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郑芝龙的决定(1 / 1)

崇祯窃听系统 叫天 4094 字 2023-09-13

郑芝龙听完之后,不由得眉头皱得更紧了,向郑鸿逵确认道:“什么?封我为水师右都督,领水师北上登莱?”

“是啊,就是这个事情。”郑鸿逵连忙点头,同时笑呵呵地说道,“大哥,恭喜啊,这可是我们郑家最高的官位了!”

谁知道郑芝龙听了,却是脸色一沉,喝道:“有什么好恭喜的。难道你不知道,我们的根基是在这里,而不是北方!”

郑鸿逵见他这样反应,不由得一愣,随后辩解道:“大哥怕什么,就算你领着水师去了北方,可这里还不是由我们自家兄弟守着么?照样还是我们的根基啊!”

此时,在郑芝龙的手下,拥有超过三千艘大、小船的船队,兵力包括汉人、倭人、朝鲜人、南岛语族、非洲黑人等各色人种在内,高达二十万人的军力。

当然了,这些兵力不可能都编入他的水师。要不然,朝廷那边就没法交代了。因此,他的绝大部分兵力,都是归于他私人的。

而郑鸿逵所说,其实就是指郑芝龙领着编制内的水师北上后,他们郑家照样能控制整个东南沿海,不用担心丢掉了根基。

可是,郑芝龙听了,却是一拍桌子,发出“啪”地一声大响,而后站了起来,语气有点严厉地说道:“你知道什么?是不是你眼里就只有那个右都督了?那只是空衔懂么?要说俸禄,我们差这点俸禄么?还有,你以为去北方是玩去的么?你以为朝廷把我调走之后,就不会再对这边起歪心么?另外任命一个海防游击下来,你知道该怎么做么?”

他的动静有点大,甚至都引来了一大一小两个人。大的,二十出头几岁的样子,小的,大概才十五岁左右。

这名大点的,进来后有点诧异,便立刻问郑芝龙道:“大哥,发生什么事了?”

这个人,是郑芝龙的五弟,叫郑芝豹。在原本的历史上,虽然没有跟着郑芝龙一起投降满清,但是到后来,最终还是投降了满清。结果也很悲剧,一个福建人,南方靠海的人,却被满清押去最北边的黑龙江囚禁至死。

不过这个时候,他在南京国子监就读,如今刚好在家。

而另外那个小的,叫郑森。如果在原本的历史上,会被隆武帝改名,也就是有名的郑成功。此时,他在去年才考中秀才,成为南安县二十位“廪膳生”之一。也就是最优秀的生员,有朝廷俸禄可领的那种(其实就是有粮食补贴)。

面对父亲的发怒,他没有说话,只是好奇地盯着他爹和他叔,有点不明白一向好脾气的爹会向四叔发那么大的脾气?

郑芝龙看看他们两个,随后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舒缓了下情绪后,降低嗓门,对郑鸿逵交代道:“此事就先拖着吧,等等再看。要是中丞大人那边催了,就说等我从海上回来。这段时间我就不露面了。”

郑鸿逵被他训了一顿,自己想想,也觉得大哥说得有道理,就答应一声。不过当他看到郑森时,忽然想了起来,脸上又露出笑容道:“大哥,中丞大人还说,皇上听说森儿才学不凡,是为我们南安县去年的案首,有意召森儿就读京师国子监。”

在大明朝,就有这样的惯例,会挑选府、州、县生员,也就是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国子监就读,称为贡生,意谓以人才贡献给皇帝。而当了贡生之后,理论上就有了当官的资格了。

不说当官了,光是被皇帝知道,意欲点名去京师国子监就读,这可是巨大的荣耀了。

因此,郑森听到,不由得喜出望外,连忙上前抓住郑鸿逵的袖子,连声追问道:“四叔,你不会骗我吧,这是真的么?”

“当然是真的!”郑鸿逵也是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低头看着自己侄儿,笑着说道,“中丞大人亲口所说,不会有假!”

