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下午一点,五辆车头插着太阳旗的黑色轿车,迎着像燃烧似的气息,在上海通往南京那焦干而滚烫的公路上奔驰。
一股股热流受到疾驶的轿车冲击,使凝固了的空气在车厢两旁忽忽流过,形成一股小气流,从车窗涌进车内,虽然气流是热的,没有一丝凉气,但也使坐在车里的陈大少爷消除了些窒息感。
这是陈大少爷第二次随汪精卫出行,桂联轩还像在北平时一样坐在副驾驶,或许因为华中日军对交通线格外重视,一路上,日军的口令声和打靶声不时传来,而且这趟旅程又是绝密情况下开始的,所以他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目不转睛地窥视前方,捕捉可能发生的威胁汪精卫安全的异动,神态近似悠闲。
“继祖,知道姐夫为什么点名要你随行吗?”
前天刚跟陈昌祖谈过直属团将何去何从,今天就把我上一道去南京跟“维新政府”谈判,除了这事还能为什么?想到陈渡桥机场远在武进,还是跟“登部队”没任何隶属关系、直接隶属于华中派遣军的**混成第11旅团的地盘,陈大少爷真想打退堂鼓。
他愣在那里一声不吭,似乎有些走神,汪精卫干咳了两声,继续说:“你的打算和顾虑,昨晚吃饭时昌祖都跟我说了。考虑到江湾军营迟早都要还给日方,去武进倒也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
如此推心置腹,还让自己坐在他身边,如果不是跟他混实在没前途,陈大少爷说不准还真会油然而生起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见汪精卫紧盯着自己,陈继祖表起忠心,“表姐夫,继祖其实就是那么一说,去不去,去哪儿?还是听您的,您就把继祖当‘和运’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和运”的一块砖,还哪里需要哪里搬,汪精卫被搞得啼笑皆非,“跟你说正事呢,都上校团长,还没个正形。”
“表姐夫,我就是在说正事啊,”陈大少爷很无辜地说:“听昌祖哥的话去常州,那就等于把您和表姐扔上海,我是一百二十个不放心。继续留下来当然好,可日本人却不一定让,思前想后,真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所以干脆不想了,还是由表姐夫您来安排。”
汪精卫点了点头,循循善诱地说:“116师团来沪已成定局,所以军营迟早是要给他们腾出来的。本打算让你驻扎到浦东,但听昌祖一说又觉得去武进更合适,毕竟我们终究是要还都的,更何况空军不是陆军,一切都要从零做起,昌祖身边也的确需要人帮衬。”
“这么说表姐夫您想让我去武进了?”
“继祖,武进不是上海,那里情况太过复杂,甚至还有危险,所以姐夫迟迟下不了决心啊。”
国民政府成立后常州府就被撤消了,武进县就相当于后世的常州,那里北临长江、南衔太湖,水网密布,地形十分复杂。迄今为止,只有铁路、公路和县城控制在日军手里。广袤的乡村依然是忠义救**、GCD游击队、土匪、湖匪、大刀会和游杂武装的天下。
而陈渡桥机场在沦陷前也只是国民政府空军的一个备降场,基础设施几乎没有,否则日本人也不会这么大方。
更重要的是,新政府尚未成立,那里还是“维新政府”治下,县长、警察所所长都是日军宣抚班扶持起来的前维持会成员,连梁鸿志那个“行政院长”的招呼都不听,真要是去的话其处境也就可想而知了。
那么大地盘只有**混成第11旅团第49大队驻守,不像上海和南京那么戒备森严,就算打不过,跑路还是没问题的,所以去也有去的好处。
就在陈大少爷下定决心,准备一口答应之时,汪精卫又说道:“继祖,姐夫知道你为难,但从建军的角度上来看,这未尝不是一个壮大实力的机会。昌祖说得对,在上海……在日方眼皮底下很难有大作为,要不直属团也不至于到现在还没满编,所以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做一些在其他地方不方便做的事。”
“姐夫,您的意思是?”
汪精卫像怕被人听见似的看了看四周,这才低声说道:“不论修机场,还是建中央空军学校,都需要大量劳工。继祖,你是聪明人,应该明白表姐夫的意思。”
打着修机场建学校之名,行壮大实力之实,陈大少爷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道:“表姐夫,既然您如此信任继祖,那继祖一定不会让您和表姐失望。”
“这么说你下定决心了?”
“下定决心了,不但要去,而且还要干出个样,就算砸锅卖铁,也得赶在表姐夫您还都前,练出一支骁勇善战的可用之兵。”
汪精卫满意的点了点头,紧抓着他的手说:“只要你愿去,经费不是问题,更用不着你砸锅卖铁。但说话做事一定要低调,绝不能惹半点出乱子。”
“放心吧,我不会给您和表姐惹麻烦的。”
“那好,晚上见会畑俊六司令官时,我就把筹建新政府空军、进驻陈渡桥机场等相关事宜纳入会谈议程,并争取获得他的支持。”
与此同时,“登部队”特务机关本部正召开着“对汪谋略”的第三次会议。
更平时一样,这帮本应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参谋和联队长们,总喜把核心议题跟国家大事搅和在一起,谈着谈着就吵得面红耳赤。
“若不是局势严峻,大本营也不会有与汪全面合作的新要领,既然大势所趋,那本部的‘对汪谋略’,也应作相应调整。”
东京对汪精卫的态度越来越明朗,木村大尉似乎打起了退堂鼓,居然一反常态地质疑起之前的决议来。这让一直认为应用武力征服中国的桥本联队长大为不满,顿时声色俱厉地咆哮道:“知道局势为什么会严峻吗?”
