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时过后,电闪雷鸣。
一场通透的大雨,断断续续,持续了一个多时辰。至黎明时,雨势减弱,淅淅沥沥。
郑言庆睡的很舒服,清晨起床,推开竹窗,一股清新的风涌入楼中。
活动了一下身子,感觉精神很振奋。
这时候毛丫端着一盆清水走上楼,放在言庆的面前。郑言庆洗漱完毕,吃了一点东西。然后穿好了一副,手持竹伞走出竹楼。白龙马在竹林间奔行,细细的雨丝,如雾一般,马蹄声清脆,若隐若现。站在门廊上,恍若置身于仙境中一样。
毛旺媳妇牵着那头青驴过来,搀扶着言庆坐好。
郑世安早已经上了马,见言庆坐稳之后,轻声道:“准备好了吗?”
言庆笑了笑,“爷爷,我们动身吧。”
叮铃,叮铃!
青驴脖颈中的铃铛响起,祖孙二人在如丝细雨中渐渐远去,只有那铃铛声似在园中回荡。
一大一小两个脑袋瓜子,从另一座竹楼窗户内探出。
“杜大哥,咱们不去观战吗?”
窦奉节昨夜没有回家,就住在竹园精舍中。
不过担心他影响到言庆的备战,所以杜如晦早早的就把他抓到自己的住处休息。
杜如晦张大嘴巴,打了个哈欠。
“有什么好看的?
言庆赢了,也是赢了;输了,还是赢了。
这一场比试从他发出战书的那一天,他就站在上风处。今天迎战,只不过看如何收场。
赢了,收的漂亮些;输了,收的难看些…与其跑去凑热闹,还不如留在家中,等候消息。好了,我要再睡一会儿,莫要再吵我。你这家伙,昨夜吵得我难寐。”
“明明是你翻来覆去的折腾,与我何干?”
窦奉节也打了个哈欠,小脑袋缩回了竹楼。
两人都没有去将军堂观战,不过原因却不相同。窦奉节对言庆有着一种近乎于迷信的崇拜,所以坚信言庆能够战胜王通;而杜如晦则不太看好,毕竟王通的实力摆在那里,他真不认为言庆能在经辨之中,战胜王通,更不忍见言庆失落之状。
细雨靡靡,原野中漂浮着一抹抹,一道道,一层层丝缕般的水雾。
天气有些凉意,郑世安下意识的裹紧了衣衫。
朝一边看去,见郑言庆恍若无事一样,悠悠然坐在青驴背上,看两遍田园景色。
“言庆,你有把握吗?”
郑言庆笑了笑,“哪有什么把握,只不过去应景罢了。
赢了固然好,输了也不差。反正已经和张三哥说好,这文书都已经立下,爷爷何必惊慌?”
郑世安说:“我不是担心商铺的事情,我是担心你…”
“我?”郑言庆说,“我更不会有事儿。我和那王通相差十四岁,他赢了不会光彩,我输了也不丢人。再者说了,老师临行之前说过,我近来风头太盛。借王通之手压一压,也不是没有好处。反正我也想静一静,等此事结束,我准备和杜大哥进山一段日子,权作调整心情。爷爷,你莫要担心我,孙儿不会有大碍。”
郑世安细一想,觉得这话确有些道理。
没错,这一次经辨,经过言庆之前的那一番折腾,王通即便是胜了,也得不到好处。
相反,言庆若真的输了,也不是没有好处。
他近来声名太盛,正需要一次失利,来掩饰一下。反正雄记商铺已成功的转入张家人的手里,郑世安从台前进入到了幕后,从此可以逍遥惬意的做一个富家翁。
总之,对大家都有好处。
当然了,郑言庆若能胜了,当然最好。
但私心里,言庆并无把握能胜过王通…这十几年的差距在那里不说,最重要的,还是在于这根基。言庆哪怕是拥有一个四十年的灵魂,但对于这个时代而言,他前世所学的那些东西,并无太多用处。至少,他不似王通那样,熟读五经。
经试定于将军堂,是窦家的堂号。
窦家在汉朝时,出现了好几位大将军,故而雅号将军堂,也表明了以武勋为主的传统。
不管是窦家三祖,还是窦毅等人,全都是以武勋起家。
堂前陈列一排石雕,有立马横刀者,有拄枪伏地者,全都是窦家先祖所留的功绩。
进将军堂,铺面而来的是一股肃杀气。
正堂上,坐着十几个人,堂前则摆放着两张书案,上置笔墨纸砚。
雨水顺着屋檐流落,将台阶下的地面,冲刷的呈现出灰白色彩,透着一股凝重气息。
郑世安没有进去,而是目送郑言庆走进将军堂大门。
门外聚集了不少人,有书生士子,也有达官贵族。不过更多的,则是来看热闹的普通百姓。
“郑…世安!”
突然有人叫了一声郑世安。
郑世安循声看去,就见靠近大门的台阶下,有一辆马车。
车上竖着一张竹罗伞,青缎子伞面低垂,将雨水都滑落到了车外。伞下,郑仁基和颜师古正坐着,朝郑世安招手。车旁边,还有徐世绩和郑宏毅肃手恭敬的站立。
郑世安心里奇怪:怎地这位公子哥,今天这么主动的和自己招呼?
不过脚下却没有停留,连忙走到了车前。
哪怕分立一房,但多少年对郑家的侍候,让郑世安心里,对郑仁基还是有几分恭敬。
郑为善也在一旁站立,朝郑世安微微一笑。
“那个…言庆准备的如何?”
论辈分,郑仁基应该叫郑世安一声族叔。
可让他这么叫,还真是为难了郑仁基。刚才就差一点脱口叫出郑管家来,如今和郑世安面对面相视,他只好舍去了称呼,轻声询问。
郑世安也能理解郑仁基,更不会奢望郑仁基真正认可他这个族叔。
事实上,整个安远堂,恐怕没有一个人会认可他的身份吧。即便是郑大士也如此。
让你归宗,已经是天大的宠幸了!
“大公子,言庆的事情,我从来不过问。您也知道,我这本事,也过问不得啊。”
郑仁基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对了,雄大锤那边的生意如何?我听人说,可是火爆的紧呢。”
“托列祖列宗的保佑,还算过得去吧…大锤子的手艺好,做事情也认真。再有一干老街坊们的帮衬,总算是站稳了脚跟。不过,这件事和我,已没有关系了。”
郑仁基一怔,“为什么?你不是投了许多钱帛吗?”
“大公子,我那是做生意的料啊。早先帮帮忙,打打下手而已…再者说了,我年纪也大了,这精气神也跟不上了。平日里还好说,忙起来可就不成。这一段时间,我经常算错账目…前日吴县张家的人过来,和雄大锤他们商量好了,决定由他们出钱经营。
那天小少爷也在,张家的人找过去,就是商量这件事。
我现在不过是占着半成的利益,每年下来,也能有个千八百贯的收益,就已满足了。”
郑仁基愣住了!
“张家接手雄记了?出了多少钱?”
“除了退还我之前借给大锤子他们的一千贯外,又投入了一万贯,以扩大门面。”
郑仁基对这生意上的事情,还真不太清楚。
闻听张家出手就是一万贯钱,只能感叹这张家财大气粗,出手不凡。至于剪刀这等生意,他倒不看在眼中。安远堂名下生意不少,一年数万贯的收益,还真看不上郑世安的几百贯。他只是可惜了一下,就不再过问此事。倒是一旁的徐世绩,似乎多了几分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