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也看到了,城头上的明军,似乎已经把能用的守城手段都用上了。火炮,滚木礌石,弓箭,狼牙拍,金汁等等,可根本没有阻止大军的攻城,这都快攻上城头了,还有城下那密密麻麻的兵卒,都在等着有突破口便一拥而入。难道难道明军还有杀手锏没有出
想到这里,他脑中如同电光火石般闪出一个事情,阿济格当初从昌黎城下败回时,好像有提到过守军用了一种很厉害的火药防守武器。
皇太极正想到这里,就见到盖州城头忽然飞出一排排的物体,并没有飞多远就落向地面,离城墙大概十多丈远的地方。才一落地,就见到那边就燃起了大火,而且火势迅猛。附近的兵卒有不少都被火烧着了,一个个火人四散,或逃,或滚,在战场上非常地明显。
这样的场景并不只是一处地方,而是以盖州城为圆心,离盖州城墙差不多十多丈远的地方都是,几乎就成了一个着火的隔离带出来了。
这个火圈大概有一丈不到点,可火势猛烈,除了当场烧死的人之外,周围立刻隔离开了人群,外面的远远退去,不敢冲过火场去进攻。而内圈的兵卒,都被烧得往城下挤。一时之间,那原本就多人的城下,立刻挤得密密麻麻,甚至连攻城都受到了影响。
皇太极看清之后,不由得大惊失色道:“是关宁军的守城利器”
所谓关宁军的守城利器,其实并不是红夷大炮,而是这种用棉被上裹了油,火药等易燃物,抛洒下去后火势猛烈的东西。原本之前不见有这东西,还以为盖州这里没有,毕竟眼下是寒冬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棉被等物资。就算有,可能也很少,对于大军来说,并没有多大影响。
可眼下所见那绕城的一个火圈,足以说明明军事先准备了很多,真舍得下这个本钱啊
皇太极的感叹还没来及发出来,就立刻失声说道:“不好,快,赶紧传令撤军”
这种时候,就算再傻,也知道明军花了那么大的代价,用火烧出一个大圈来,使得城下挤满了攻城的兵卒,肯定是还有后手的。如果不撤的话,绝对会损失惨重。
然而,他的旨意还没来及传下去,就见到城头上的明军,忽然往城下丢下一个个的笼子。那些笼子落到地面上的人群中,倒也没有砸死人,可那些笼子里很快就喷出火焰,带着浓烟,甚至还有不少在旋转着的,带动那些火焰和浓烟喷得到处都是。
这样的笼子,一个又一个的从城头上丢下,而且还不是乱丢。是每一段城墙上都在均匀地往下丢。只是一会的功夫,火圈内围到城墙的这段距离上,基本上全部处于火焰和浓烟的笼罩下了。
这个时候,别说攻城了,也不分蒙古人还是汉军八旗,又或者是精锐的满洲族人,只要在这个圈内,一个个都丢了兵器,捂着头企图四处躲避。可他们的周围全都是人,根本就无从躲
避。
只是一会的功夫,城下这一片地方就成了人间地狱。刚才还生龙活虎的精壮汉子,都在哭爹喊娘地要救命,试图逃命却没地方可逃,陷入了绝境之中。
就算是见识多广的范文程,也都惊呆了,看着盖州城下,喃喃自语地说道:“那是什么东西”
其实,这种东西并不神秘,而是大号的手榴弹改造而来。之前崇祯皇帝出主意,在昌黎城发威之后,兵仗局的工匠们又在那个的基础上做了改进,才有了如今这东西。
这东西,被大明工匠重新命名了一个非常霸气的名气,叫做万人敌具体做法是把中空的泥团晾干后,通过上边留出的小孔,装满由硝和硫磺配成的火药,并由人灵活地增减和掺入毒火、神火等药料,压实并安上引线后,再用木框框住。
这种万人敌,点燃后丢下城,因为有木框的保护,并不会破裂,从中会喷出火力,带着毒烟,四面八方地旋转起来,给敌人大量杀伤。己方因为在城头上,却不会受一点影响,算是真正最为厉害的守城武器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种叫做万人敌的武器,也是在明末出现的。宋应星在他的天工开物上,就有明确的记载。
当然,这种武器也有局限性。如果是大城的话,城下够宽,敌人不多,你丢下去,敌人在反应过来后自然能躲避,就无法达到最大的杀伤。
可眼下,就因为盖州城并不大,明军才有足够的物资,先放建虏大军攻城,使得他们的兵力大量集中在城下后,用火烧出一条隔离带,进一步驱赶建虏往城下集中。也在这个情况下,这种万人敌才发挥出了最大的效果。
看着盖州城下那一片人间地狱,火圈外面的兵卒都惊呆了。他们看着刚才还勇猛的同伙,被一个个烧成了焦炭,一个个捂着口鼻却使劲呼吸而吸不上气的痛苦表情,反正就是那种面对死亡而无力反抗的场景,深深地印入了他们的脑海中。
这时候,皇太极下旨的鸣金收兵声音终于传来,唤回了神的这些兵卒,不管是蒙古人,还是精锐的建虏军卒,全都慌里慌张地如潮水般退了下去,谁也没有再去管城下的同伴,因为他们知道,那些同伴肯定只有死路一条了
远处,布和看到这一切,久久无语,过了好半天后,才倒吸一口凉气道:“明军有这种杀器在手,难怪有恃无恐”
这种算是早期的毒气弹了,在这个时代,没有防备的情况下,中招的话,还无视你的兵卒是否精锐,损失惨重自然难以避免。
说完之后,布和转头看向皇太极的方向,并没有说话,只是心中充满了同情。
而海兰珠从震撼中回过神来后,则默默地拍下了她这个角度的一张照片,进入聊天群传给了崇祯皇帝,同时说道:“陛下,盖州守住了”