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3章 重任(1 / 1)

皇上一边随声附和十三阿哥,一边不由自主地用手按了按胸口,十三阿哥所担心的事情,对他而言何尝不是同样的忧心忡忡?只是这逼上梁上被迫打的一场硬仗,连他这个一贯自负至极之人都是心里没有半点底,甚至比当初继承大统的时候还要更加的没有把握。至少那个时候是知己知彼、百战不贻,而现在则完全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不仅是指京城的局势,也包括青海的实局。

心里就像明镜似的皇上再度陷入了沉默之中,此时此刻即使是面对自己最为亲厚的兄弟、最为亲密的战友,他仍是放松不下半点,毕竟这是一场赌上身家性命的硬仗,他义无反顾地踏上这条平叛之路,老十三呢?他实在是不敢想像,假若有朝一日落得一个满盘皆输的结局,他虽然并不后悔今天的抉择,却是觉得他的列祖列宗,愧对追随了他大半生的十三阿哥,愧对挚爱他的家人,愧对忠心耿耿待他的臣子,愧对惨遭战火涂炭的百姓……

十三阿哥果然是与皇上“心有灵犀”,此时眼见皇上再度陷入沉思之中,就已经大致知道了他心中所想,于是犹豫再三,终是鼓足勇气向皇上直接开口道:“皇兄,您无论做什么决定,臣弟一定全力以赴、万死不辞!您就下令吧。”

“知朕者,老十三也!你猜得不错,朕确定是已经下定了决心,只是刚才没有跟满朝文武大臣们提起的原因,还是朕想要跟你先交个底,因为这场平叛,事关重大,而十三弟你的责任也非常重大。”

“皇兄,您就派臣弟去西北吧!臣弟知道您有为难之处,不管是老十四还是年羹尧都不值得信任和重托,延信又是文官出身,历练不足,而且这个罗卜藏丹津绝对不是当年那个策旺阿拉布坦可以比得上的。所以,臣弟虽不敢妄自尊大,但您也知道,臣弟曾经也有过多年的带兵的经验,且从不曾惧过战事,就算是为国捐躯也是死而无撼,至于弟妹那里,您就更不用担心了,她一个妇道人家当然是要唯夫命是从,所以,您全都放心好了……”

十三阿哥这番赤胆忠心之语,说得皇上也如同年轻了二十岁似的,登时热血沸腾起来。他感谢老天,有十三阿哥辅佐,是他这辈子里大的幸事。

“老十三,有你这番话,朕就知足了。朕知你心,所以朕不会舍不得用你,相反,朕还要全都依靠着你呢……”

“太好了,皇兄!您这就传圣旨吧,臣弟只需今日回府安排一下,明天一大清早即刻就能出发!”

望着没有半点犹豫,恨不能立即着手调兵遣将即刻前往西北的怡亲王,皇上感动之余又忍不住童心未泯地与十三阿哥开起了玩笑来。

“你放心,上战场是一定的,朕说过,不会舍不得。不过,你的战场不是在西北前线,而是在京城这里。”

“京城?”

“对,就是在京城。你的任务是要给朕负责筹措军响!”

直到这个时候怡亲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皇上是要他负责筹措军响,而不是要任命他接任抚远大将军一职!这个结果实在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如果不是由他奔赴前线的话,谁会是新一任的抚远大将军呢?难不成下一步就要急召十四阿哥进京了?

当想到这里的时候,十三阿哥心中不由得一惊。他怎么又开始妄自揣度起圣意来了!皇上现在要他做的可是筹措军晌的差事,至于谁当那个抚远大将军,哪里是他应该关心的内容!军饷、军饷,真是一件头痛的事情啊!真还不如直接上战场杀敌来得痛快呢!

要说十三阿哥能把皇上的心理猜得个八九不离十,那么皇上就不折不扣地是十三阿哥肚子里的蛔虫,此时怡亲王在想什么,他早就是心知肚明了。

“上战场有能有谋就可以了,筹措军饷岂止是有勇有谋就能够大功告成的?这其中有多艰难,想必朕也不用再跟你多费话啰嗦的。你是朕最得力的精兵强将,好钢当然是要用在刀刃上。俗话说,花钱容易挣银子难,前线就是花钱如流水的地方,那么容易的差事实在是枉费了朕平日对你的悉心栽培呢,所以,让你去就任抚远大将军实在是大材小用了,还是留在朕的身边吧,为朕解决这个最大的难题。”