郑森听了,开心地笑了,立刻转身就跑,同时兴奋地喊道:“我去告诉我娘去!”

郑芝龙看着这一幕,很是有点意外。在看到自己这个大儿子已经跑到门口时,才回过神来,大喝一声道:“回来!”

声音中隐含着一丝怒意,这让郑森一下站住,转过身,有点不解地看着自己的父亲。

边上站着的郑芝豹,听到刚才的对话,心中都隐隐有点嫉妒。要知道,他都二十出头了,只是个秀才,走了关系,在应天府国子监就读。

可是,自己这个侄儿,去年刚考了个案首,就已经上达天听,皇上还有意让自己侄儿去京师国子监就读。这完全是两种级别,根本就没法比!

此时,听到他大哥突然有发飙的趋势,他很是不解,便问道:“大哥,怎么了,这么大的好事,也该让嫂子也跟着高兴下吧。嫂子可是一向仰慕我大明,要是森儿有出息了,肯定非常高兴的。”

郑森的母亲,虽然是倭人,却心向大明。在原本的历史上,哪怕郑芝龙投降了满清,她也没有跟随,反而用自尽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郑芝龙听了,有点烦躁地回了一句道:“你懂什么?”

说完之后,他一屁股坐了下去,想端起茶喝上一口,却发现茶水之前已经被喝完,就更是恼火,把茶杯盖子一丢,差点就掉下了桌子。

其他三人明显看出他的情绪不对,都不敢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等待他说话。

过了好一会后,郑芝龙似乎冷静了下来,忽然叹了口气。他的气势,已经不复刚才那样。

就见他看向郑鸿逵,语气平静了许多,问他道:“可还有什么消息,有关皇上和森儿的?”

郑鸿逵听了,连忙点头,不过不敢再像之前一样表现出兴奋劲,快速回答道:“天使有插话,说皇上好像做梦梦见了森儿,说森儿忠君爱国,以后必是有大出息的。他担心小地方不足以培养森儿,因此才透露出了这个意思,想让森儿去京师国子监就读!”

一听到这话,郑森不由得非常诧异,很想说话的样子,只是看到他爹的样子,最终还是没敢说。

郑芝豹听了后,却不由得失声问道:“真得?”

郑芝龙的眼睛稍微一亮,不过却是恢复如初,脸上出现了一丝冷笑,心中想着,如此幼稚的借口,还不是看中了自己手中的兵力和财富!

“当然是真的。天使亲口说得啊!难道他敢编排皇上?”郑鸿逵转头看向自己的弟弟,理所当然地回答道。

郑芝豹一听,不由得转头看向自己的侄儿,伸手拍拍他的肩膀,羡慕地说道:“森儿,以后肯定是大有前途了啊!”

“有什么前途?”郑森还没说话,郑芝龙却是有点气恼地先开口接话道,“这种事情,你有多幼稚才会相信?来,你来做个梦试试?”

看到他这么生气的样子,郑芝豹张了张口,最终没有回应。而郑森的脸上出现了一丝委屈,感觉自己爹爹怎么今天吃错了药一般。

“大哥,你还别不信!”谁知,郑鸿逵却是开口回答道,“据说去年年底的时候,皇上还梦见太祖了呢!教导了皇上之后,皇上连连出手,已经扭转了北方战局。估计要不了多久,北方战事就会结束了!”

“什么?”郑芝龙一听,略微有点诧异,但更多地却是不信,“皇上还能出手什么?都登基这么多年了,还不是被那群文官给耍得团团转,自己根本没有一点主见。要不然,你以为朝中重臣换得和吃饭喝水那么频繁是什么原因?”

他自己也是一方势力的领袖,当然知道稳定的手下有多重要。要是他手下那些重要职位的人,被他经常换来换去,那就说明,自己内部绝对有问题了。

但郑鸿逵听了却是不服,当即把听来的有关皇上变了的事情,一一说给郑芝龙听。边上的两个听众,也听得非常关注。

于是,崇祯皇帝穿越之后的一系列事情,比如驳斥杨嗣昌的攘外必先安内,力保卢象升,整顿厂卫,激励秦兵士气,打了一个大胜仗的事情,都一一说了出来。

事实上,崇祯皇帝也是在秦兵歼灭了五千多建虏步卒后,才派人南下的。毕竟有个大捷垫底,事情就会不一样。否则只靠一个皇帝身份,在如今这个世道,又有多少威慑力!

