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打造西北的“乌孝”(下)(1 / 1)

PS:感谢书友心伤旧梦的月票。

而且。在方明远看来,平川县的农业条件优厚,日后完全可以工农商业并举,为了贪图那一点点的微薄利润,而毁了平川县优美的环境,那无疑是做了件买椟还珠的傻事。

平川县有部分地区和奉元的离山区相邻,随着奉元市的发展,奉元境内的耕地农田肯定会被大量地占用,而且奉元的人口也会不断地增长,届时,对于农副产品的需求肯定是翻着番地上涨,无论是蔬菜、水果,只要经营得当,届时一样能够取得极好的经济收入,远比那些污染严重的小企业更有发展前途。

平川的柿饼如今已经是行销日本,获取了相当好的经济效益,平川县政府近两年来也在不断地扩大柿子的种植面积。而且平川还盛产苹果、酥梨、九眼莲,这些东西,只要找到销路,都可以有相当好的发展前景。

而且俗话说“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秦西的黄土埋皇上。”秦西省在古代一直是华夏的心脏区域。为历代封建帝王所重视,历史上相继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奉元作为国都的历史长达1100余年,素称“帝王之乡”。而唐朝无疑是华夏封建社会的强盛时期,唐王朝前后二十座皇陵就有十八座皇陵在秦西省,而平川县就拥有五座,可以说是全国里唐皇陵数目最多的县。定陵、元陵、丰陵、章陵、简陵,自西向东呈“W“形分布。这五个唐陵,原来墓前都有大量精美石刻和建筑群,它们和乾陵等陵的石刻一样,是我国唐代艺术宝库中的精华。只可惜如今已经是仅剩少数残损的石狮、石人等陪伴着它的主人。

平川县境内还有秦朝大将军王翦的墓,那可是秦始皇统一全国时的一代名将。先后率军攻破了赵国、燕国、灭掉了楚国,被封武成侯。而其子王贲同为秦将,先后率军攻灭魏国,攻取燕的辽东和攻灭齐国,被封通武侯。可谓是战国末期的最知名的武将世家。

平川县境内还有历经千年不倒的法源寺唐塔,郑国渠遗址等不少古代文化遗迹,虽然不能和离山、秦始皇兵马俑、乾陵的国内和世界的知名度相比,但是旅游资源一样丰厚,如果说平川县政府能够重视这一块的资源,大力开发,日后也必然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一切,绝不能够因为急功近利而被人为地毁去。

方明远一一地侃侃而谈,李东星等人聆听之余,还不时地在纸上做着记录。其中不少人心中暗暗惊叹,原来这些在他们眼中,再普通平常不过的农产品和土堆。在方明远的眼中,居然都是一个个可以发展经济的增长点。

当时至近午,李东星等人这才满意地离去了,他们已经从方明远这里得到了足够多的承诺,而且对于平川县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了充分的认识。虽然说,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说双方间三言五语的交谈就可以确定下来,但是既然有了方向,那么余下来的就是平川县政府对这一计划进行可行性的调查,如果说确实可行的话,再上报潍南市政府。而方明远也恰恰需要这么一段缓冲的时间来重新调整手头的资金,来引导平川县的建设步伐。

“呼……”方明远长出了一口气,说了么久,他也有些口渴了。

林莲给他端来了一杯茶,微笑着坐到了他的一旁。虽然说担任方明远的秘书已经不短的时间,但是她还是第一次跟着方明远回平川。对于这块方家的发家之地,她也是早有所耳闻了。通过方才方明远与李东星他们的谈话,林莲可以感受到,方明远对这一块土地那深厚的感情。

其实,方明远今天和李东星他们所说的。只不过是整体设想中,很小的一部分。林莲可是看过方明远的计划稿,在那里面,平川县无论是公路还是铁路,都需要投入巨资的资金进行建设改造,方明远甚至于希望能够用一条高速公路将平川与奉元连结起来。高速公路,这一次在日本和美国,林莲都曾经亲身体验过,借助着快捷的交通,可以大幅度地缩短平川和奉元之间的行程时间,令两地更为密切地联系起来,但是所需要的投资数额,也是相当可怕的。建设工期,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方明远还想将平川县的古城彻底地承包下来,将其修葺完好,做为一座古县城景点推向全国。

据秦西省的史料记载:平川县的建置,至今已有近两千五百年余年的历史。在夏商时期,这里属于“天下九州”之一的雍州,西周时属京畿。后来随着朝代的变迁,平川县的县名县境也多有变化。元末明初,平川县治定为窑桥寨,即今之老县城。而如今的县城是在七零年后新建的。从此老县城自此便失去了其历史地位,但是在老县城中,仍然有着上千人居住在那里。

平川的老县城,建在了中高四周低的土丘低塬,为不规则长方形,长五百余米,宽近四百米,占地近三百亩。县城内主要古建筑有文庙、城隍庙、关帝庙、望湖楼、图书楼、魁星楼等。是全国惟一在高阜上修建的斩城——因形似刀劈的土丘低塬。城建其上,故称“斩城”。当地人又称其为“连城”。天然的城墙,独特的路,造就了一个完美的防御型的老城。至今老县城已有600多年历史。如今城南的十里莲湖曾经千顷碧波的“南湖烟雨”胜景早已不复存在,斩城的不少文物古迹、老房旧院虽然处在荒凉之中,但平川老城的城墙、城阙能够保存完好,这一点是值得欣慰的。

