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名字(1 / 1)

晚上留下来陪房的除了奚万里,还有刚好放假的阮心爱。至于怀孕的彭秀儿,则是被欢喜赶回去了。

见孩子们都睡着了,阮心爱便在一边多的那张病床上睡了。

而这会,欢喜正跟奚万里说起给孩子取名字的事。

“闺女就叫梓倩吧,奚梓倩,我们的女儿以后必然会美丽无双。”奚万里道。

奚梓倩?

欢喜默默念了两遍,觉得还成,便点头道:“成,就叫这个。”她本来还烦恼如果以长征为例,女孩子的名字有些不好取呢,倒是男孩子,长明长安多得是合适的好名字。

不过想来奚家应该是不在意这个的,要知道明辉的名字也是公公取的,真要有心的话就不会取长征这个名字了。

“老四叫嘉树吧。”欢喜开口道。

“这个名字不错。”说完,奚万里纳闷道:“那老三呢?”

闻言,欢喜犹豫了下道:“我想让老三姓宋可以吗?”

奚万里一愣,随即明白了她的意思,只是……“你之前不还琢磨着想要给爹爹找个对象吗?”岳父如今这个年纪,若是找个小上十岁的媳妇,说不准还能有个自己的孩子,虽然可能性有些小。

欢喜之前确实有过这个心思,但是……她一脸无奈道:“但是我打探了一下,爹爹并没有这个心思。而且我仔细想了下,爹爹那个人从来都是个操心的命,要是结了婚生了孩子,他是如何也不愿意让我帮着养的,不管我再怎么不缺钱都不可能。与其让他以后操劳,我想着还是让我们的一个孩子姓宋,我们自己养自己的儿子天经地义,爹爹名下有了子嗣,也省得老家的人说闲话。”

说到最后,欢喜的语气有些冷。这世上总少不了喜欢说三道四的人,旁人的日子越好,就越要找些不足出来。

之前他们回老家,她无意间就听到人酸溜溜地说“欢喜再孝顺有啥用,她以后生的儿子也不姓宋,将来二柱就是断子绝孙的命。等他过身了,欢喜还在的时候或许还记得每年给他烧纸,但再往后就不好说了。”

欢喜自己对所谓的香火是不在意的,但她知道爹爹的想法说到底跟村里那些人并没有两样。尽管他不说,但她知道他也想要有子嗣后代,他也想要死后被人祭拜,只不过比起这些虚的,他更看重的是她的幸福罢了。

既然他在意,欢喜就一直在考虑怎么才让他如愿。等知道自己怀的是多胞胎之后,她就琢磨着让次子姓宋了。

奚万里倒是没有意见,“那成,老三的名字就让爹爹取。”

倒是欢喜闻言有些犹疑,“不用跟你爸提一提?”她自然知道万里根本不在意这个,但自家公公……

奚万里摇头,“不用,这事我能够做主。”

于是,等第二天宋二柱过来送饭的时候,就被告知了这件事。

他当时都呆了,“真……真姓宋?”

欢喜点头,“以后老家的人就不能再说爹爹你的闲话了。”

宋二柱的眼睛顿时红了,“对,我也是有孙子的人了。”

等让他给孩子取个名字,宋二柱就抓瞎了。

别看欢喜的名字还成,但宋二柱取名的水平真不怎么样。要知道当初他之所以给欢喜取了这个名字,就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一见到闺女心里就欢喜,所以就叫欢喜了。

他这会看到这外孙就激动,但也不能叫激动啊。

等知道除了老大奚长征,女婿给外孙女取名奚梓倩,闺女给小外孙取了个叫奚嘉树的名字……

反正怎么听怎么好听,怎么有文化。

宋二柱只觉得压力山大,憋了半天,把脸都憋红了,才道:“要不叫宝庭?”

对于男孩他想到的名字都是如大宝小宝之类的,至于庭字……他记得当初在部队的时候一位领导的名字里就有这个字。既然领导都叫这个字,那这个字肯定是好的。

“宋宝庭?也还不错。”欢喜不知道这个名字的缘由,却是觉得还成。

至少比预想的建国伟业好多了。

于是,奚家四个孩子的名字就新鲜出炉了,从大到小分别是奚梓倩、奚长征、宋宝庭和奚嘉树。

——总之,放一块绝对没人想到是亲姐弟,最多以为是同姓。

等中午宋林远过来得知这事,却是一点也不羡慕,他要是想要后代,年轻那会就结婚了,哪还会等到现在。反正侄子和侄孙女孝顺得很,等他死后,纸钱也少不了他。至于等侄子和侄孙女都不在了……

先不说有没有冥府这种存在,即便有,到时候他肯定跟侄子还有侄孙女一起,他们难不成还会不孝顺他?

对了还有大哥,要是没有讨厌的大嫂就好了。

等奚章纪知道三个孙子有一个姓了宋,确实有些不乐意,但想想好多人家连孙子都抱不成,自己这样也该知足了。

再说了,就是姓宋,那也是他的孙子不是。

欢喜在医院住了三天就回家了,这三天的功夫,她全身上下的水肿都消掉了,肚子虽然还没有彻底消下去,但也已经好了很多。

因为私下用金手指给自己调养的关系,欢喜的恢复速度很快,到家里来看她的王大妞等人都大吃一惊。

“你这也恢复得太好了。”马菊芳一脸吃惊道。

李玉枝点头道:“对啊,我当初生完红芳之后出了月子脸都是蜡黄的,哪像你,这会就白里透红了。”

王大妞她们都不是空手来的,都带了红糖和鸡蛋,李玉枝还带了半斤银耳,“这个是我们家红英买给我的,我挪了一半给你。”

这两年,李玉枝可是翻身农奴把歌唱,罗大山的钱被她死死捏在手里,最多省出烟钱偶尔给婆婆塞个三块五块,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最重要的是,高考第二年她闺女红英就考上了清大,红秀差一点,考上了Y省的师范大学,红芳成绩不太好,但她运气好,不用再下乡插队了。

三个女儿都不用吃苦,都能留在身边,再没有什么是比这更让她高兴的事了。

而且闺女都争气,以后便是没有罗大山,她们毕业就能够分配到工作,以后的日子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