郑芝龙就静静地听着,越听越诧异。因为从他所掌握的情况来看,他觉得如今的皇帝只是一个志大才疏之人而已;可是,按照郑鸿逵所描述,还真是太祖入梦之后,手段一下变得高明起来。难道……难道皇帝还真能梦见一些事情?

想着这个问题,郑芝龙这种老江湖总还是不大相信的。可是,他又不知道这世界上,竟然还可能存在穿越这么一个事情,更不知道原本历史会怎么发展,因此就变得将信将疑。

“大哥,事情就是这样的。”郑鸿逵说完之后,对他说道,“只要你不想造反,我觉得森儿被皇上看重是好事,不如顺水推舟,给森儿铺个路。”

这个时候,大明帝国到处都是造反的人,因此,这造反一个词,已经是被人频繁提起的事儿了。这里又没有外人,他也就毫无顾忌地说了出来。事实上,郑芝龙在这里,就等同于土皇帝一般。

听了他的话之后,郑森就盯着他爹,带着一脸的期待,插嘴忽然说道:“爹爹,圣人有教诲,我辈中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岂能造反祸乱天下!”

他这话,隐隐带了一点谴责之意。很显然,他从小受到的教育,让他和他爹的想法,根本就不在一个路子上。

“嗯?”郑芝龙一听,带着一丝怒意,从鼻腔里哼了出来,盯着自己的儿子,心中想着,你老子我又不是没造反过,如今只是被朝廷招安了而已!

然而,让他有点意外的是,这一次,郑森并没有害怕他,或者说,虽然有点害怕,可还是倔强地抬头回视,并没有低下头。颇有点小鹰翅膀硬了,有自己独立主见的意思。

边上的郑芝豹,虽然也同样是生员,可比郑森的年纪要大多了,没有被什么圣人教诲给影响。只是看了自己侄儿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你还嫩”的意思。

不过,郑鸿逵这一次,倒是力挺自己的侄儿,开口说话道:“大哥,我们的实力其实是在海上,要是造反的话,朝廷必定调集重兵过来围剿,你觉得我们还能待在福建么?到时候肯定要背井离乡,逃去海岛,这又有什么意思?”

这个时候,哪怕是郑芝龙,也还是没有信心,觉得自己能真得占据福建,抵抗朝廷的围剿。要不然,他都不会那么小心翼翼。他的实力,正如郑鸿逵所说,主要就是水师,是在海上发财。一旦造反的话,必然要退去海岛。

而这样做的后果会如何,他这个海盗王其实心中也明白。没了大陆依靠,将来有一日,他必将和那些被他消灭了的大海盗一样灰飞烟灭,或者被第二个郑芝龙所取代。

而且,他也没把握,如果他造反的话,那二十万手下,会全都跟着他造反。要知道,他当年之所以会从众海盗中脱颖而出,就是接受了招安,成为了朝廷的人,利用朝廷的大义和资源反过来去对付其他海盗才有了今天的。他不敢保证,说不定自己手下中就有类似自己这样的人存在。

这么想来想去,就有点烦躁。看到儿子盯着自己的表情,就更是烦躁。不过,他终归是个理智的人,考虑好久之后,便拍板决定道:“还是那句话,这事就先拖着吧,我去大员走走。派人探知北方消息,盯着巡抚府,有任何动静,立刻报于我知。”

很显然,他还是要看看情况再说。

想想也是正常,这是关系他们郑家未来的大事,匆忙之间做出决定,反而不符合他郑芝龙的个性。

在郑芝龙真得离开安平镇,跑去大员的这个时候,北方,京师,天子劲旅终于押着八大晋商及同党回京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