他一边环视着众人,一边嘲弄似地说:“因为这场战争,大本营内部也有不同意见,并且严重对立。对于日支事变,陆军参谋本部是反扩张派,陆军省是扩张派。陆军省里,军务科是反扩派,军事科是扩张派。陆军参谋本部中,反扩张主义派支配着战争指导科,扩张主义者把持着作战科。如果说你有权决定这场战争的走向,说说,准备听从那方面的意见?难道,谁的嗓门儿大就听谁的?”
木村大尉哑口无言。
中村少佐是站在木村这一边的,立马接过话茬,阴阳怪气地说:“看来,联队长阁下的消息很灵通啊,居然知道这么多内幕。”
“也未必都可靠,”桥本联队长冷哼一声,“但帝国内部,确实有了反省声。石原将军就曾公开宣称,自满洲事变以来,特别自目前这一事变以来,我们的四亿中国兄弟已经从死亡边缘苏醒过来了,日本人现在却打开了瞌睡。”
说完之后还不无嘲讽地补充了一句,“这话出自一个功勋卓著的少将之口,真是很有意思。”
“是啊,”池田中尉是个狂热的主战派,立马点头附和道:“所以他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的职位被人取代是必然的。”
本应讨论“对汪谋略”的核心人物陈大少爷,却被他们越扯越远,原田中佐不得不当起和事老,“木村君富有远见,他的意见应加以重视。桥本君的看法虽偏激,但并非没有道理。想日清战争时,人们以为要与整个清国开战,战前持悲观论调者不在少数。可战事一开,才发现是与李鸿章一个人作战。
以至于帝国俘获清国战舰广丙号后,还接到清国地方长官来信,说那艘战舰是属于广东方面的财产,并非李鸿章大人所有,而这场战争与广东方面更没任何关系,所以希望帝国海军放还。弄得帝国方面莫明其妙,明白个中奥妙后,不禁哑然失笑。”
原田机关长原来是支持自己的,要不也不会举这么个例子,木村大尉反应过来,接口道:“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经验,日支事变初,帝国上下都很有信心,认为是与蒋J石集团作战,只要打败蒋政权,一切就会在设想中的结束。而战端一开,却发现竟然是与整个支那作战,所以局势才变得如此严峻。”
桥本联队长哪能同意他的意见,针锋相对地反驳道:“一味指责参谋本部没有道理,木村君别忘了事变前情报显示,支那最精锐的师只有四千条步枪,主要支援火力也只有二十四门迫击炮。相应编制的帝国陆军却有九千条步枪,一百多挺重机枪,外加二十二门战防炮,三十门步兵炮。
若开战,支那每月至少需要七万万发子弹。昭和十年,支那全国存弹只有一千万发。还有二千万发在制造中,国外定购有三千万发。这六千万发只够支那十个四团制新师月需的三分之二。加上各部队存弹,勉强可供一个半月。
以后所需弹药,必须购自国外,其中一千万发钢心弹为绝对应购者。支那还有三七战防炮二十门,计弹二千九百发,合三月之用。七五高炮二十门,计弹一万九千发,也仅能维战三个月。所以当时杉山阁下向天皇陛下保证,三个月内结束战事,也是有依据的。”
都打成这样了,还摆事实、讲道理!
原田中佐头都大了,立马站起身来,“桥本君,依我之见,争论这些已毫无意义。当务之急,是如何处置陈继祖部。”
“好不容易培养出个内线,我不同意他和他的士兵脱离本部视线。至于军营嘛……完全可以重新安排,无需考虑116师团登陆后无处可去。”
“是啊,一去武进就等于把控制权完全交给**混成第11旅团,本部之前所付出的努力,也将随之而付之东流。”
“池田君,这一点大可不必担心,”原田中佐摇头笑道:“据大本营最新消息,11旅团将于年底前划归本部序列,不存在控制权供手与人的问题。”
“真的?”
“千真万确。”
桥本联队长还是摇了摇头,“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同意让他去武进,毕竟这意味着他将会因此而远离汪的权力核心,同时那一千多人对武进治安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桥本君,眼光要放长一些,”原田指着墙上的地图,诡秘地笑道:“根据石川君的分析,陈继祖去武进不仅不会淡出权力核心,反而会更近。因为武进比上海更靠南京,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是汪精卫在为还都做准备。”
“那原田君有什么计划?”
“鉴于海军方面对他们的存在颇有微词,我认为还是让他去武进。同时加大扶持力度,使其成为汪最具实力的追随者,确保汪还都后本部依然能够控制局势。”
“还都”是个关键词,桥本恍然大悟,顿时哈哈大笑道:“原田君,你看得的确比我远,难怪司令官阁下如此器重呢。”
见众人没有异议,原田中佐一锤定音,“既然诸君都不反对,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考虑到11旅团的配合尤为重要,我提议石川中尉随行。同时劳驾桥本君跑趟嘉兴,跟高桥旅团长阁下说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