稀稀落落的掌声。

王弘毅目光捕捉到,一些人脸上闪过不以为然的神情。

“这小子,哗众取宠,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装什么老成!”

“呵呵,这是向上面表决心,可是有用吗?又不会给你发钱!”

“年纪轻轻,尽说废话。”

“这个年轻人,有点意思!”

“看来,这小子很有想法啊,只可惜,还是太年轻了点,说得再好,又有谁真正在意呢!”

“初听好像是在唱高调,但他说的不无道理啊,不过大家都忙于赚钱,估计也没时间去想那么多啊。”

“不错,这个年轻人,有想法。”

坐在王弘毅斜对面的史欲柱,有些好奇地打量着王弘毅。

虽然之前一路在飞机上聊了很多,但是他觉得有些不认识王弘毅一样,刚刚王弘毅的一番话语,又向大家展现了另外一面。

“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商业天才,胆小甚微,还是满腔热血?真看不懂啊。”

史欲柱心中感叹着,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

“怎么,你觉得他是在吹牛?”坐在旁边的中年男子问道。

史欲柱摇头,笑道:“倒也不是,我只是觉得他这么年轻,比我想得都多啊,看不懂。”

十二点钟,上午的会议结束。

到餐厅用完餐,王弘毅正准备回房间休息,这时一个声音传来:“小王,先前你讲得很好啊。”

王弘毅转头一看,说话的人是珠江冰箱厂的潘拧,便笑着道:“潘总你过奖了。”

潘拧道:“没有,我觉得你确实讲得很好,我是深有体会啊,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跟国家、社会共同发展,必将走不远,作为企业家,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感,不过,我也有些想法,你有空吗?我们聊聊!”

王弘毅一愣,点头道:“好啊!”

他心中疑惑,这个声名赫赫的企业家,其领导下的珠江冰箱厂,92年让前往视察的首长感慨万千地连问了三次:“这是乡镇企业吗?”

此后珠江冰箱厂稳坐“冰箱产销量第一”的宝座,连续十多年。

不过别人不知道,王弘毅却知道,如今看似风光无限的潘拧,正在为冰箱厂产权归属的问题而焦虑。

“现在,恐怕潘拧是最想厘清企业家和国家、社会关系的人了吧?”王弘毅暗自感叹,只是不知道他主动找自己,会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