皇上这番话说得很有技巧,他并不是要刻意地贬低一方抬高一方,说筹措军饷比直接前线杀敌更需要技高一筹也确实是不为过,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且目前又是一个国库极为紧缺的现状。皇上曾经尝过追债的苦,知道这是一个多么费力又不讨好更得罪人的差事,他这么一个铁腕人物还处处被制肘呢,何况极具侠义心肠的十三阿哥了。毫不夸张地说,两样是追讨库银,皇上的风格是铁面无私直到追得对方倾家荡产甚至只剩下一条裤子也毫不留情,十三阿哥则不然,他是宁可自掏腰包替对方垫付最后对方还钱的事情也不了了之,也不会冷下一张脸追得对方连条裤子都要保不住。

正是因为十三阿哥性格上的这个特点,再加上欠银大户在康熙朝已经被时为皇子的皇上追得差不多了,皇上才会说交给他的是一个多么艰巨的任务。十三阿哥自己当然也是非常清楚,毕竟他是主管户部的官员,国库里有多少银子,他这个总理大臣当然是心知肚明。就凭手头上这八百万两银子想要打赢西北平叛之战,十三阿哥也是不由自主地心虚起来。可是皇兄宁可冒着皇位不保的危险也要打响这场战役,他怡亲王就是勒紧裤腰带,哪怕挨门挨户去抒乞讨,也要将军响筹措起来,让前线无忧,保得大清江山永固。

“回皇兄,您就放心吧,有臣弟在,您要多少银子,臣弟就筹措多少银子,”

“十三弟!朕有你这句话就感激万分了,不过朕还要提醒你,西北军饷可不是你一个怡亲王府那点儿家当就能支应下来的。”

皇上话里有话地说了这么一句,也算是给十三阿哥提前打了预防针。他当然知道十三阿哥的性子,但是怡亲王府能有多少家当?他老十三又不是贪官污吏,相反在康熙朝的大部分皇室成员中可是算得上是“一贫如洗”了,哪里是‘要多少银子就筹措多少银子’的事情?

不过十三阿哥倒是没有太在意皇上的善意提醒,他只是要向皇上表明自己的决心罢了,皇上宁可冒着被廉亲王暗中颠覆政权的危险也要痛下决心平定西北叛乱,他怡亲王当然是不能够拖皇上的后腿,就算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确保银两到位。

“皇兄,您就放心吧,老十三说到做到!”

十三阿哥的办事能力早就是有目共睹,他绝对是凭自己的真本事才坐到如此高的职位之上,因为皇上可是一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之人,假若十三阿哥是草包一个,皇上念及兄弟情份只会给他一个闲职,而不是如此权高位重的总理事务王大臣。

现在有了十三阿哥的这个坚强后盾,皇上的心里总算是稍稍地踏实下来。从这一天起,军饷就成为压在皇上和怡亲王两人心头的一块大石头。银子的获得只有两个渠道,一曰开源,二曰节流。

所谓开源,首当其冲就是追讨,对于亏欠国库的银两,要求立即补交齐全。对于不能在期限内补交齐全,或是原本就是贪官污吏之徒,则实行第二个措施――抄家。一时之间,不论是达官显贵还是低阶官吏,无论是京城还是外省,一场席卷全国、轰轰烈烈的打击贪官污吏兼充盈国库的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所谓节流,就是尽一切可能压缩支出,减缓发放官员俸禄、满朝文武节衣缩食,以全民总动员的姿态,力求将各项用度降到最低。就连皇上自己也是以身作则,皇宫各项开支用度全部减半,举一国之力,全力支撑西北平叛之战。

除了开源和节流两大问题之外,但是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时间”。筹措军饷哪里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除非现代社会滥发纸币,引得物价飞涨,几万元才能买一袋米,在三百年前的大清帝国,当权者还没有“聪明”到这种程度。

战事迫在眉睫,军饷物资一刻不到位,前方将士就会随时面临断军火断粮草的境地,战败的危险就一刻也不能消除。家里没有银子可以先饿两顿肚子,战场上没有枪炮弹药可就不是饿两顿肚子的事情,而是两手空空的将士白白牺牲送死的事情,是城池失陷、断送江山的事情。

除了时间上等不及之外,由于现在正值隆冬季节,所需军需物资要比其它季节成倍地增长。所有这一切都沉重地压在皇上和十三阿哥的心头,许久都喘不过一口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