方明远曾经去过老县城,城里还有图书楼、武庙、银行、教堂等,街道两侧的房子大多保持过去原状,随便推开一扇老门,古风古韵扑面而来,大多是秦西关中地区独有四合院,大多数的房屋青砖到顶,檐部飞椽,屋脊

做雕砖或用片瓦组成镂空花饰,很多老房子门口都有雕刻精美的各种门槛石。要知道平川县自有筑城活动以来,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保留的文化遗存数量多、密度高、跨度的时间长,平川县又是秦西省范围内的一个“文物大县”。古城众多的文化遗存,不仅代表了古代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标准,也反映了古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进步和美学成就。

那时候,方明远就曾经想过。要是能够将老城里的居民迁出一部分,再利用老城独有高耸险峻的天然地势,恢复老城四门及城墙;修茸、恢复文庙、武庙、城隍庙、望湖楼、藏书楼、县署等古建筑;复原老城老街道的旧民居、庙铺,建成仿古一条街,这就是一处吸人眼目的古县城景点。

而前世里,闻名世界的古城平遥,也不过是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后来经过明清历代修葺,才有了后来的模样。古城的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被誉为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每年的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不断。获取了极其丰厚的经济效益。

为什么自己就不能依葫芦画瓢。将平川古城也推向全国全世界,即便是得不到平遥那样的地位,但是对于发展平川县的旅游业,加强文物古迹的保护却是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经济效益也将是十分地可观。

不过这一切都需要有雄厚的财力做基础,如今方明远也只能是想想而已,计划还只能留在纸面上。

“方少,想要达成你的设想,恐怕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李书记在任的时候还好,估计会按着你的设想发展平川,但是你想没有想过,在华夏,是人在政兴,人走政息,李书记届时要是提升或者说调任了,那又该如何办?”林莲轻声地问道。虽然说她觉得这种事情应当短期内不可能发生,但是身为秘书,对于领导所提出的设想、计划,拾遗补缺正是分内的工作。

方明远微微地一笑,这个问题如果说是在一年前,那还真是个相当棘手的问题,但是在小商品批发市场集散中心已初具规模的时候,无论是谁来接任平川县的领导职位,都不可能忽视方家的意愿,否则的话,他在平川县里就是想站稳脚跟,都不是一件易事。如今的他,有这样的自信。

“莲姐,陈哥是不是已经回家探亲去了?今中午咱们是回饭馆里吃呢,还在这里凑合一口?下午转转这里。”方明远看了看表,已是时至中午,方才李东星他们倒是提出了要中午请客,但是方明远不喜欢和他们一齐吃饭喝酒,所以婉拒了。李东星倒也没有坚持,如今方家在这里也算是地头蛇了,方明远随身也有保镖。倒也不需要派人专门陪同。

至于晚上,他当然是要回海庄镇了。虽然方老爷子夫妻还在离山,但是方胜夫妻也就是方明远刚回来的那一天,赶到了离山同他见了一面,第二天晚上就又返回了海庄镇。虽然说如今的方家,早已是家财累累,但是方胜却仍然在秦西压延设备厂里和从前一样上班。按他的话说,自己不是经商的那块料,自然也就帮不上方彬和儿子什么忙,与其当个闲职经理,光拿钱不干活,还不如在厂子里上班更有意义。

老爸坚持这样,方明远自然也就是随他去了。这种东西,是勉强不了的。强迫他改行,反而可能会搞得家庭不和。反正如今的方家,也不需要他来挣钱养家。

而且这一次,方明远觉得老爸似乎有什么心事想要和自己谈,只是碍于爷爷在场,一直都没有说出口,他这一次回平川县,固然是一方面为了看看小商品批发市场如今的状况,同时也是想问问老爸,到底有什么心事。

此时陈忠已经兴冲冲地开车到了家门口,自过年之后,就随着方明远四处奔波的他,难得有回家的机会,这心底的兴奋就不用提了。这一次他陪着方明远前往香港、日本和美国,虽然因为要保护方明远的安全,而没有时间上街逛逛,但是他仍然给妻儿买了不少的礼物放在了后备箱里。

如今的陈家也早已经不是两年的模样,陈忠的妻子也已经由工厂调入了县政府,还分到了新房。陈忠的母亲,后来也被送到了奉元的医院里精心地治疗后,两眼重见光明。这一切,可以说都是因为他成为了方明远的贴身保镖后,所带来的变化。虽然说陈忠一个月里也没有多长时间在家里,但是也没人敢和陈家无事生非。

这不,车子刚一进院,不少人就看到了,待得陈忠下了车,有些和陈家熟悉的人,还和他亲热的打招呼。大家谁不知道,这陈忠可是给方家长子长孙开车的,常常都不在县里,别说省城奉元了,就连京城和香港,都去过。这样的待遇,就是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司机,都享受不到啊!对于这样的人物,大家自然是亲热有加了。

陈忠提着东西,一路打着招呼上了楼,刚进屋,喜形于色的妻子就向他打了个眼色,接着就看到屋里的沙发上,坐着两个军人打扮的年青人。

陈忠不由得一怔,仔细一看,不由得喜上眉梢道:“这不是小虎和壮子吗,你们怎么来了?”

那两个军人立即站起来,先向陈忠敬了个礼,这才狠狠地拥抱了上来。

三人好一番亲热,这才又分宾主坐下,陈忠一边让妻子下去买些酒菜,一边又问道:“今天怎么想起来到我这里来了?”

两个年青人互相看了几眼,壮子这才道:“老班长,我们是来有事求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